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解釋“托”,托付
“六尺之孤”,還沒長成人的小孩。周朝的一尺大約等于今天的23.1厘米,所以六尺是138.6厘米,是十來歲小孩的身高。
“寄”,委托
“百裡”,方圓百裡的地方,相當于現代的一個城市,在周朝可能就是一個邦國
“命”,命運。
“大節”,指生死存亡的大關節、大事情
“奪”,本義是強取,引申為強迫改變
曾于說: “可以把幼小的孤兒托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命運交付給他,遇到生死存亡的大關頭,也沒人能動搖他的意志,這樣的人是君子嗎?當然是君子。”
曾子這段話可能有具體的所指,可惜已經無法考證了。但曾子的話卻成為後世衡量忠臣的标準,諸葛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曾子這段話也告訴我們,一個忠誠可靠的政治家必然是一個人品高尚的君子。儒家學說向來認為,公德、私德之間是一以貫之的。 《大學》開篇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沒有一個連修身都沒有做好的人卻可以治國平天下。如果這樣的人居然因為某種曆史的因緣而爬上了高位,那結果多半會搞得生靈塗炭、國無甯日。
用閱讀去了解這個世界,然後愛上它
——閱世讀書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