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兒濕疹長大能自愈嗎

小兒濕疹長大能自愈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2 19:11:35

小兒濕疹長大能自愈嗎(小兒濕疹的臨床分型與辨治)1

導讀:本文介紹了小兒濕疹發病的普遍情況及分期辨證和治療,條理清楚,文末有内服和外用的簡便驗方,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小兒濕疹

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症反應。其臨床特征是:皮疹多樣,形态呈紅斑、丘疹、水疱、糜爛、滲液、結痂,瘙癢劇烈,反複發作,日久不愈。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過敏體質者好發,嬰兒濕疹及兒童期濕疹(即異位濕疹)占較大比例。

本病發病無明顯季節性,但冬季常易複發。濕疹的病理機制,西醫認為主要是變态反應所緻。其緻敏原可以是食物、藥物、寄生蟲、細菌、病毒、花粉、動物皮毛,或冷、熱、日光等因素,此外還可能與消化不良、内分泌障礙、精神因素、病竈感染等有關。嬰幼兒發病有時還與預防接種有關。

中醫稱本病為濕瘡、浸淫瘡、粟瘡、血風瘡等。

根據發病的部位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如發于面部,稱為面遊風;發于鼻部者,稱為鼻匿瘡;發于耳部,稱為旋耳風;發于手部,稱為瘡;發于乳部,稱為乳頭風;發于臍部,稱為臍瘡;發于陰囊部,稱為腎囊風,或繡球風;發于小腿部,日久不愈者,稱臁瘡,或濕毒瘡。嬰兒濕疹,稱為胞瘡,或奶癬;兒童期濕疹,以胭窩、肘窩為主者,稱為四彎風。

臨床上根據發病過程,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急性者,皮疹呈多形性,即紅斑、丘疹、水疱、糜爛、滲液、結痂可同時存在,皮疹邊緣浸淫不清,多呈對稱性分布,瘙癢劇烈,初起常局限一處,以後即迅速泛發擴散,去除病因或經治療可愈,但易複發。

慢性者,多由急性演變而成,皮疹浸潤肥厚,幹燥粗糙,色素沉着,或呈苔藓樣變,邊緣較清楚,自覺劇癢,搔抓後少量滲液或出血,病程纏綿,時輕時重,日久不愈。

亞急性者,界于急性與慢性之間,皮疹紅腫滲出不如急性者,浸潤肥厚又不如慢性者,病程遷延。

嬰兒濕疹,多發生于出生1~6個月,皮疹常對稱發于面頰、額部、兩眉及頭皮,少數可浸及胸背、頸項及上臂等處,形态亦見紅斑、丘疹、水疱、糜爛、滲液、結痂、脫屑,在頭皮、眉部可有黃色脂性痂皮覆蓋,皮疹反複發作,癢甚,一般在2歲以内可愈。

兒童期濕疹,即異位性濕疹,大多從嬰兒期開始發病,表現為嬰兒濕疹,并延續至2歲以上,主要表現為粟粒至黃豆大小丘疹,淡紅色,對稱分布在四肢伸側,或局限于肘窩、腘窩,為紅斑、丘疹,上有鱗屑、薄痂,日久苔藓樣變,瘙癢甚,抓破後形成糜爛、滲液,若合并感染則紅腫。若再延續至12歲以上,進入青少年期,皮疹幹燥,浸潤肥厚,苔藓樣變,瘙癢劇烈,表現呈播散性神經性皮炎型。

中醫認為,本病因素體濕熱内蘊,外因風邪相搏,結于肌膚,以緻血行不暢,營衛失和而發。造成素體濕熱的原因很多,嬰兒者常因胎熱之毒遺留,或乳母嗜食炙煿辛熱厚味之品,幼兒及少年者,可因飲食失節,脾胃失調,積滞化熱。大凡急性發病,風、濕、熱三者為患;日久不愈,反複發作者,或脾胃受損,脾虛濕滞之證,或濕熱郁滞化火,導緻血熱化燥,血虛風燥之證。

【辨證要點】

急性發病者,多屬實證,為風、濕、熱邪滞肺胃,發于肌膚。風勝者,皮疹多呈丘疹、粟粒疹,瘙癢甚;濕勝者,皮疹多糜爛、滲液;熱勝者,皮疹紅腫明顯。亞急性或慢性發病者,多屬虛實夾雜,或見脾虛濕盛,皮疹皮淡或暗紅,滲液較多,纏綿不愈;或見血虛風燥,皮疹增厚粗糙,幹燥脫屑,瘙癢劇烈。

1、風濕熱盛證

症見皮疹紅斑、丘疹、水疱、滲液、糜爛、結痂并見,皮疹廣泛,劇烈瘙癢,唇紅口幹,便結尿黃,煩躁不甯,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指紋紫滞而顯露。多見于急性期及嬰兒濕疹的發作期。

