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中持之以恒的感悟

論語中持之以恒的感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31 15:12:19

裡仁篇是《論語》中最重要的一篇,“仁”是儒家的中心思想,但這個東西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古往今來的解釋莫衷一是,要揭開到儒家的本來面目,抛開後世的解釋,以經注經是最佳途徑。裡仁篇通篇多處講到“仁”的用,我們嘗試通過“仁”的用來接近它的體。

這一篇我們還是分成三部分解讀,第一部分主要說明仁的内涵和重要性,第二部分從君子和小人的角度闡述如何修仁用仁,第三部分由仁談到孝、信,闡述仁在各方面的體現。

論語中持之以恒的感悟(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1

第一部分原文:

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見也。

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裡為處所,引申為處于,我們為人處世始終處于仁的境界,就非常好,如果修養沒有處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這是開篇提出第一原則。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如果沒有達到仁的境界,是不可能長久地處在簡樸的環境中的,不能安于困境,也不可能長期處于樂境,換句話說,沒有真正的修養和中心思想的人,會随波逐流,心随境轉。得仁者自能安于仁道,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仁的功用、好處,希望達到仁的境界。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真正得“仁”者,能真的喜愛别人,也能真的讨厭别人。這句話單獨看沒頭沒尾不好理解,我們結合下一句一起看:苟志於仁矣,無惡也。一個人立志追求“仁”,就不會讨厭别人了。一個真正的仁者,對好人固然要去愛他,對于壞人也會設法改變他,感化他,看所有人沒有一個是可惡的。能好能惡指的是仁之體,體現仁者心念通透無所障礙,無惡指的是仁之用,體現仁者大利于世不舍一人的大氣魄。這兩句體用并舉,看似淺顯又極深切,值得細細揣摩反省。

接下來講仁的重要性: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富貴每個人都喜歡,但如果不是正道得來的,是不會持久的。貧賤每個人都不喜歡,但如果不是以正道的方式脫離貧賤,是不會真脫離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離開了中心思想,還能靠什麼成為君子呢?君子無時無刻都不會違背仁的精神,事業的成功要靠“仁”,颠沛困頓的時候也要靠“仁”,換句話說,得意時要依仗仁而成功,失意了也可依靠仁而安穩。

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見也。 這句話古往今來各有各的解讀,這裡我們姑妄結合上下文來解讀,孔子說我沒有見過一個真正喜歡仁的人,讨厭那些不仁的人,真正有仁道的人不會刻意标榜“仁”,那些讨厭不仁的人,是刻意為仁,刻意讓那些不仁的行為不表現在自己身上,但是有哪個人能一天到晚都這麼“用力”地表現仁呢?當然我沒有看到誰在表現仁上有力不足的,也許有吧,但我沒看到(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孔子在這裡對那些整日“刻意為仁”的士大夫們暗諷揶揄了一把。

下面開始引申講仁的修養方法: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人的過失,有不同的類型,往往跟其社會關系有關聯,我們通過觀察他人的過失,就能知道仁的程度。所謂知仁,一方面是知道他人的修養程度,更進一步是自我反省,提升自身“仁”的修養。

論語中持之以恒的感悟(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2

第二部分原文:

朝聞道,夕死可矣。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放于利而行,多怨。

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道和天這兩個字在中國古代中有非常多的解釋,有時候指形而上的本體,有時候指形而下的原則方法,有時候指表達,不一而足。在這裡我們認為它就是仁的本體。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前一句說明找到仁的本體,也就是找到人生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就算早上聞道下午就死也值得。人生固有一死,而道是貫穿古今、如如不動的,一日之道如千萬世之道,一日之生如千萬世之生,所以必先求聞道見道,否則渾渾噩噩枉過此生,警策學人應當汲汲以求道。

而一個人立志于道,如果厭惡外部的艱苦條件,也就是精神意志被吃穿享受所牽引動搖,那麼就沒什麼好談的了,就算有志也是不堅定的虛志。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一個有仁修養的君子對于天下事,“無适也”——沒有固定的成見和刻意的追求,不是一定就要做成什麼,“無莫也”——也沒有刻意要反對的,不是樣樣都行的老好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至于哪些應該作為,遵從的是仁義的原則,願為應為。

接着談到君子和小人在仁上的分野: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考慮的是德行,怕違反德性,也怕做犯法的事情,小人考慮的是财富(先秦時期土代表封地食邑),其次考慮的是利益好處。後面補了一句告訴我們一個人基于利益來為人行事,常常招來怨怼:放于利而行,多怨。

