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ɡānɡ)、饑(jī)、碟(dié)
俺(ǎn)、榜(bǎnɡ)、杖(zhànɡ)
申(shēn)、兼(jiān)、勿(wù)
拖(tuō)、悉(xī)、肋(lèi)
墜(zhuì)、膛(tánɡ)、截(jié)
二、會認的字倚(yǐ)、綽(chāo)、踉(liànɡ)
跄(qiànɡ)、箸(zhù)、擒(qín)
呵(ā)、胯(kuà)、靂(pī)
霹(lì)、咆(páo)、哮(xiào)
錘(chuí)、泊(pō)
山岡、饑餓、一碟、榜文、拐杖、申請
兼具、拖拉、熟悉、肋骨、墜落、胸膛
截取
四、多音字泊:[bó](停泊)[pō](湖泊)
挑:[tiāo](挑水)[tiǎo](挑戰)
綽:[chāo](綽起)[chuò](綽号)
折:[zhé](折紙)[zhē](折騰)
[shé](折本)
(恥笑——嘲笑)(咆哮——呼嘯)
(焦熱——燥熱)(漸漸——逐漸)
六、反義詞(恥笑——尊重)(袒開——關閉)
(敗落——興盛)
【一飲而盡】一口氣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造句:她把手中的飲料一飲而盡。
【半夜三更】深夜。造句:半夜三更不要大聲說話,以免打擾别人休息。
【踉踉跄跄】走路不穩,跌跌撞撞的樣子。造句:小貓咪踉踉跄跄地走到貓媽媽的身邊。
【平生氣力】一生中所有的力氣。造句:為了挪動櫃子,他使出了平生氣力。
(一)本文選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傳》第二十三回。
(二)《水浒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在梁山泊聚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三)武松,綽号“行者”,因排行第二,又叫“武二郎”。他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自小習武,武藝高強,性格行俠好義,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相關情節有: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
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分别寫了武松喝酒、上岡、打虎、下岡四件事,幾個部分環環相扣,過渡自然。
(二)佳句賞析1、武松看了,笑道:“這是酒家詭詐,驚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裡宿歇。我卻怕甚麼!”橫拖着梢棒,便上岡子來。(第三自然段)
運用語言描寫、神态描寫、動作描寫,寫出武松還是不相信真的有老虎,非常固執。“笑”“我卻怕甚麼”又一次讓讀者感受到了武松英勇無畏的豪氣。
2、欲待發步再回酒店裡來,尋思道:“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存想了一回,說道:“怕甚麼!且隻顧上去,看怎地!”(第四自然段)
運用心理描寫,此時武松已經相信岡上真的有虎,但好強和好面子的性格讓他不願意回去,反而更加堅定了他上岡的決心。再次體現了武松的倔強、愛面子、無畏、固執。為下文打虎做鋪墊。
3、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隻一剪。武松卻又閃在一邊。(第五自然段)
“閃”是武松的本能反應,又是他防禦老虎的手段,準确地刻畫了他在遇到老虎突襲時毫無防備的動作,表現了他的寂靜敏捷。
1、從武松在酒店喝酒這個片段,你覺得武松是個怎樣的人?
答:通過對武松與店家的對話描寫和武松的動作描寫,表現出一個豪爽、固執的好漢形象。
2、老虎抓人有哪三招?武松用了哪一個辦法對付老虎?其好處是什麼?從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一個怎樣的人?
(1)老虎抓人有三招:一撲、一掀、一剪。
(2)武松隻用了“閃”這一個辦法對付老虎。
(3)武松的三閃,消耗了老虎的體力,挫了它最初的銳氣。
(4)從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一個以退為進、機智靈敏、有勇有謀的人。
3、有人說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卻說他很要面子,有些魯莽,不聽别人的善勸,虎口逃生隻是僥幸,你如何評價武松這一人物呢?
答:我認為武松是一個既倔強、固執、愛面子又英勇無畏、機智勇敢的人。
他不聽取店家的勸告,執意上岡,體現了他的倔強、固執。
看到官府榜文,知道真有老虎後,不願意返回,怕店家恥笑,這體現了他的愛面子和英勇無畏。
遇到老虎,武松機智應對,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這體現了他的機智勇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