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城》,這部由孫俪、趙又廷、于和偉主演的職場勵志劇,雖然收官有一段時間了,但與之相關的讨論卻依然如火如荼。不為别的,就因為這部劇足夠真實,且足夠引起共鳴。
雖然豆瓣上,《理想之城》的評分最終是停在了7.6(與之前的7.7有所回落),但并不影響這部劇本身的價值。
在戲外,有人還發起了這樣一個讨論:理想之城編劇功力有多強?
此話題之下,閱讀數據不俗不說,讨論度也持續高漲。為何《理想之城》的大結局都過去這麼久了,相關的話題還能引起如此高的熱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理想之城》背後的一些故事。
“我會努力,一直努力,直到命運握在我自己的手裡。”
這是《理想之城》中,主角蘇筱(孫俪飾演)的一句原話。也是衆多被觀衆津津樂道的經典台詞之一。
所以抛開電視劇本身,不禁讓人好奇:《理想之城》的編劇到底何許人也?為何對職場有如此深刻的見地?
比如劇中夏明(趙又廷飾演)給蘇筱上的第一課:
“身在職場,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你是核心員工,普通員工,還是邊緣員工。除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共生關系,職場最難處理的是競争關系。”
這些話,多麼令人醍醐灌頂!道理很多職場人都懂,但能總結得如此精辟,卻頗要一番功底。可回過頭來,如果大家知道:這樣的金句,是出自一位不怎麼上過班的編劇之手,會不會有點詫異呢?
在一段人物專訪中,《理想之城》的編劇周唯,有過這樣一段陳述,開頭一句就是:我确實沒怎麼上過班。
周唯更多的感觸,是來自于早年的創業。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其間的過程深刻。再加上畢業之初。周唯有過短暫的地産策劃經曆,于是《理想之城》的故事有了雛形。
不過,真正讓整個故事變得豐滿,并引起觀衆強烈共鳴的那些人物和故事,卻大多來自于周唯身邊的朋友。比如,蘇筱就有真實的人物原型。
相信很多人還記得趙顯坤說服蘇筱進集團的那一幕。那本該是兩個聰明人之間的博弈,但趙顯坤(于和偉)僅用一句話就打動了蘇筱。什麼呢?
“你覺得我們明年和某某公司協定的價格定什麼價格合适?”
這句話,其實來自于周唯一位朋友的真實經曆,并且是原話。
在專訪中,編劇周唯透露,她這位朋友也是在建築行業,也是因為标書寫得好所以被領導看中。之後朋友就成了蘇筱的原型,而那位董事長,就成了趙顯坤。
在這裡,有一點特别值得提一下。
很多觀衆以為蘇筱的故事有點誇張,就像“開挂”一樣。可真實的情況卻是:編劇的這位朋友,在現實生活中就是連升三級,然後遇到了跟蘇筱一樣的問題。
而其他方面,比如楊超越飾演的那個活潑可愛,且對公司什麼事情都知道的前台,也是有原型,甚至名字就叫“杜鵑”。
除此外,包括在飯局裡“學豬叫”的那一幕,也屬于“藝術來源于生活”。
所以,後期有觀衆覺得導演真敢拍!這可不是真敢,而是真有。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這部職場劇讓觀衆感覺到不一樣的本質原因。
到這裡,有些小夥伴又開始疑惑了。
既然編劇這麼牛,為何《理想之城》“虎頭蛇尾”了呢?尤其是是吳紅玫跟趙顯坤的這條線,讓人看得真是雲裡霧裡,且完全沒有必要。
對此,編劇也做出正面回應:本來預期一共是50集,後期會讓吳紅玫有一個大的轉變,可後來由于種種原因,被壓到了40集,所以隻能草草收場。
也就是說,現在大家看到的,本不該是吳紅玫的真正結局。
當然,編劇也給了觀衆一些慰藉,表示:如果有第二部,吳紅玫這個人物會真正“涅槃重生”,完成逆襲。并且小說都已經寫好了。
除此外,被觀衆一直認為:隻是“打醬油”、“耍帥”的角色,何從容,後期也會有很重的戲份。他所代表的是資本大鳄,未來會是蘇筱的“勁敵”。
而從劇中何從容對蘇筱的幾次“點撥”來看,這個人物腦子确實是真的好使。所以,如果真的有第二部,相信會是“年輕一代”更加精彩的較量。而那個時候的蘇筱,應該也和夏明完成”強強聯合”了吧?期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