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别名半子、興草、三片葉、三開花、三角草、三不跳、麻芋子、地茨菇,羊眼半夏等。因其有毒,生用可治刀傷痛腫,臨夏地區習稱“地烏藥”、“刀剪草”。半夏喜溫和潮濕氣候,耐蔭蔽,又能耐寒。多栽于林間和果樹行間。露天大面積栽培,要注意澆水,經常保持濕潤。不宜栽于幹旱山區和粘土地。繁殖方法:多采用塊莖繁殖,也用珠芽及種子繁殖。
分春栽和秋栽。秋栽宜九月下旬将地下塊莖挖出,分别按大小等級及時栽種。春栽應在土地解凍以後,将保護好過冬的塊莖(冬季土埋或窖藏)按行距15cm,株距6-10cm,穴裁(即挖窩裁)每穴1-2個,複土3-6cm。若地幹時應澆水一次。
應在六月采取珠芽,按行距12cm,株距6-10cm開溝栽種,栽後複土3cm埋實種子繁殖:約四月選溫和地方,整地作畦、條播、開淺溝,将種子均勻撒入,行距10-13cm為宜,複土,并蓋麥草保摘遮蔭,待苗高6-10cm時即可移栽。
因半夏喜生長于潮濕環境,故不論采取哪一種播種方法,應在播前灌透水一次,這樣土表既不闆結,又利于出苗。另外,如果在不蔭蔽的地方栽種,宜和大豆、黨參等農作物及其他藥材間作,以防烈日照射。
注意待地幹時應澆水,若遇天旱應每隔10天澆水一次。肥料宜腐熟糞肥和磷肥混合使用為宜,适當施用基肥,并6-7月結合鋤草松土追肥。每畝施磷肥15-20kgo主要病蟲害有開蛾幼蟲,一般5月以後開始危害。防治方法:噴5%滴滴涕粉每畝1.5kg或用敵百蟲0.5kg加水400-500kg噴射。
塊莖繁殖、珠芽繁殖當年秋天或第二年采收,種子繁殖在播後第3-4年秋天采挖。挖後洗淨,去外皮,曬幹即可交售。半夏有毒,未經炮制不可内服,應注意教育小孩子并存放晾曬時有專人負責保管,若誤服中毒時以甘草或綠豆湯解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