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乃身之寶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自我。
或許是漂亮、富有,亦或是善良、可愛、再或是獨立、自由、感恩等等,但成人的我們,有沒有想過,現在的自己是理想中的樣子嗎?如果不是,還差多少呢?
帶着這個問題,我們看看電影《海蒂和爺爺》,或許會有更多的感觸和想法。
影片内容源于世界文學名著《海蒂》,主要講述了孤兒海蒂用自己的童真和善良,不僅打動了心态消沉的爺爺,還拯救了因失去母親而沉浸在孤獨中的大戶人家克拉拉小姐的故事。
一個8歲的孩子海蒂,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還看到了理想中的自己—簡單、快樂、自由、獨立、自信。
那麼,這個8歲的孩子是怎麼做到的呢?
今天的文章,我從心理學,以及撫養者的角度來說說,父母應該怎樣撫養孩子。
1.個體化自我的形成,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關鍵
武志紅老師從精神分析角度指出,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可以形象化為“蛋—雞—鷹”模型。
三歲前的孩子,就像是“小雞”,三歲後,具有個體化自我的孩子,就像”小鷹”,不僅要破掉母愛懷抱的殼,還要進入家庭港灣,在與父母構成的複雜關系中磨練自己,再之後步入社會和走近無限世界。
而三歲後個體化自我形成的過程,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那是孩子自信、獨立等特質形成的關鍵期。
雖然影片中的海蒂由姨媽帶大,且影片中沒有過多介紹之前養育的狀态,但我們看到了她的自信和陽光,這說明她8年以前的生活環境是不錯的,不僅得到了基本的滿足(牧師已經檢查過海蒂的身體狀況,說她很強壯,很健康),還讓她體驗到“我的需求是好的”,“我是好的”(能夠在并不富裕的家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樂趣),而這就是她内聚性自我的根基。
内聚性自我,是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個人的自我有一種向心力,可以保證心靈的各個組成部分向内聚合,構成一個整體。
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形成了内聚性自我,就不會過于在乎外界的評價,無論外界環境如何,都會覺得“我是好的”。這是一種健康的自戀感,也是海蒂讓人喜愛的重要原因。
2.尊重孩子的感覺和需求,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孩子初步形成個體化自我這個過程中,撫養者要做的是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以讓孩子更好發展。
武志紅老師把這個過程用孵化來做隐喻,即老鷹要給鷹蛋提供良好的孵化環境,讓“小鷹”的胚胎,在蛋殼裡不受感染地自然發育,逐漸長成雛鷹的樣子,然後從内部把蛋殼打碎,破殼而出。
就像影片中的海蒂,給她提供“孵化環境”的人除了保證一日三餐和給她上學機會的爺爺外,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克拉拉的奶奶。
在海蒂開始學習這件事上,克拉拉的奶奶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她懂得從孩子的需求出發,進而引導海蒂主動學習。
在陪伴克拉拉讀書時,海蒂從好朋友皮特那裡得知“學習知識沒有用”,于是對學習非常抵觸;後來奶奶了解到具體情況,用“講故事自己找結局”的方法,滿足了海蒂的求知欲,進而增強了海蒂學習的欲望;再後來,海蒂因“我想寫故事”這個理想被同學嘲笑,對學習又失去動力,這時奶奶用“如果生命中某件事情讓你開心,那你就盡管去做”這些鼓勵的話,再次激勵海蒂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而這樣的做法之所以會有成效,就是因為奶奶一直在尊重海蒂的感覺和需求。
這裡,作為成人的我們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尊重自己的感覺和需求,亦或自己有沒有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就會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作為家長,同樣需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愛,有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是不是我們強加的,打着“為你好”的名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樣的愛就不是真正的愛。
3.尊重孩子的邊界,讓孩子的情緒自由流動
武老師說的有關孵化的隐喻,強調的是讓孩子的各種生命力自然發生,從内開始。
