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5部電影,這裡不提《肖生克的救贖》、不提《阿甘正傳》、沒有《兩小無猜》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我們一起來點不一樣的。這是一份可以帶給你新鮮感和觀影收獲的電影推薦。趁着假期,一起放松一下吧~
《大魚》
懂道理的人,終會有按下自尊、坦承他犯下嚴重錯誤的時刻。事實是,我一直都是不講道理的人。
上映時間:2003年
導演:蒂姆伯頓
電影以孩子的口吻來叙述其爸爸傳奇的一生,從梳理的父子關系,直到得知父親将不久于人世,兒子決定回去見父親最後一面,他終于領悟到父親充滿激情和想象的一生。
父子影片中的父子關系,這部片子還是獻給在現實世界中迷失、畏首畏尾、丢失了童年時代歡愉夢想的人,那條遊向遠方的大魚或許就是我們對美的向往。
《一一》
我這樣說好了,你不在的時候,我有個機會去過了一段年輕時候的日子,本來以為我再活一次的話也許會有什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隻是突然間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
上映時間:2013年
導演:楊德昌
這就像是一本細水長流閱讀着的小說,你不一定記得整體的故事,但你一定會記得他們說過的那些經典的話。
正如電影海報一般,導演告訴我們另一個他看見的而我們沒有看見的世界。整部電影叙寫的其實是導演對自己人生的窺視和總結,而很多人卻從電影裡看到了他們自己,這就如同影片中兩代人相似的生命軌迹一樣,無論人海茫茫,抑或時光翻湧,你我不過如疊浪,循着前面的白沫,找着命途的岸口。
《狗十三》
“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上映時間:2018年
導演:曹保平
影片劇本出自一位年輕的80後女孩之手,她在融入了大量自己的親身經曆後,通過一個平凡得如同你我的十三歲女孩李玩,将很多人年少時的成長經曆原生态地雕琢出來。
影片中,沒有大是大非,沒有大喜大悲,也沒有大善大惡。有的隻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成長過程中的迷茫、困惑和一點點掙紮。
導演曹保平說過:“沒人注意到我們在什麼時候忽然就長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發生了,但那一天的到來其實是很殘酷的。我想讓大家回頭看看這一天。”
影片戳中了不少家庭教育的痛點,很多場景值得父母們思考,對待孩子,我們是不是也會有什麼地方做得欠妥?如何避免孩子以影片中這種悲痛的方式成長?李玩明明想報物理興趣班,家人卻說補英語,這才是瘸腿科目;李玩乳糖不耐,他們卻說必須喝,牛奶長身體……
對于父母而言,要真正實現與孩子良好的教育互動,第一條就是必須尊重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就是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人看待,而不是作為我們的附屬品,我們沒有資格也不應該忽略他的感受。
《死亡詩社》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才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上映時間:1989年
導演:彼得·威爾
影片講述一個新奇有魅力的老師和一群充滿希望的,但是又具有反叛思想的學生一起學習和成長的故事。他們雖然是師生但更像是朋友,他們的靈魂,思想和情感彼此碰撞,同樣對詩歌具有熱忱,對傳統制度抱有反叛,對自由信仰的渴望。這是一部可以歸類為家庭教育和校園教育的影片,理想化的開篇和悲劇性的結尾。
《麥田的守望者》中有這麼一句:
一個人不成熟的标志是為了一個理由而轟轟烈烈的去死,一個人成熟的标志是為了一個理由謙恭的活下去。
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或許永遠是我們需要讨論的内容,但它之所以值得讨論,從來都不是因為它需要一個答案。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有件事是肯定的,此生無論我們做了什麼,我們都逃不開人生。
上映時間:2015年
導演:内斯·赫爾姆
一個刻闆而又固執的老頭,妻子半年前死于疾病,留他一人生活在這個混亂不堪的世界之中。
某一日,歐維遭到了上司的解雇,離開了恪守了幾十年的工作崗位,心灰意冷對現世了無牽挂的歐維決定自殺。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位名為帕維娜的女子和丈夫帶着兩個孩子搬到了歐維的隔壁,成為了歐維自殺計劃的絆腳石。
北歐特有的冷漠臉治愈系,讓人想得到美好過往,又想象得出失去所愛的愧疚與遺恨。讓人相信命運在悲劇後會作出奇異彌補。而當明光重現,靜候感恩便是。
總有一天,我們會遇到讓你生活變得五彩斑斓的人,也是從那一刻開始,你思考起了我們要如何過完這一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