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魚肉是個好東西,它既富含着優質蛋白質,脂肪含量還很低。
再加上本身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與維生素D、硒等人體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因此,魚肉深受很多健康人士的選擇。
魚肉雖好,但魚有些部位還真不能吃----魚膽!
魚膽中毒,死亡率可僅次于河豚魚的緻命殺手
由于沒有特效藥,魚膽中毒死亡率曾高達20%左右,近幾年醫院救治魚膽中毒水平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透析技術的應用,死亡率大大下降。
當然了,并不是所有魚膽都有毒,目前所發現魚膽有毒,全部都來自“鯉形目鯉科”,像烏魚、鲶魚的膽基本無毒,而吃任何鯉科魚類的膽,都是危險有害。
那隻不是隻有鯉魚才不能吃魚膽呢?
非也!鯉魚科并非僅僅隻有鯉魚,青魚、草魚、鲢魚、鳙魚,還有 鲫魚、武昌魚(團頭鲂)、翹嘴鲌等,這些魚膽都是有毒。
之所以可怕,這些魚都是我們所常吃,目前已知最毒的魚膽魚類,莫過于就是鲫魚,其次就是團頭鲂、青魚、鲢魚、鳙魚等。
目前魚膽中毒,有80%患者都是因草魚而引起,這草魚不僅個頭大,膽汁多,最重要還特别容易買得到。
魚膽中毒,隻需幾克膽汁就能将一個成人放倒
在病理學上,對于成人而言,一般隻需幾克膽汁就能引發人體中毒,一般4-5斤左右的大魚,隻需一個魚膽就能引發中毒,不同魚膽,其毒性也是有所不同。
一旦魚膽中毒後,患者就會出現類似食物中毒的症狀,例如嘔吐、肚子痛、還有拉肚子,但這些患者出現這些症狀,還已經自己隻是吃錯肚子,并不當回事。
但若魚膽中毒後,沒有及時處理,那麼毒素一旦進入到肝腎系統,就會損害其系統,造成急性肝壞死、腎衰竭以及 腦水腫、心肌損傷等症狀,最終死亡。
即便有些患者被及時搶救,但也伴随着神經受損而引發的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等不可逆轉性的後果。
另外,魚膽中的膽汁不小心濺到眼睛裡,可會引發結膜炎、視力減退等,甚至嚴重還會引發失明。
也許,你會問:魚膽不是用來明目嗎?咋還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平常殺魚若不幹淨,在食用魚的時候會因膽汁“苦”,出于本能反應而吐掉。但問題是,這些魚膽中毒的患者,往往并不因為誤食了魚膽而引發,而是深受這些毫無科學依據的“魚膽明目”而引發。
在傳統中醫上,魚膽被記載着具有“清熱”、“解毒”、 “明目”等功效,但這種魚膽并不是直接生吞,它有規定嚴格的劑量,也有嚴格使用方式。
然而就有不少人聽信了一些藥物偏方等,于是就深信“吞魚膽能治病”。“魚膽無毒”被誤傳為常識,老百姓也缺乏了警覺性,自然吞魚膽中毒甚至緻死的事件也屢屢發生。
有毒的魚膽吃了有毒,而沒毒的魚膽吃了沒用。
所以各位朋友們,治病還需找專業醫生更安全一些,
若僅僅依靠吃了什麼就能治好,那還要醫生有何用呢?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