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近日,“湖南邵陽學院花費1800多萬元引進23名菲律賓亞當森大學哲學博士”一事,在網上引發争議。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7月7日,邵陽學院人事處在學校網站發布《出國攻讀博士畢業返校與同類型拟引進博士名單待遇公示》,拟對出國攻讀博士畢業返校博士22名、同類型博士引進1名,按照相關文件落實相關待遇。
其中,每位博士引進費35萬元,科研啟動費15萬元,過渡性租房補貼14.4萬元,不需解決配偶工作增加引進費20萬元,每位博士的引進花費共計84.4萬元,總計費用1800多萬元。
7月7日,邵陽學院官網發布的《出國攻讀博士畢業返校與同類型引進博士名單待遇公示》,這份文件現已被撤下。 資料圖
這23名博士均是2019年8月-2021年12月在亞當森大學完成博士學曆,所學專業均為哲學(教育學),除一位音樂舞蹈學院的副教授備注為“校外引進”外,其餘22名博士之前便為該校工作人員,職稱包括講師、副教授、高級實驗師等,備注均為“畢業返校”。
此前不久,邵陽學院人事處官網在今年6月29日發布了《2022年6月拟引進高層次人才名單待遇公示》,在其拟引進的11名高層次人才中,總花費最低為43.75萬元,該拟引進人員為外籍人士,聘期為五年;總花費最高的為95萬元,其中引進費70萬元、科研啟動費25萬元。
邵陽學院人事處官網在今年6月29日發布了《2022年6月拟引進高層次人才名單待遇公示》。
這份公示特别注明:不需要解決配偶工作的增加引進費20萬元;因學校住房緊張,難以給博士提供過渡性住房,住房補貼為1500/月,聘期内共144000元,可一次性領取;年齡在35周歲以下取得博士學曆學位的人員可增加引進費5萬元。
對于邵陽學院的做法,不少網友對此猜測,邵陽學院此次招錄23個哲學(教育學)專業博士,主要原因可能是學校為了迅速達到教育國際化辦學要求,才一次引進大數量的“外國高校博士畢業生”。
不過,也有湖南省内教育界人士認為,邵陽學院的這一做法主要是為了達到“申碩”的門檻。
所謂“申碩”,指的是申請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在邵陽學院的發展規劃中,有幾個被明确下來的時間節點:2023年升格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30年前升格為“大學”,2035年前升格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2021年5月20日,邵陽學院召開了一場申碩動員大會。會上,校長彭希林在發言中指出,攻堅2023年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是“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關鍵一步”“必須背水一戰”。
7月19日晚間,一位邵陽學院社科類專業工作多年的教師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自己十多年前以碩士學曆進入邵陽學院任教,成為講師之後便未再提出晉升副教授。期間學校也曾多次提出希望自己讀博,并提出可以提供補貼、教學時間靈活安排等幫助條件,但都被自己以外語水平不高、對理論研究缺乏興趣為由拒絕。
這名教師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學校過去都是鼓勵中青年教師在國内甚至省内高校讀博,這些年開始提供海外讀博機會,“顯然學校為了發展有些着急”。
另一名邵陽學院中青年教師向澎湃新聞記者坦陳,邵陽學院這樣的地方高校在引進人才、發展升級等方面都不容易,客觀上看讀博對教師個人和學校都有利,但确實增加了青年教師的壓力。自己也參與了海外讀博,但對于細節不願意多說。
上述教師提到的海外讀博機會,早在2019年就已成型。
2019年6月6日,邵陽學院新聞網上發布了兩則通告,分别關于招聘在職教師、碩士生到學校外方合作高校攻讀博士。
招聘在職教師讀博的那份文件顯示,學校在編在崗碩士教師可以申請到馬來西亞城市大學和林登大學學院攻讀在職博士,3年學業期滿且取得學位後,按當年引進博士的相應檔次享受待遇。另一份招聘碩士去馬來西亞讀博的文件中提到,如達到學校标準,學生讀博期間計為學校的外聘教師。取得學位後,可按學校當年招聘規定招聘來校從事教學或管理工作,并享受博士引進待遇。
邵陽學院新聞網于2019年6月6日發布的《關于在職教師申報2019年度邵陽學院與外方合作高校聯合培養博士項目的通知》
邵陽學院官網資料顯示,邵陽學院創建于1958年,醫學類專業辦學可追溯到1906年。2002年,由原邵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原邵陽高等專科學校合并升本,2016年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并入。該校是經教育部批準的具有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資格的省屬多科性本科院校。目前,邵陽學院官方網站上已搜索不到《出國攻讀博士畢業返校與同類型拟引進博士名單待遇公示》和《關于招聘碩士赴邵陽學院外方合作高校攻讀博士的通告》。
責任編輯:蔣晨銳 圖片編輯:胡夢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