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群雄逐鹿,中國大地上戰火紛飛。表面上似乎有一個共同的國家——周,實際上諸侯割據,鼎足而立。亂世出英豪,這個時期,為了共同對付強大的秦國,催生了一大批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英雄人物。
“戰國四君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分别是信陵君魏無忌、孟嘗君田文、春申君黃歇、平原君趙勝,他們都以禮賢下士,善待門客著稱。但他們的結局卻不盡相同,有人壽終正寝,有人慘遭誅殺,令人唏噓不已。
(孟嘗君田文)
一、樂善好施的孟嘗君田文。
田文是齊湣王的叔伯兄弟,齊國的貴族,受秦昭王器重,曾短暫地立他為相,後又返回齊國,被齊湣王委以相位。
田文最大的特點是樂善好施,禮賢下士。他對門下幾千賢士平等相待,所給予的待遇一律和自己相同。每次宴請門客時,都讓一位侍從站在屏風後,記下自己和門客的談話内容,酒宴結束後,立即着人攜帶厚禮前去慰問。
有一次他宴請賓客時,其中一位客人面前的飯菜恰好被燭光遮擋,這位客人就以為他的飯菜有别于他人,欲拂袖而去。田文得知後,親自端上自己的飯菜,客人才知道并無差異,羞愧難當,欲當場自刎,被田文阻止。至此後,天下賢士望風來投。他的幾千門客中,也就集中了三教九流、各色人才。
田文曾奉齊湣王之命出使秦國,秦昭王聽信讒言,欲殺他。虧得其門客偷出了他早已送給秦昭王的白狐毛皮袍子,轉手賄賂秦昭王的寵妃,經這位妃子斡旋,秦昭王總算放他回國。但轉眼間,秦昭王就後悔了,派人追殺。田文于半夜時分狼狽逃到函谷關時,城門早已關閉。又是一名門客模仿雞鳴,惹得全城雞叫,騙取守衛打開城門,田文才得以逃出秦國。田文善待賢士,也由此收到回報。
田文後來變得驕橫跋扈,遭齊湣王猜忌,後逃到魏國,被魏昭王拜相,聯合其它幾國差點滅了齊國。田文後來還是回到了齊國,但在他病逝後,其家族被魏齊兩國聯合剿滅。
(平原君趙勝)
二、碌碌無為的平原君趙勝。
趙勝是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一生中“三去相、三複位”,前後在趙國為相40年。
趙勝一生中有兩件事為人稱道。其一是在公元前259年,秦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在城中守軍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趙勝散盡家産犒勞士卒,還親自率領家人上城禦敵,終于等到楚魏援軍,擊退秦軍。其二是導演了“毛遂自薦”的經典故事。在秦國圍困邯鄲時,趙勝想挑選20名賢士分别前往楚魏兩國求援,但閱遍數千門客,隻能挑出19名。這時,籍籍無名的毛遂站了出來,主動要求前往,并最終搬來了救兵,解了邯鄲之圍。
但趙勝也因貪圖小利,将趙國置于萬劫不複之境。
秦國攻打韓國時,占領了野王,直接威脅到了上黨郡,其守将馮亭為尋求自保,想将上黨郡獻給趙國。趙國大臣趙豹竭力反對,認為不能因小失大,招緻秦國的報複。但趙勝鼠目寸光,貪圖蠅頭小利,全盤接收了上黨。
果不其然,此舉激怒了秦國,屯兵長平,欲與趙國決一死戰。趙勝又撺掇趙孝成王臨陣撤換了老将廉頗,把兵權交給了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結果趙國大敗,被白勝坑殺了四十萬趙國士兵,從而加速了趙國的滅亡。
趙勝也算得善終,于公元前251年病逝,他的家族也在趙國滅亡後灰飛煙滅。
(信陵君魏無忌)
三、先揚後抑的信陵君魏無忌。
魏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厘王的異母兄弟。魏無忌在“四君子”中最能識人用人。雖不及田文優待門客,但魏無忌的門客同樣在關鍵時刻幫上了大忙。
魏國當時有個隐士候赢,頗有才華,但屈居于一個小小門吏。魏無忌得知後,設下酒宴,親自駕車并空出車上的上位,前去迎接候赢。這個候赢也不客氣,徑直坐到了馬車上位,又吩咐魏無忌将他拉倒屠宰場,說想先去見一下朋友朱亥。候赢在見到朱亥後,故意閑聊,耽誤了很長的時間。在整個過程中,魏無忌始終和顔悅色,謙恭有加。
候赢和朱亥見此情景,大為感動,從此死心塌地地跟着魏無忌。
在後來的“竊符救趙”中,這兩人為魏無忌立下汗馬功勞。
公元前257年,秦圍了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趙勝向他的内弟魏無忌求救,但魏安厘王不願開罪秦國,見死不救。于是候赢為魏無忌獻上一計,唆使魏王的寵妃如姬盜出魏王的兵符,并讓魏無忌帶上朱亥,前去調動魏國大将晉鄙的軍隊救趙。
晉鄙在驗明兵符後,仍将信将疑,不願發兵,朱亥當即誅殺了他。魏無忌随即舉兵救趙,解了邯鄲之圍,但魏無忌由此不敢回國,羁留趙國十幾年。
其後,秦國大舉進犯魏國,魏王才又召回魏無忌,封他為為上将軍,統領魏軍,大破秦軍于函谷關。秦國忌憚魏無忌的威望,派人離間他和魏王的關系,魏無忌從此不受重用。
自此後,魏無忌終日縱情酒色,不問朝政,郁郁寡歡,最終被魏安厘王賜鸠酒毒死。
(春申君黃歇)
四、咎由自取的春申君黃歇。
要說這四人之中誰死得最慘,莫過于黃歇了。
黃歇是楚國人,四公子中唯一的平民出身。少時飽讀詩書,稍長後遊曆四方廣拜名師,以善辯聞名,得楚頃襄王重用,後與楚考烈王患難與共,成為楚相。
黃歇最大的功勞,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辯才,遊說秦楚聯盟。
公元前272年,秦國大舉入侵楚國,楚頃襄王派遣黃歇為使入秦,勸說兩國罷兵息争。黃歇到達秦國後,立即給秦昭王上書一封,詳解秦楚開戰的弊端:“鹬蚌相争,漁翁得利。”如果秦楚兩個大國鬥個兩敗俱傷,受益的必定是其它五國。秦昭王聽從了黃歇的建議,和楚國結成聯盟。
其後,黃歇陪楚國太子到秦國為質,在楚頃襄王去世前夕,巧施妙計,助太子平安返國,即位成為楚考烈王,立下大功,黃歇也由此成為楚相。
但其後,黃歇利令智昏,做了一件蠢事。
因為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江山後繼無人,黃歇便起了歪心思。趙國人李園為了巴結黃歇,将自己的親妹妹送給了黃歇為妾,黃歇轉手将已經懷孕的李園妹妹送給了楚考烈王,企圖來一手“移花接木”的好戲。
果然,在李園妹妹生下黃歇的孩子後,被楚考烈王立為太子。
楚考烈王駕崩後,李園為保住秘密和争奪權力,在王宮的棘門外埋下刀斧手,砍下了黃歇的人頭,丢棄在宮門外,其家人也慘遭滅族。
綜上所述,“戰國四君子”中,死得最慘的是春申君黃歇和信陵君魏無忌。
(參考資料:《史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