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占鵲巢”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個成語,意思是強占别人的住所,但很多人對詞語中提及的“鸠”卻存在很多的誤解,很多人從字面意思理解以為說的是斑鸠,其實這個“鸠”指的是杜鵑,它們才是自己不建巢而搶占别的鳥類巢穴的罪魁禍首。
日常比較常見的珠頸斑鸠
杜鵑其實是杜鵑科鳥類的統稱,包括大杜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布谷鳥)、三聲杜鵑和四聲杜鵑等多種鳥類,它們從來不自己築巢,而是把卵産在喜鵲等體型較大的鳥類的巢中,因為這類鳥兒的巢穴大,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新卵,而且杜鵑鳥非常狡猾,通常會尋找多個鳥巢然後每個鳥巢隻留下一枚卵,由其他鳥類來代為孵化和育雛。小杜鵑鳥孵化時間較其他鳥類短,在小杜鵑率先破殼而出後,會本能地把其他鳥卵推出鳥巢,從而獨享“養父母”的撫育。這才是“鸠占鵲巢”的真正由來!而對于被誤解的斑鸠,它們可是會為了養育後代而自己搭建巢穴的。
“鸠占鵲巢”的真實主角——大杜鵑即布谷鳥幼鳥
斑鸠在我國屬于很常見的鳥類,無論在城市、農村還是野外,人們都能見到它們飛翔或覓食的身影,由于體型上和鴿子長得比較像,很多地方都稱斑鸠為“野鴿子”,但其實斑鸠和鴿子隻能算是遠親,雖然在人工幹預下也能共同繁殖後代,但這些後代卻不具備再次繁殖的能力,就像馬和驢能共同繁殖出騾子,但騾子不能再繁育後代一樣,斑鸠和鴿子之間也是存在生殖隔離的。
圖中左側為鴿子,右側為珠頸斑鸠
在斑鸠繁殖的季節,通常會由雄斑鸠首先出發,去尋找築巢地點,找到合适的地點之後,它會再帶着雌性斑鸠實地考察一番,獲得雌斑鸠認可之後,它們才開始正式築巢。斑鸠喜歡把巢穴建在離地面15到20米左右的地方,這樣既可以防範貓蛇等動物對幼鳥的侵犯,又可以有效避免被高空中的猛禽發現。
斑鸠築巢時,一般會首選樟樹或梧桐樹,如果實在找不到這種樹,它們也會選擇在其他樹木或者建築物(如高壓線鐵架等)上築巢。雖然選擇築巢地點時斑鸠夫妻會很仔細,但等到開始築巢時,它們卻是要多敷衍就有多敷衍,一般都是在合适的樹杈上随意搭一些樹枝或其他能撿到的鐵絲等,根本不注意内部裝飾,這自然也不能給幼鳥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間,如果遇到有現成的鳥窩,它們也不介意會直接住進去。因為斑鸠鳥巢的簡陋和搭建高度,導緻人們在野外時一般很少會注意到它們的巢,就算看到了也很可能會以為那隻是些被卡住的樹枝。
雖然鳥巢建設得簡陋,但這并不影響斑鸠繁殖後代,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斑鸠每年會繁殖2-3次,每次産蛋2枚,部分斑鸠可能會産蛋3-4枚,但一般隻有2枚能夠成功孵化。小斑鸠的孵化期大約需要20天左右。等到小斑鸠出殼後,大約再養育兩周左右就能學會飛行,這就到了它們離開巢穴的日子。一般情況下等小斑鸠離巢後,這個巢基本就廢棄了,等到下次繁殖時,斑鸠夫妻會再次尋找新址搭建新的巢穴。
随着人類城市的快速發展擴大,也吸引着斑鸠進入城市中,開始和人類混居的生活。在城市中它們會把巢穴建在居民的窗台、花盆、空調外機架等位置,這也有了讓人類近距離接觸和觀察它們的機會,而且這樣的例子在新聞報道中越來越多。
産在花盆中的斑鸠蛋
據山西新聞網2018年6月報道,太原市民郭先生家陽台外的花盆中,孵出了兩隻小斑鸠,而他辦公室的窗外也跑來了斑鸠,好像也要準備築巢孵化小鳥,于是從當年的3月開始,郭先生便在朋友圈中實時播報兩個斑鸠家庭的情況。很多網友留言要他好好照顧剛出生的小鳥寶寶,而郭先生也沒有辜負網友的囑托,隔三差五的就舀上一勺小米倒在斑鸠窩旁的盤子裡,甚至半夜11點還起床查看斑鸠一家是否入睡……忙着伺候陽台外斑鸠的同時,郭先生又驚喜地發現辦公室窗外也有斑鸠要築巢孵鳥,後來也孵化出兩隻幼鳥,忙完家裡忙單位,朋友都戲稱他“一下伺候了兩個月子”。
正在空調外挂機旁孵卵的斑鸠
可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斑鸠出現在城市中呢?
太原市林業局能源處處長梁虎軍和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郭東龍介紹,城市中鳥類增多一方面源于人們的保護意識比原先強得多,不會随意去傷害身邊的鳥類,反而會給他們提供更多的食物等,讓鳥類與人類的接觸越來越頻繁;其次是因為城市環境綠化越來越好,道路上的綠植等也吸引了大量鳥類停留居住。郭東龍說,斑鸠經常會在居民家的空調外機上或者一些管道隐蔽處築巢,人們看到後不但不會傷害它們還會善意地喂養,而且越來越多的市民都這樣做,所以城市中的斑鸠數量越來越多。
城市草地上悠閑覓食的斑鸠
目前,斑鸠已被我國環保部門列入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名錄當中,因此大家不能随意去傷害它們。無論是在野外還是在自家窗外看到它們,在确保自家生活不受影響的前提下盡量不要去打擾它們,給它們留出更多的生存空間,讓它們能更好的繁衍生息。
其實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斑鸠也是一種吉祥鳥,它們也和鴛鴦一樣象征着忠貞不變的愛情,在古代它們還寓意長長久久,是長壽和祥和的象征,所以如果有斑鸠在你家窗外築巢,很可能吉祥好運就要光臨你家了,一定要好好保護它們喲。
參考資料:
1.周友兵 張璟霞等,《四川南充市區珠頸斑鸠的繁殖生态學和巢址選擇》,2006年,知網
2.晏安厚 馬金生,《珠頸斑鸠生态的初步觀察》,1992年,動物學雜志
3.張青霞 薛紅忠,《曆山保護區山斑鸠的繁殖習性》,2000年,知網
作者:牛曉天 初審:許墨元 校稿編輯:小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