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上古時期謙讓就位,功成身退,這是上古的傳統思想,被儒道兩家都奉為圭臬,“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孔子說以禮讓的精神來治國,就沒什麼難的,如果不能那還要禮幹嘛呢。至于為什麼要禮讓為國,下面給出了原因。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就怕沒有建立自己的立身之本,這個立身之本在這裡首重“仁”的修養。不怕沒有知己,要充實自己有德業或事功值得讓人了解 。從自身修養做起,不刻意求位也不避位,此即“禮讓為國”。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是漢儒和宋儒争議頗大的一段,宋儒借了禅宗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傳心印來解讀這段,認為這是孔子傳儒家心法給曾參的機鋒之時。我們僅做參考,本着以經注經的原則不過度解讀。曾參是個看上去比較驽鈍的年輕學生,孔子過世時他才二十九歲,但為人治學極盡心極笃實,而他也确實是公認的儒家學問的 傳人。

有一天,也許曾參路過孔子跟前,也許上課的時候被老師點名,反正孔子叫住他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有一個大原則始終貫穿其中,曾參回答是的。等到孔子出去後其他弟子問曾參,剛剛老師到底啥意思,曾參說老師講的道,忠和恕始終貫穿其中。

曾子的回答解讀各異,姑且挑兩個有代表性的分享一下。一派認為孔門其他弟子修養程度未到,沒辦法和他們談儒家的心法,所以曾參隻好對他們說老師的道隻有忠恕而已,讓大家回歸到立身處世的學問中來,先修好自身再談其他。

另一派認為無需過度解讀,就按字面意思,儒家的道總結起來确實就是兩個字——忠和恕。己所欲施于人謂之忠,我想要的,也盡心幫别人成就就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謂之恕,自己不想要的、做不到的,别人也一樣,以這樣體諒的心态待人就不會苛求他人,這就是恕。這兩個點可以說是一回事——将心比心,儒家的理念都由此生出,确實可以稱之為儒家之道,這一派解釋更接地氣。

論語中持之以恒的感悟(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3

曾子故裡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喻是使人明白的意思,和君子談事情他隻看應不應該做,和小人談事情他們隻看是否有利可圖。下面談到如何修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這句流傳深廣,就不解釋了。

第三部分原文:

事父母幾谏,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以約失之者鮮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鄰。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第三部分主要由仁引申到日常的行為中,先由仁講到孝:

事父母幾谏,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當父母有過錯時,應委婉勸谏,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如果父母不聽從,還是要照常恭敬不要違逆,且找機會再勸,雖然這樣做很操心但不要心生怨恨。父母一定是會存在過錯的,為人子女做到極力規勸,勸不動就哭、鬧,如是再三仍無濟于事,那也隻好犧牲自己跟随父母錯下去,這也是一種孝道精神。

接下來談到父母在世的時候,不要遠遊,每次出行都必須要安頓好父母。離開父母三年,仍如在父母面前的那種孝心感情。另外對父母的年齡不可不知,一方面為父母添壽而高興,一方面又害怕父母年歲越高分别之日越近。

這幾句都是談孝的,孝心即仁心,編者放在這裡特就孝道指點人心的仁,人們應當通過孝來達到仁,接下來又回轉到談仁。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古人不會輕易出言,因為覺得行為跟不上是很羞恥的,說到就要做到,随便答應人往往不能兌現承諾,所謂輕諾則寡信。以約失之者鮮矣。凡事謹言慎行時時約束自己的人,差錯過失一般都很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是指肚子話難以說出來,表示語言遲鈍,放言容易,所以想遲鈍些,力行困難,所以想敏捷些。這三句講的都是仁者謹言慎行的修養。

最後兩句算是結論,第一句德不孤,必有鄰。隻要有仁德修養就不會孤立,必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親近之人。不過以我們有限的處世經驗,往往看到的是德孤——如果為道德而活,大多時候都不被人理解,時常會感到孤寂,這在德行學問不到火候的時候尤為明顯。這時若能耐得住寂寞,甚至視寂寞為享受,反而是一種清福,宜繼續前行,待做到體用兼備圓融無礙的時候,就真是德不孤必有鄰來。所以可以把孔子的這句話當成對我們後學的鼓勵與勸慰。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最後一句引用來子遊的話,論語往往最後都整一兩句看上去不相幹的話,但讀透了又會覺得理所應當。子遊的感慨跟前文角度不同,說行仁道固然好,但不能執着蠻幹,上級有不對的勸谏多了,對方會厭煩,跟自己過不去容易招來羞辱,朋友有不對的勸多了,關系會變得疏遠。

裡仁篇用二十六章句來談仁,如能仔細把玩每句和各個部分的關系,就會對原汁原味的仁道有更深切的理解。

參考資料:

1、《四書章句集注》,朱熹

2、《論語正義》,劉寶楠

3、《論語疏證》,楊樹達

4、《論語新解》,錢穆

5、《論語别裁》,南懷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