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國内ACG圈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迪迦全網下架了”。
在9月24日這天,經典特攝作《迪迦奧特曼》因不明原因遭全網下架,該事件在國内各大社交平台傳開後迅速以破圈之勢引發全網熱議,紛紛議論下架原因。
對此,網友們更是表示不解,看過《迪迦》的觀衆都知道該作品劇情之優、三觀之正,完全符合“健康向上、弘揚真善美”的定義。
且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奧特曼》系列中僅有《迪迦》被下架,而劇情更為黑暗的昭和系奧特曼均無影響,至今仍能正常放送。
不知是否是因為這場輿論風波過于猛烈,出乎了家長的意料,在《迪迦》下架三天後,各平台又重新将國語版的資源上架。
至于内容是否有删減、下架的真實原因,至今都沒有給出一個明确的答複。
雖說作品被唐突下架在國内影視圈早已不是新鮮事,若劇情内容、制作人員、演員等因素涉及到了某些問題輕則下架重則全網封殺,而這對于ACG行業這方面尤為明顯。
因為如今國内大衆對動畫的主流印象仍是面向低齡兒童的産物,因此無論是相關部門還是家長,都希望杜絕動畫中他們所認為的負面因素。且從此次事件和過去的經驗看,這樣的觀念想要有所改善,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02.國内動漫圈的“斷片史”當下,國内的動漫圈處于“引進優秀境外作品,制作高質國産作品”的階段。
前者是一直以來執行的方針政策,然而受“先審後播”政策的影響,該方針也面臨一場變革;後者則是指現代動漫産業的起步,近年來,無論是動畫領域還是漫畫領域,都時有佳作誕生。
然而縱觀國内動漫産業的發展史和大衆對此的印象便不難發現,一部動畫要想在國内順利播出,可就難比登天。
在梳理這段曆史之前,也許要先說說動畫是什麼。
動畫是一種集合了繪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多門藝術門類的藝術表現形式。而國産動畫的起源要追溯自1922年的《舒振東華文打字機》,也就是說,動畫在國内已經是一門擁有近百年曆史的綜合藝術。
早期的國産動畫也被稱為美術片,自1941年以萬氏兄弟為首的創作者們創作了國内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震驚世界後,中國動畫行業就走向了上升階段。
20世紀60年代-70年代,我國湧現了類似于《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大批優秀動畫電影,為世人所驚歎。
這些作品的制作方上美影還一度影響到了手冢治蟲、宮崎駿、高畑勳等日本動畫大師,對日本動畫的發展也産生了間接性的影響。
直至20世紀80年代,随着電視的普及,大衆獲取信息的渠道趨于多元,國産動畫也向着電視動畫的方向轉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戴鐵郎指導的《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的準備工作開始于80年代初,由于戴鐵郎導演的家庭背景特殊,入職上美影以來雖有參與不少名作的制作,但依舊是無奈坐了10年冷闆凳,就連戴導完成《黑貓警長》的初稿時,廠内都沒有分配給他制作團隊。
于是在10個月的時間裡,戴導靠啟用剛入廠的年輕人,完成了兩集《黑貓警長》。
然而,在内部放映時,卻被以“内容暴力,不符合傳統美學,裡面的科學道理也無藝術性”為由,慘遭停播。直至一年半後,方才得以複播。
《黑貓警長》播出後,為上美影帶來了更大的名聲。可惜的是即便人氣火爆,《黑貓警長》在播出第五集後就再也沒有後續,有人說是因為劇情過于黑暗暴力,也有人說是版權風波影響到了後續的制作。
但直至戴導逝世、永遠不會有第6集的今天,都沒人能給出一個能給出一個準确的答複。
上美影的“斷片史”可不止是一部,在《黑貓警長》播出10年之後,他們聯合童話大王鄭淵潔,為當時的孩子們帶來了一部“黑暗童話”---《魔方大廈》。
在《魔方大廈》中,可謂是無處不充滿着駭人的元素。在畫面設計方面,不符合透視原理的房屋設置頗有一種“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借視覺上的扭曲影響精神;
人物造型上,除了全員均是典型的入殓妝,在一些特殊的地域裡,居民的五官宛如是孩子們的拼貼畫,東倒西歪。
當然,《魔方大廈》能成為公認的“童年陰影”,還在與它的劇情充滿着内涵。
第二集中主角萊克成為了市長,将孩子和家長的身份反轉。脫離大人的束縛後的孩子開始在城市中打鬧,肆意破壞;在第七集的夏河銀行中,萊克所處的地域是一個全員生活在沒有負面情緒的“溫室”當中,宛如一個個傀儡...
