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炎熱,體内水分流失快,專家皆提醒多補水!要多喝水,不少人會随身攜帶水壺,但為了輕便好攜帶,可重複使用的塑膠材質水壺是多數人的選項,但塑膠材質很多種,有些不耐熱或有刮痕,恐溶出有毒塑化劑。該如何挑選塑膠水壺才安全?
許多人出門都會自備環保水壺,特别是輕便好攜帶的塑膠材質,但你是否想過,有些塑膠水壺可能會讓你喝進塑化劑、雙酚A?
塑膠制品高溫加熱、刮痕磨損 容易釋出塑化劑
塑化劑是被用于塑膠制品的添加物,若塑化劑添加過量,或是聚合制程控制不當,導緻聚合不完整或有瑕疵,而産品在使用過程中又出現刮痕磨損、遇到高溫加熱、酸堿、微波及接觸高溫油脂情況下,塑化劑就比較容易釋出,且随着使用過程進入人體。
另外,有些塑膠水壺會注明‘不含雙酚A’、‘BPA-free’字樣,雙酚A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塑膠常用的原料,也被視為一種環境荷爾蒙;含雙酚A的塑膠水壺或杯子若有刮痕,又碰上高溫、酸堿、微波處理或強力清潔劑,有可能導緻雙酚A釋出,随着飲品一起喝下肚。
無論是塑化劑或雙酚A,都必須符合材質與溶出标準,才能在市面上銷售,若想為自己健康把關,可以了解不同塑膠材質的特性,養成正确使用的習慣。
把握3重點,挑對塑膠水壺
要避免吃下過多塑化劑,挑選使用塑膠水壺時,把握以下3重點:
1.清楚材質說明
可重複使用的塑膠水壺,必須标材質、耐熱溫度與使用注意事項。為了安全起見,如果從外包裝、産品外觀看不出産品的塑膠材質,就不應該購買。
2.明白需求
若是塑膠水壺偶爾會用來裝溫水,建議挑選耐熱度較高的PP材質。如果會用來微波,除了選擇PP塑膠材質之外,最好還是購買有注明可微波字樣的産品。
3.注意清潔
使用中性清潔劑,避免酸性或堿性洗潔劑侵蝕塑膠;别用菜瓜布刷洗,避免因刮傷或磨損縮短使用期限;另外,清洗後不要使用紫外線殺菌,以免加速材質劣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