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質指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較為穩定、内在的基本品質,表明人們在這些知識及與之相适應的能力行為、情感等綜合發展的質量、水平和個性特點。
文化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尤其是要使大學生經過大學階段的教育,能夠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以及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以便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種不同的情況下應該做的事情。
各家企業的選擇都無可厚非,文化工作歸根結底是要和企業的發展階段相匹配的,但無論如何,企業文化并非人人可以勝任,這個綜合性的崗位看似沒什麼,實則對人的要求更高,最起碼下面這3種素質一樣都不能少。
“三觀”閃閃發光
現在的年輕人很少堂而皇之地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挂在嘴邊,但不代表他們沒有立場,追求個性的他們對外界事物都有着獨特的态度和看法,他們的立場是他們“三觀”的映射。三觀不同,看法不同,感知不同,當然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也大大不同。
企業文化從業者,三觀一定要正。積極、樂觀、堅強、向上的人,才能和文化崗位成為最佳CP。
企業文化要做傳播,要守護價值觀,要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引導員工奔赴共同的目标。沒有閃閃發光的“三觀”加持,很可能無功而返。
如果一個人很喪,很佛系,工作中也很難敢闖敢拼,結果就是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遇到困難(常有的事)容易臨陣退縮,光芒微弱沒辦法照亮别人。
複旦大學教授陳果說過一句話,大緻意思是,一個幸福成熟的人,自己要成為一束光,别人接近你,就是接近光。企業文化從業者就應該是這樣一個由内而外散發魅力和影響力的人。
因為相信才看見
馬爸爸的金句名言滿天飛,這一句最厲害——我們不是因為看見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看見。這雞血段子,每聽一遍都會讓人熱血沸騰,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很多阿裡系的人談起阿裡的文化,鮮有人不提及這一段。
企業文化工作和其他崗位有一點點不同,它在服務業務的同時,還要不被短期利益束縛,守護公司走向那個理想中的遠方。但,公司的願景、使命等很多美好的畫面,在現階段都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一個看起來幾乎是“子虛烏有”的東西憑什麼讓人相信呢?
首先就是要有人相信,一個人相信、一百個人相信、一千個人相信,到大家都相信。企業文化從業者必須是堅定的相信的,如果自己都不相信,如何去讓别人相信?如果自己都是含糊的,在工作時一定會缺乏自信、底氣不足,那麼員工自然也無法建立起信心。
這個“相信”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幫助企業打造核心競争力,在業務上找到獨特的發力點,搶占先機。最重要的是,有共同目标的引領,全體成員的共同相信會形成企業的信仰,有了信仰的支撐,員工就可以達到最佳狀态——不畏艱難,堅定向前,自我驅動毫不費力。
所以,企業文化人員,必須要相信,用這個“相信”為員工、為自己賦能。
要接地氣不要自嗨
糾正一下有些人對企業文化工作的偏見,企業文化工作不是吃喝玩樂,不是吃喝玩樂,不是吃喝玩樂(重要的事情說3遍),好的企業文化是要系統性地服務于組織和業務發展的。
有的從業者幹勁十足,加班加點,每天都忙得熱火朝天,卻根本GET不到點上,這種“自嗨”式的企業文化工作,是典型的自我為中心,到頭來忘了初心,問一個why,回應你的準保是一臉蒙圈。結果就是,自己不辭辛苦兢兢業業,業務部門卻不買賬,很難體現自己的崗位價值。
企業文化從業者,當然需要站得高,看得遠,但是落實到具體工作上,又不能曲高和寡,要永遠記得自己的初心——服務、幫助業務部門和公司實現目标。
所以,日常工作中,需要與業務部門緊密地溝通和聯系,時時感知組織的溫度,捕捉業務部門的需求,以此為出發點系統規劃,穩紮穩打。
從物質、到制度、到精神層層遞進,形成良性循環,逐步實現員工對公司文化和價值觀的共識、共鳴和共行,幫助組織戰略落地,願景實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