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出頭的楊柳(化名)右小腿注射肉毒素後發生肌肉攣縮,導緻右足跟不能着地,雙下肢不等長,跛行。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6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夢婷 通訊員 彭蓓、李夢園/文 運動醫學與康複醫學中心/圖)20歲出頭的深圳姑娘楊柳(化名)是個愛美的女孩,為了令小腿看起來更加緊緻美觀,大約一年前她去一家機構做了雙側小腿的抽脂和肉毒素注射,花費了一萬多元。卻沒料到,數月之後,她的右側小腿肌肉越來越緊繃,到了2020年3月,右側小腿已經無法站直,雙腿并立時右腳腳跟無法着地,而且右小腿看起來比左小腿短一截,走起路來也一腳高、一腳低,成了跛行。
這令愛美的楊柳無法接受,也非常害怕。她不敢再耽擱,前往醫院就診,經過一小段時間的康複治療後,症狀沒有改善。于是她又經過多方打聽,于2020年5月來到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北大深圳醫院”)運動醫學與康複醫學中心就診。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瘦腿引起小腿肌肉攣縮
經診斷,楊柳的跛行是因為之前接受了肉毒素多點注射,導緻小腿肌肉廣泛攣縮,功能受限嚴重,且長期的跛行還導緻了病人情緒低落。
據她的主刀醫生、北大深圳醫院運動醫學與康複醫學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張新濤介紹,楊柳的情況,隻靠單純松解一處肌肉很難恢複正常,要做好多處松解的準備,甚至就算這樣也可能出現僅恢複部分功能的不良結局。
怎麼辦?手術前,手術團隊通過詳細查體和超聲檢查,确定了病人肌肉攣縮最嚴重的部位,精心設計了微創的手術方案:手術隻需切開兩個幾毫米的切口,就可以使用關節鏡進行治療。
楊柳的手術于2020年5月中旬進行。術中,主刀醫生張新濤采用幾毫米切口的雙切口入路,使用射頻離子刀Z型松解攣縮的腓腸肌肉;助手謝小肖醫生則持續進行背伸踝關節牽伸,松解其他部分的攣縮,直到病人的踝關節背伸恢複到跟對側一樣的正常活動範圍,令小腿攣縮得到充分松解。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術後,楊柳(化名)的雙側小腿恢複等長,她的右腳腳跟終于可以着地站立。
術後運動康複少不了
手術隻是治療的第一步,術後的運動康複對于楊柳來說也必不可少。由于她右腿的腓腸肌内側頭攣縮廣泛,經手術松解後肌力會下降,如果活動不當可能會出現肌肉斷裂的風險;而如果長時間不活動,又會導緻肌肉的再次粘連。
因此,術後當天,楊柳就在治療師劉紅偉和護士宋歡歡的指導協助下,開始正常下地負重行走了。當時,楊柳的右腿還打着石膏。術後第三天,石膏被拆掉,楊柳可以自行下地行走了。她高興地發現,她的雙腿恢複了等長,右腳跟也終于可以着地站立。
“一開始是為了瘦腿,沒想到後來連路都走不了。感謝手術團隊治好了我的腿。”楊柳很感慨。
術後第3天,楊柳康複出院,回家之後繼續按照治療師教導的方法進行康複鍛煉,之後定期回醫院複查即可。
如何正确地瘦小腿?專業的意見在這裡
張新濤介紹,希望局部減脂瘦小腿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小腿不易堆積脂肪,所以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調整肌肉形态來改變小腿形态。影響小腿形态的肌肉主要是淺層的腓腸肌(俗稱“小腿肚子”)和深層的比目魚肌。如果腓腸肌過于發達,會使小腿看上去粗壯。而比目魚肌則可以在視覺上拉高、拉長小腿。
腓腸肌起點位于膝關節之上,通常在站立位或伸膝蹬足時收縮發力,很多芭蕾舞演員小腿肚子看起來明顯,就是因為他們的腓腸肌較發達。比目魚肌起點位于膝關節以下,通常在屈膝時收縮發力,不少跳高運動員的小腿看起來細長,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訓練到比目魚肌,使得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發展協調。
因此,如果腓腸肌較發達,而比目魚肌較弱,兩者發展不平衡,那麼“小腿肚子”就會特别明顯。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左圖的腓腸肌(“小腿肚子”)明顯比右圖腓腸肌發達,因此左圖的小腿顯得比較粗壯。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那麼該如何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來“瘦”小腿呢?辦法就是加強比目魚肌的力量訓練和拉伸,令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發展協調。
下面介紹兩個鍛煉比目魚肌的動作(居家、戶外、健身房,均适用):一周2次-3次,堅持訓練才管用。
坐姿提踵,坐在椅子上,大腿平行于地面,小腿垂直于大腿,前腳掌置于有一定高度的墊片上,雙手持一合适的重物于膝蓋上;小腿發力慢擡至最高點保持3秒鐘後慢放至最低點保持3秒鐘,此動作重複30次-50/次×3-5組。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站姿拉伸,弓步站位,拉伸腳的腳掌踩在合适高度的墊片上,後半腳掌落地,雙手置于腰間保持平衡;身體前傾用力,保持30秒-60秒/次×3-5組。來源:深圳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