臨證時,還應分辨風、濕、熱之偏盛。風勝者,皮疹廣泛,呈丘疹粟粒疹,瘙癢甚,滲液較少。濕勝者,皮疹糜爛滲液多,或水疱累累,兼見納呆便溏,面黃神滞。熱勝者,皮疹泛紅焮熱,或感染化膿,滲液氣味腥臭,兼見唇紅面赤,便結尿黃,舌紅苔黃,或見發熱煩渴。

2、脾虛濕盛證

症見反複日久,皮疹暗紅或淡紅不鮮,水疱為主,滲液較多,久不愈合,兼見面白肌軟,或面黃消瘦,納少便溏,舌苔白滑或白膩,脈濡滑,指紋淡。多見于亞急性期及嬰兒濕疹日久不愈,患兒體質較弱。

3、血虛風燥證

症見皮疹反複發作,日久不愈,皮疹肥厚幹燥,結痂脫屑,色素沉着或苔藓樣變,瘙癢不止,尤以夜間癢甚,抓破後少量滲液滲血,心煩少寐,口幹便結,肌膚失榮,舌質偏紅,苔薄或少苔乏津,脈細數,指紋細隐。多見于慢性期及兒童濕疹反複發作者。若皮疹滲液糜爛,為兼濕熱。

【論治心法】

以疏風利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為治療大法。急性發作屬實,重在清熱解毒、疏風利濕;慢性纏綿不愈者,宜佐養血潤燥,血行風自滅。

1、風濕熱盛證

治宜疏風利濕,清熱解毒。常用方劑如消風導赤湯(《醫宗金鑒》:生地、赤茯苓、牛蒡子、白鮮皮、金銀花、薄荷、木通、黃連、甘草、燈心)。風勝者,加蟬蛻、荊芥、防風;熱勝者,加連翹、苦參、黃柏;濕勝者,加萆薢、地膚子、薏苡仁、滑石。若合并感染,壯熱煩渴,皮疹焮紅化膿,除加用熱勝的藥物外,再加石膏、野菊花、蒲公英等。若大便結,加大黃。

2、脾虛濕盛證

治宜健脾化濕。常用方劑如除濕胃苓湯(《醫宗金鑒》:蒼術、厚樸、陳皮、豬苓、澤瀉、赤茯苓、白術、滑石、防風、山栀子、肉桂、甘草、木通)加減。可去肉桂,适加白鮮皮、地膚子。兼熱者,加連翹、苦參。納呆,加砂仁、神曲。

3、血虛風燥證

治宜養血滋陰,祛風潤燥。常用方劑如養血定風湯(《外科證治全書》:生地、當歸、赤芍、川芎、天冬、麥冬、僵蠶、何首烏、丹皮、桑枝)加減。适加蟬蛻、白蒺藜、白鮮皮。皮疹肥厚,呈苔藓樣變,加桃仁、槐花、丹參。皮疹滲液,加澤瀉、薏苡仁;心煩不寐,加夜交藤、酸棗仁、珍珠母、黃連;大便幹結,加火麻仁、瓜蒌仁。

【簡便驗方】

一、内服方

方1:威靈仙、豬苓、栀仁、黃芩、黃連、連翹、歸尾、澤瀉、丹皮各6~10g,紫草、赤苓皮、茜草各10g,白鮮皮、生地黃各10~12g,水煎服,日1劑。适用于濕熱偏盛。

方2:薏苡仁、扁豆、山藥各10~15g,芡實、枳殼、萆薢、黃柏、白術、茯苓、大豆黃卷各6~10g,水煎服,日1劑。适用于脾虛濕盛證。

二、外治方

方1:外洗方:蛇床子、苦參各30g,威靈仙、蒼術、黃柏、明礬各10g,煎水熏洗患處。适用于風濕熱盛,皮疹瘙癢滲液甚者。

方2:外洗方:苦參、黃柏、黃芩各15~30g,或馬齒苋30~50g,煎水熏洗并濕敷,适用于風濕熱盛,皮疹紅腫滲液顯著者。

方3:塗膏方:五倍子炒黃,研細末,用凡士林調成10%~15%軟膏,塗患處。或用蛇床子70g研細末,凡士林100g調成膏,塗敷患處。或青黛30g,麻油調敷患處。均适用于急性、嬰兒濕疹。

方4:塗膏方:生蒼術、生黃柏、雄黃等量,研細末,生雞蛋或香油調成軟膏,敷患處。适用于兒童期濕疹。

濕疹患兒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忌食辛辣、肥膩、魚腥食物,乳兒則要求乳母注意上述飲食禁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