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這篇文章的标題就起得不太好,為什麼這麼說呢?慢慢看下文你就知道了。
進入七月之後,幼兒園陸陸續續放假了,有一天我回家經過一個幼兒園,她們正在院子裡做畢業作品展覽,透過圍牆栅欄,我看見幾排繪畫作品,上面貼着一張一張的西瓜,或者花朵或者啥的,非常整齊,像多胞胎一樣的畫面,我當時沒有拍照,但可以從網上找到類似的圖片,比如這張:
好看嗎?如果你沒有感覺,那我們接着看,
這個怎麼樣?或者這張
你說“不錯呀,畫得挺好”,那麼下面這張呢?是不是更哇塞
好不好看取決于你的認知,有些東西一言難盡。
我相信大多數的家長見慣了那樣的畫面,也覺得她們畫得很像,畫得像就是一幅好畫的标準。你也是這樣想的嗎?你是不是也鼓勵孩子,要畫得像,甚至親自上手去教他畫。
我還想起曾經流行的簡筆畫,現在仍然很多。我們來看這樣的簡筆畫,一筆一劃,特别像組裝零件把各個部分組合起來,最後,很像。
不知道簡筆畫是從哪個人手裡開始推行,并且有那麼多的出版社大量印刷發行到市面上,這些人,罵他一千遍都不為過!
這種教畫畫的方法對兒童完全是百害無一利!小朋友如果很小就照着這樣學畫畫,用不了多久,就教壞了,他與生俱來的想象力、創造力、通過繪畫表達情緒情感的能力就都破壞掉了。一個孩子繪畫的行為是為了讨好别人,讓别人說他畫得像,習慣于臨摹,省去了自己的觀察和思考,那麼他離真正的藝術就越來越遠。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藝術家,但是對美的鑒别欣賞能力,獨立思考和表達的能力是需要培養的,就因為這樣,我們不能把成年人局限的标準和不好的習慣教給孩子。
我給大家看看真正的兒童畫。如果你家孩子很用力去教,可能看不到這樣的畫面,反倒是不怎麼幹涉的孩子,畫出了連畢加索都贊歎的畫。
1·2歲的作品
這是一幅畫嗎?當然是啊,你家孩子一兩歲的時候不是這樣嗎?這些點點,到處遊走的線,一定有他的解釋,但遺憾的是他畫完了你還要罵他,亂七八糟。
三歲的時候,慢慢地有一些圓圈出來了,線條也開始變得流暢,你知道為什麼嗎?他手部的骨骼肌肉發育了,能夠掌控一支筆,順着一定的方向去。他小的時候做不到,隻是好奇跟着線遊走。
3-4歲作品
接着,能畫太陽,畫人,大多數小朋友最喜歡畫的就是人,畫他身邊認識的人。
3-4歲作品
冬冬的自畫像,三歲多畫的,跟他本人很像,他就是這樣頭大大,臉大大的。孩子的觀察能力太牛了,簡明扼要,直抓重點!
冬冬,3歲半
我和爸爸媽媽去旅行,爸爸媽媽長這樣哈~
《我和爸爸媽媽去旅行》5歲
觀音菩薩,站在雲朵上,拿着淨瓶。
《觀音菩薩》4歲半
這是看完《龍貓》之後畫的。
《龍貓》5歲
機器人打架,打得不亦樂乎,打到能量和血減了100,減了13000。
機器人打架系列,5·6歲
還有下面這3幅,你知道畫的是什麼嗎?他要是不講,可能連親媽都不知道,大家猜猜,我會在評論區揭曉答案。
猜猜看畫的是什麼
看看這些長頸鹿,五歲多的孩子畫的,雖然形不是那麼标準,但是神似啊,很美很童真,好的畫是看來看去,看出很多故事。
5-6歲作品
所以以後看到孩子的畫,不要說“畫的什麼,亂七八糟,一點都不像”,你應該去問他,你畫了什麼故事,能不能講給我聽。
一個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多麼的豐富,如果你願意去聽,他會越來越喜歡表達!他通過觀察把身邊的事物記在心裡,通過繪畫把事物和情緒表達出來,通過講述提高他的語言組織能力,而因為你的傾聽和欣賞,他獲得了自信和源源不斷對生活的熱情。
孩子大了要找良師,而孩子小的時候(幼兒園階段),畫畫真的不用教,就讓他畫呗,提供材料讓他折騰去。當你看到有老師在黑闆上一筆一劃教你的小孩畫畫,趕緊走。
有人會問,既然畫畫不用教,為什麼有的人還要往培訓機構送,那是因為在你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給他選一個好的環境,接觸好的朋友,讓老師來做相應的引導(是引導不是教)和啟發,給他表達的機會和舞台,這就是理由,前提是你要好好鑒别一個教育機構。如果經濟不允許,在家畫也是一樣的,就是不要亂教,當一個小小的引導者和傾聽者,就夠了,怎麼引導,以後有時間我再慢慢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