也就是說,父母(撫養者)要尊重孩子的邊界,不要強迫孩子,或忽視孩子的需求,否則會出現軀體化症狀。
軀體化,在精神分析業内是最常見的自我防禦機制,指的是某種情緒不能在心理層面流動,也不能通過言語表達出來時,就有可能轉過來用身體症狀來表達。
比如,在吃飯這件事情上,如果父母逼迫孩子,在孩子産生憤怒和羞恥等一系列情緒體驗後,仍不能被父母感知到,就會轉變為消化系統等疾病,像腸胃問題。
影片中就有這樣的軀體化症狀:
其一,海蒂因為想家而出現的夢遊症狀。
當海蒂被姨媽騙到大戶人家後,她一直想念爺爺,還到了當地最高的塔上去觀看山脈,以寄托自己的思鄉之情,隻是那裡看不見山。
因為無法回家,想家的情緒不能表達出來,于是轉化為胸痛、夢遊等症狀。
當醫生知道她的病情、克拉拉的爸爸允許海蒂回家後,海蒂的病症就消失了。
其二,克拉拉因失去媽媽陷入孤獨中出現了無法站立的病症。
克拉拉的媽媽去世後,身邊缺少親人的陪伴,内心倍感孤獨,而這份孤獨的情緒無法表達,進而出現無法站立的情況。因為爸爸很忙,經常不在家,奶奶也是偶爾才會來看她,家裡的管家和傭人也不是她親近的人,于是這份孤獨的感覺一直存在。直到海蒂的出現,克拉拉的内心有了生命力,這也是她在阿爾卑斯山看望海蒂後,能夠站起來的原因。
可見,一個人心中的情緒隻有流動起來,才能活出生命的活力。
4.用孩子想要的方式去愛,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前面我從養育者的角度來闡釋,在孩子三歲後個體化自我的形成過程中,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感覺和需求,按照孩子想要的方式去愛,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影片中的海蒂,在享受和爺爺在山上的快樂生活時,被姨媽連哄帶騙送到法蘭克福的大戶人家,雖然那裡吃的好,住的好,但并不是海蒂想要的生活。
特别是女管家對她提出的各種規矩和禮儀,更加讓海蒂覺得不自在。
在姨媽、皮特,以及女管家等人看來,這裡的生活環境是很多人向往的,他們不理解為什麼海蒂不喜歡。
因為他們以為的好,并不是海蒂認為的好;他們認為的愛,也不是海蒂需要的愛。
當一個人并沒有按照另一個人的需求去愛時,那就不是真正的愛。
這裡,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特别是家長,他們覺得,如果按照孩子想要的方式去愛,尊重他們的感覺和需求,變成縱容孩子怎麼辦?
比如,孩子就是想玩遊戲,不學習,如果尊重他們,不就是害他們嗎?
對于這樣的疑問,其實是涉及到“如何把握愛和溺愛這個度”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承認很多家長無法真正把握好這個度,但是家長需要這樣的想法,即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換句話說,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比如初中生和高中生,他們有一定的自制力,家長就可以在一些事情上信任他們;如果他們仍然沒有自控力,那說明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沒有打好基礎。
這時,家長需要反思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問題,先做出改變,然後再改變孩子。
其次,對于小孩子,家長在教育時除了尊重他們的邊界外,也要給孩子設立界限。
就像影片中的海蒂私自帶着克拉拉到塔上去看山,回來後,被女管家批評,不僅不讓吃她晚飯,還讓她面壁思過,這樣的懲罰是對的,因為孩子小的時候要告訴他們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這就是在設限。
再次,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需要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環境。
抱持,是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提出的術語,指的是好的父母會提供抱持性環境,當孩子表現好時,給予認可;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給予支持。
這一點,克拉拉的奶奶做得特别好,海蒂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她給予支持和鼓勵;當海蒂做好學習這件事情時,給予肯定和認可,這對一個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寫在最後:
影片名字雖說是《海蒂和爺爺》,但在我看來,爺爺在撫養海蒂成長的過程中,其作用沒有克拉拉的奶奶重要,可能是影片删減導緻的。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該怎麼活着,以及怎樣讓自己的孩子活成他們想要的樣子。
因為我們要按照自己想的去生活,否則我們遲早會按照自己生活的去想。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