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增了樁的保護層厚度
22G101-3的2-1頁專門加了一條說明,灌注樁的縱筋保護層厚度不能小于50mm或者55mm,如圖1所示。
圖1
注意,這裡說的是縱筋保護層厚度,不是螺旋箍筋的保護層厚度。
02、筏闆基礎底部非貫通筋的标注變化
和闆一樣,底部非貫通筋标注,從原來的中心線換成了支座邊線,如圖2所示。
圖2
03、筏闆基礎若有封邊鋼筋,無需設置橫向鋼筋
筏闆基礎外側如果和上部剪力牆平齊,由于 保護層厚度≤5d,錨固區增加橫向箍筋,22G這次規定,如果筏闆基礎本身有封邊構造,錨固區域就不需要橫向箍筋了,如圖3所示。
圖3
04、三樁承台取消分布鋼筋
三樁承台下部網片,16G是有分部筋的,22G取消了分布鋼筋,如圖4所示。
圖4
其實底部三個方向的鋼筋已經形成網片,要分布筋也确實沒啥用。
05、雙柱聯合承台頂上層鋼筋網
16G雙樁承台,上部是沒有網片的,22G平法上部增加了網片,如圖5所示。
圖5
06、柱下筏闆局部加厚增加放射筋
22G把下柱墩換成了筏闆局部增加闆厚,同時增加了放射筋的布置節點圖,如圖6所示。
圖6
07、柱下筏闆局部加厚22G明确水平箍筋
16G的下柱墩,側面鋼筋,沒有明确是什麼鋼筋,如圖7所示。
圖7
側面點筋到頂是箍筋還是底部筋排上來,圖集沒說清楚,這種情況完全可以理解成基坑的鋼筋排布方式,如圖8所示。
圖8
而22G明确表示,側面的點筋就是水平箍筋,如圖9所示。
圖9
到這裡,我們把筏闆基礎的7大變化就講完了,下一講,我們來講講樓梯發生了哪些變化。
大家要是需要各類建築資料的,可以去“土木智庫”公衆号,裡面有一個“免費資源”菜單,可供大家選擇,注意是公衆号,不是頭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