不知是否是因為這部動畫的内容過于黑暗,表達的思想過于深刻,原計劃制作26集的《魔方大廈》因内容為題最終被混剪成10集播放,後又因為内容問題改為隻能播放前十集。
然而直至今日,不止仍未播出過完整的26集内容,就連混剪版的那10集都未能播出,成為國漫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
随後時間進入千禧年,我們也迎來了國漫全面子供向的局面。主流的國漫基本都被《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虹貓藍兔七俠傳》等等佳作給霸屏。
但哪怕如此,這些作品也都因為暴力等原因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舉報和整改,成為了國漫喜好者的又一場“童年陰影”。
如果黑暗、暴力還能為動畫的停播增添幾分正當性,那麼下面這一部動畫被停播的原因可就是無厘頭了。
2020年6月,有網友舉報了一部名叫《菲夢少女2》的動畫,原因是因為其中的角色發色鮮豔、服飾花裡胡哨以及在舞台上表演換裝,批評其價值導向有問題。
對此湖南廣電表示,制作公司隻是為了提高角色的辨識度才将人物的頭發設計成不同顔色,并非鼓勵染發,且該動畫内容所宣傳的思想内容積極向上,絕無宣傳錯誤的價值觀。
盡管有關部門及時做出了回應,但《菲夢少女2》仍未躲過“斷片”的危機,在被舉報後不久,《菲夢少女2》就下架整改。
其實動畫作為一種虛構作品,本就是産生于人的主觀思想當中,有脫離嘗試的内容無可厚非。
更何況對于“偶像”、“魔法少女”系的少女動畫,都是以“少女的成長或理想”為主題,借助受衆理想中的形象講述理想中的故事,引起受衆的共鳴。這又怎會出現錯誤的價值導向呢?
連國漫都如此不受待見慘遭“斷片”,更何況是跨洋過海而來的境外作品呢。
03.最後看來即便是動漫行業走過了上世紀美術片的巅峰、現代國漫迎來了新的起步,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未能擺脫“動畫并不是未成年專屬”這一刻闆印象。
而這樣的刻闆印象,對動漫行業而言算得上是一種相當大的威脅。
動漫行業的發展不僅在于自身,更在于所處的環境,如果家長們不能改變對動畫的印象、了解動畫的受衆範圍、以及表達的内容形式、作用所在(動畫是一種媒介,對教育、文化輸出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就難以制定一個好的政策方針推動行業的發展;
若家長們不能改變對動畫的印象,忽視動畫的積極作用,一味的舉報,往小的說是永遠将孩子庇護在自認為的“舒适圈”中,蒙蔽了孩子發現世界的眼睛;
往大的說則可能會阻礙一個行業的發展,影響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和文化輸出。
且在長期偏見、舉報中,很多平台、創作公司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每當有家長反應作品中出現了相關因素時,就要當即主動或被動下架,運氣好的剪剪改改還能繼續播放,運氣不好的連片子的精髓都被拿走。
久而久之,創作者的熱情也就被磨滅。
如果作品都被限定在一個所謂“健康”的範圍之中,那作品傳達的思想就極其有限。
縱觀曆史上的詩詞、小說、影視劇,那些對人類勇氣的贊歌、對心理和思想的剖析,哪個不是在黑暗、複雜的環境中孕育出來的?
正是因為在這些複雜因素的襯托之下,對社會的諷刺才會一針見血,人性的光輝才會如此耀眼。
而動畫作為媒介的一種,同樣也能宣傳這樣思想,又為何會被一刀切地打上罪名呢?
也許真的要打破這樣的偏見,國漫才能真正發展起來,而我們,也才能夠吸收境外優秀的作品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