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文明對洪水的記載?10月27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董廣輝教授等人所寫的題為“Multiple evidences don’t support the conjecture of China's Great Flood at 1920 BCE”的評論于10月25日以e-letter的方式在線發表在Science網站據介紹,由于史前大洪水治理可能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曆史時期,該研究和争論意義重大,《中國科學》地球科學版已經批準蘭州大學董廣輝教授組織專輯深入讨論這一問題,通過争論以提高我國在自然災害與文明演化相互關系的整體研究水平,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各個文明對洪水的記載?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10月27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董廣輝教授等人所寫的題為“Multiple evidences don’t support the conjecture of China's Great Flood at 1920 BCE”的評論于10月25日以e-letter的方式在線發表在Science網站。據介紹,由于史前大洪水治理可能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曆史時期,該研究和争論意義重大,《中國科學》地球科學版已經批準蘭州大學董廣輝教授組織專輯深入讨論這一問題,通過争論以提高我國在自然災害與文明演化相互關系的整體研究水平。
中國史前大洪水的傳說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傳久遠,并與夏朝的建立緊密關聯,是追溯中華文明起源問題的一條有趣的線索,但缺乏确鑿的證據支持。2016年8月5日,北京大學吳慶龍博士等在國際頂級科技期刊《Science》雜志發表題為“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的研究論文,試圖通過地質學和考古學的交叉研究,為探讨這一重大問題提供依據。他們提:1920 BCE(“BCE”為“公元前”)黃河上遊谷地發生大地震,導緻齊家文化(2300-1500BCE)喇家遺址窯洞(房址F4)坍塌和古人類的突然死亡,并誘發其上遊積石峽出現大滑坡堵塞黃河河道形成堰塞湖。随後一年内該古堰塞湖的潰決誘發黃河流域出現特大洪水,并認為其為支撐中國大禹治水的古史傳說和夏朝建立提供了科學依據。這個假說充滿想象力,随後被國内外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并在科學界引發了高度關注和較大争論。
該文發表後,蘭州大學董廣輝教授、張帆宇副教授、劉峰文博士研究生、張東菊副教授和陳發虎院士,與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和日本滑坡所王功輝研究員合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對地質學、年代學和考古學研究資料的對比分析,認為多學科證據不支持吳慶龍博士等的觀點。首先,此前董廣輝教授等和陝西師範大學黃春長教授等都對積石峽堰塞湖沉積開展過系統測年,顯示其在3600BCE之前已經消亡,遠早于吳慶龍等認為的喇家遺址毀滅的年代(1920BCE前後)。其次,測年數據和考古證據都顯示喇家遺址地震是發生在災難現場人類死亡之後,不可能是導緻F4房址人類死亡和積石峽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再次,地質證據和考古證據顯示喇家遺址史前人類突然死亡是由泥石流災害而不是地震導緻的。
上述證據顯示積石峽古堰塞湖的形成與潰決、喇家遺址以毀滅F4房址代表的史前災害,齊家文化時期存在的古地震是不同年代發生的獨立事件,不支持吳慶龍博士等提出地震誘發堰塞湖潰決形成的1920BCE左右特大黃河洪水事件,将其與大禹治水和夏朝建立進行聯系的基礎是不成立的。(蘭州晚報記者 馬文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