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11月25日5時10分,在廣東河源市源城區發生2.1級地震(有感),震源深度6千米,震中位于北緯23.74度,東經114.61度。
速報參數:
基礎背景
震中地形:震中5公裡範圍内平均海拔約174米。
導航地圖顯示
此次河源地震震中
距離廣州151公裡↓↓
有河源的網友表示
住在30樓
感覺整棟樓都在震
↓↓
還有不少網友說
地震震感強烈
↓↓
曆史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台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内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9次,最大地震是2020年1月20日在廣東梅州市興甯市發生的3.7級地震(距離本次震中143公裡),曆史地震分布如圖。
廣東五大地震帶
據資料顯示,廣東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有發生破壞性地震的背景。從現有的記錄看,近百年來廣東及其附近海域發生過12次6級以上地震。
根據曆史強震和現今小震的空間分布圖像,結合主要的地質構造格架,東南沿海地區可以劃分為7個地震活動帶,其中5個區帶全部或部分在廣東省内。
1、泉汕地震帶
從廣東汕頭地區沿海岸線側經泉州地區向東北延伸至溫州。
南澳—南澎一帶在1600年及1918年分别發生7.0級和7.3級地震。
據記載,1918年南澳地震造成南澳縣絕大部分房屋倒塌,地震造成城内80%的人死亡,汕頭死傷約千人。
2、河源邵武地震帶
以河源—邵武斷裂帶為主幹線,最大地震為1962年河源6.1級地震。該地震造成震中烈度達度,極震區造成房屋毀損1800間,死亡85人。
3、蓮花山地震帶
沿蓮花山兩側呈北東向展布,北至福建中部,南至廣東省深圳南海域。該帶發生過5次中強地震。
4、粵西地震帶
大緻沿相互平行的吳川—四會斷裂和廣州—陽江斷裂兩側,呈北東向展布,最大地震為1611年電白海域6.0級和1969年陽江6.4級地震。
5、雷瓊地震帶
包括海南島、雷州半島及附近海域。最大地震為1605年瓊山7.5級地震,據地方志記載該地震造成當地民房全部倒塌,死亡數千人,澄邁縣死亡數百人。
來源:中國地震台網、新浪微博、廣東發布、廣東省地震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