乒乓球的技術體系十分複雜,一個剛接觸乒乓球的人很難真正了解如何練習基本功,才能穩步提高球技。往往是這練練、那練練,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少,但球技提高緩慢,甚至毫無進展。通過與幾位專業乒乓球教練的深入交流,總結出一套适合業餘乒乓球愛好者練習基本功順序。供廣大球迷參考。
先要說明的是,想走乒乓球專業路線的孩子,應該請負責任的專業教練手把手訓練乒乓球技術。這個錢千萬省不得,要不然孩子的基本功基礎沒打好,将來肯定走不遠。這種方法适合剛剛接觸乒乓球的成年人,或者業餘乒乓球愛好者想系統練習基本功。利用空閑時間找教練或球友,或者幹脆用發球機,按照這個練習基本功順序練下去就會穩步提高。
練習基本功前應該選擇好握拍方式,現在使用40 新材料塑料球情況下最好采用橫闆的握拍方式。在保證握拍姿勢基本準确的情況下再進行基本功訓練。在基本功訓練訓練的過程中還會根據自身體會适當調整握拍細節。
最重要的技術就是正手攻球和反手撥球,這是快速熟悉球感,掌握其他技術的關鍵,特别是比賽中最常用的正反手弧圈球技術都是在此基礎上才能學習的。如果忽視這兩項技術求快直接進學習弧圈球技術,會非常影響整個技術框架的穩定性。乒乓球運動是需要大量時間積累的,各項技術一定要循序漸進練習,不能操之過急。隻有打好基礎,才能保證後續的技術穩定性。
比較合理的業餘乒乓球愛好者練習基本功順序如下:
1、反手拔(攻)球。正反手攻球是所有基本功的基礎,不僅初學者要練習,所有乒乓球選手的有球熱身也都是從正反手攻球開始找手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之所以建議初學者先練反手(拔)攻球,是因為對于不會打乒乓球的人來說反手擊球點比正手擊球點距離身體更近,更容易打到球,能夠讓初學者更快地掌握手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沒有打過乒乓球的人執拍擊球通常以大臂發力動作為主,不會以肘為軸收縮前臂發力。而正反手攻球就是以前臂發力為主,不能支肘或擡肘。這是初學者最普遍存在的問題。
2、正手攻球。練完反手拔(攻)球,再練正手攻球就會相對容易很多。仍然要注意不要擡肘,擊球動作以快收前臂為主。隻要正反手攻球都能靈活自如地運用前臂擊球,連續擊球50次以上才算小有成就。
3、正反手結合。正反手結合是所有技術的最關鍵點,可能會決定你整個技術框架的定型,将影響你發展的技術高度。一個是正手和反手轉換的拍形變化,單獨練習正手或反手可能都挺好,一旦結合起來就需要互相遷就調整,這是一個難點。另外,正反手結合中涉及重心轉換和步法移動都需要仔細體會掌握。所以其它單項技術不着急練,一定要完完全全掌握正反手結合再進行下面技術的練習。
4、正手兩點攻球。正手兩點攻球重點在于步法練習,最常用并步進行正手兩點攻球移動。練好這項技術可以形成良好條件反射―先移動後擊球。不然的話,業餘愛好者通常會遇球先伸手,想不起來移動腳步。專業和業餘的最大差距就是在步法的移動上。
5、正手拉加轉弧圈球。拉加轉弧圈球是對乒乓球旋轉理解的一個飛躍。之前練習的都是上旋球或不轉球,初學者對乒乓球的下旋沒有太多概念。拉加轉弧圈球是要将乒乓球由下旋通過球拍摩擦轉變為上旋球,這就要求在頭腦裡形成不同于攻球那樣直觀的印象,而是需要一種想象力的感覺。這種感覺很玄妙,在球拍摩擦到球的瞬間你就能感覺到球是否能拉過網上台。不過想找到這種感覺,需要大量的練習。這也就業餘乒乓球愛好者水平高低的一個分水嶺,過不了這一關永遠無法達到高手的境界(指得是反膠選手,高膠沒這個門檻)。
這個需要教練多球喂下旋。主要是讓初學者找到摩擦球的感覺。摩擦球的感覺完全不同于正反手攻球擊打球的方式,初學者掌握起來有一定困難,需要重點訓練。自己練的話可以用發球機發下旋球進行練習。擊球點一般在下降中後期。
6、反手拉加轉弧圈球。與正手拉加轉弧圈球一樣,多體會摩擦球将球挂起來的感覺。
7、正手拉前沖弧圈球。前沖弧圈球擊球點一般在高點期和下降前期,主要應用在不轉球或上旋球上。發力方向和拍形等都與拉加轉弧圈球有很大區别。不過學會了拉加轉弧圈球,拉前沖弧圈球很容易掌握。
8、反手拉前沖弧圈球。與正手拉前沖弧圈球一樣。練習拉前沖弧圈球比較簡單。找一個基本功紮實的球友供球,自己比練攻球時退一點台,連續拉球找感覺即可。
9、正反手搓球。搓球是最簡單實用的乒乓球技術。之所以最後才練習搓球,因為在乒乓球技術中搓球是過度控制的手段,過多使用隻會給對手更多進攻的機會,所以不能養成依賴搓球的習慣。這樣有利于進攻技術使用,從而能更快提高乒乓球技術。
10、發球。先學會一兩種發球,以後再根據自己的打法特點,慢慢豐富自己的發球套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