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反複漾奶

寶寶反複漾奶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20 03:26:04

黃三角早報4月8日訊(記者 呂增霞) 小佳佳(化名)終于出院了,一段住院經曆讓他多了一個身份:東營市第二人民醫院年齡最小的手術患者——年齡30天。

20多天前,一家人抱着一個出生23天的寶寶找到東營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一區醫生劉亞盼,“大夫,幫俺們看看孩子吧,這兩天吐奶吐得厲害,什麼也吃不進去了。”對于吐奶、漾奶,大部分家長都會覺得很正常,新生兒因為胃的特殊性,喂奶方式不當或者孩子消化不好都會引起漾奶的情況。巧合的是小佳佳出生第10天的時候劉亞盼就見過他,因為嘴唇青紫,而且有心髒雜音,當時查出患有先天性室間隔缺損。這次再見小佳佳,已沒有了新生兒的嬌嫩,略顯蒼白的臉龐、凹陷的囟門、瘦小的身軀、幹燥的皮膚,孩子吐奶吐的都脫水了,與家長溝通病情後,劉亞盼就趕緊讓家長在護士站辦理了住院手續,補上了營養液……然而事情卻不僅僅隻是“漾奶”那麼簡單。

寶寶反複漾奶(寶寶頻繁漾奶原是)1

多科室人員聯合會診。

第二天上午,小佳佳的狀況突然急轉直下,除了吃多少吐多少以外,還出現了消化道出血的情況,緊急止血、洗胃、胃部超聲,結果顯示為典型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通俗來講,我們人體的胃有上下兩道門,而幽門就是下面那道門,如果幽門過于狹窄,那麼吃的東西即使再多也沒法到達腸道,而解決這一疾病的最好辦法就是手術。

小佳佳的病情引起了全院的高度重視。多學科會診,麻醉科、手術室、普外科、護理部……都在第一時間給予了最高的關注。術前準備從新生兒科開始,做好孩子術後的護理、治療工作。為了減少孩子術後的搬動,兒科克服困難把暖箱、呼吸機轉運到了普外科病房,還派出專人進行術後監護、陪同,确保每一個環節都能萬無一失。

寶寶反複漾奶(寶寶頻繁漾奶原是)2

手術緊張進行中。

手術當天,每個人的心情都很緊張。醫院60多年來,對最小的患者進行手術。他躺在手術台上的時候顯得更小了,護士、醫生每一個人都小心翼翼,全麻、插管……4cm的手術切口、幽門環肌切開術、耗時30分鐘……手術進行得很順利,其中的難度隻有手術團隊明白,僅麻醉一項就進行了比以往更細緻的準備,從知識儲備理論方面到麻醉設備、藥品方面均進行了反複演練,确保首例新生兒麻醉萬無一失。等待蘇醒、拔管、撤除呼吸機、恢複自主呼吸,寶寶睜開眼睛的那一刻,醫院新生兒外科手術那隻“蝴蝶”,終于飛過了滄海。

因為術後的疼痛、饑餓,寶寶在暖箱裡時時要哭鬧,護士們也都很心疼,有時就把他抱在懷裡,哄睡着了放下就哭,于是經常一抱就是好幾個小時……這樣過了12天,寶寶嘔吐的症狀消失了,可以一次吃奶吃到50ml,體重也一天天增長。

出院的那一天,孩子奶奶握着醫護人員的手,淚眼婆娑地說:“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們,真的謝謝你們,治好了孩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