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以設置懸念為标題的例子

以設置懸念為标題的例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6:12:04

作者:來穎燕

出生于上世紀30年代末的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素有“加拿大文學女王”的稱譽,但她的作品代表的不僅是加拿大文壇的普泛性特質,更多的時候,她關注的焦點事關全人類,因而她的小說景深豐富,視野寬廣而細節幽微。

以設置懸念為标題的例子(設置一種懸念然後層層擴散)1

《瘋癫亞當三部曲》[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著 韋清琦 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阿特伍德有着一種與生俱來的神秘氣息。這或與她自幼喜好神話和童話,成年後更是廣遊天下相關。《瘋癫亞當三部曲》集中突顯了這種神秘。要為“三部曲”貼上一個标簽,有許多選擇:科幻小說、未來小說、反烏托邦小說……但懸測小說顯然更為恰切妥帖:雖然她筆下是一個奇幻的世界,但一切都有着現實的地基,她是沿着現實的路徑猜測,這樣發展下去,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所以她說:“我不是一個預言家,預言真的是關于當下發生的事情。在科幻小說中,它永遠關于當下……可能性太多了,但我們不知道會走向哪一個結局……很遺憾我的判斷特别正确。”

“三部曲”的故事講述了在生物技術濫用成災的未來世界,一場流行病席卷全球後人類如何面對殘局——其中,《羚羊和秧雞》描述了經過這場浩劫,幸存下來的人已寥寥無幾,其中的“雪人”活在了對往事的追憶中,陪伴他的隻有一群天真的基因物種“秧雞人”……《洪水之年》則由兩名女性:托比和瑞恩重新講述了她們在可怖慌亂的世界裡所經曆的一切,而在統治世界的獨裁公司之外,“上帝的園丁”作為宗教一脈也漸漸成為另一種力量……《瘋癫亞當》則集結起兩部前作中的人物,交代了他們在這場浩劫之前和之後的人生,并透露出在往日的廢墟之上重建全新的文明的希望……

雖然希望了解這個奇異故事的人,總是願意聽一聽情節的概述,但是越概括越會發現徒勞。不僅是因為“三部曲”的枝節太龐雜,更是因為隻有親身沉入這個故事之中,才能領略它玄幻、詭異乃至恐怖但又不乏人性溫暖的格調。“三部曲”有着各自不同的叙述者和叙述角度,因此它呈現的這場災難給人類世界帶來的影響是立體的、可感的。它給予我們的是一種私人化的閱讀體驗。如果說一開始被抛入她筆下的這個世界時,我們是被動的,會對其筆下的種種怪象不适:比如可怖的秘密漢堡、人骨首飾等,但慢慢地,我們會在許多細節中找到現實的影子,比如雞肉球、器官豬……而阿特伍德自己筆下的人物、情節與那個自成一格的世界系統相吻合,于是,我們漸漸适應并沉溺,而一種新的秩序感和真實感就此生成。

這種真實感中交雜着預言和寓言的雙重力量,是對現實發展的一種研判,也是對現實世界的運行法則的一種冥想和思考。故事中刻畫的諸多力量和派系,是人類為自身的現實處境所尋找的出路的象征。而這個故事最讓人燒腦的地方,正在于這些派系之間的互相滲透——每個隊伍裡都混有相對一方的卧底,卧底之間的較量又錯綜複雜……這暗示了一個事實:真正的出路或許就是各方力量的整合和角力。于是,阿特伍德不斷設置對立面——素食主義和食肉的人;“上帝的園丁”對于科技的回避,“公司”對于科技的極端利用……最終,這些對立面又無法彼此絕緣。本來,面對人與自然的終極命題,又有哪條路可以決絕地一通到底?

所以,“三部曲”故事的前進動力在于對幾重勢力中的人物關系的層層破解,它設置了一種懸念,但這種懸念的重心不在于揭秘,而是勾連起社會制度、科技發展、生态環境、宗教意義等等問題。它們層層擴散,猶如漣漪,夯實了整部小說的靈魂。

納博科夫在談到小說的閱讀時曾總結過一條:讀小說,除了心靈和腦子,敏感的脊椎骨也是要用到的。這句話是《瘋癫亞當三部曲》的閱讀體驗的注腳。阿特伍德将我們帶至一種極境,讓我們震驚,而震驚是為了迫使人思考,于是我們發現,阿特伍德為自己的那些假設和困惑所開辟的極端場景,讓一些本來就存于現實但常常被忽略的問題重新變得清晰。

帕慕克曾說:“小說價值的真正尺度在于它具備激發讀者感覺生活确實如此的力量,小說必須回應我們關于生活的主要觀念,必須讓讀者在閱讀時産生這樣的期待。”顯然,阿特伍德一直緻力于此,這就是為何盡管她的小說讀起來讓人覺得晦澀而奇絕,我們卻依然對她充滿期待。(來穎燕)

來源: 文彙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