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走進崇信縣新窯鎮周寨村,隻見一排排鋼結構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大棚内一片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景象,聖女果、菠菜、黃瓜等長勢喜人,工人們三五成群正忙活着施肥、澆水,一派繁忙景象。
“大棚種植一年到頭無空閑,能種三茬到四茬蔬菜,上一茬蔬菜前幾天剛采摘完,這幾天我的4個大棚全種上了白菜、菠菜、胡蘿蔔等時令蔬菜,等成熟正好趕上冬天‘搶鮮’上市,比平時賺的多。”蔬菜種植戶周永林一邊熟練地施肥一邊說。
“我鎮充分利用黑河川區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系發達的區位優勢,積極引導群衆改變傳統種植方式,大力發展高産、高效、優質的蔬菜大棚産業,把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推動鄉村振興。”新窯鎮黨委副書記高東剛說。
據悉,為了進一步推廣好蔬菜種植技術,新窯鎮采取“黨支部 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運行模式,引進陝西好之潤公司做技術指導,全力打造蔬菜種植核心基地,推廣“緻富經”,保障百姓的“錢袋子”,探索出了一條村集體經濟與農民收入雙增收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曾長期在外地打工的赤城村村民梁小娟,因孩子年幼老人年邁無人照看,2年前看到家鄉蔬菜産業發展前景較好,便在園區承包3座大棚種植蔬菜,從蔬菜的種植管理到扡插育苗,她幹的得心應手。“一年可掙4萬元左右,離家近,既可以照顧小孩讀書,又可以照顧個老人。”梁小娟如是說。
近年來,崇信縣圍繞建設現代循環農業示範縣的目标定位,搶抓全省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産業三年倍增行動重大政策機遇,按照“建基地、強龍頭、延鍊條、聚集群”總要求,全面建立設施蔬菜産業鍊項目。目前,全縣建成标準化設施蔬菜基地11個,新建或改建鋼架大棚、拱棚2375座,日光溫室98座,玻璃智能連棟溫室1棟,示範帶動360戶農戶發展蔬菜産業,種植蔬菜6.76萬畝,生産蔬菜8.64萬噸,産值達4.36億元,催生新産業新業态,促進農民增收緻富,帶動鄉村振興。
通訊員 保喜貴 圖/文
來源:中國甘肅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