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源于自然,地球是宇宙間的精靈,就像人類是地球上的高級動物。
地球處在宇宙間獨一無二的空間裡,宇宙間再沒有第二個地球,也沒有相同的其它星球,宇宙的複雜性,永遠是個謎。
地球是各種生物的溫床,生命的多樣性,是地球區别于别的星球最大的特征。
人類經過幾千年,從認識自己到認知地球,從認知地球到尋思宇宙,從尋思宇宙到探索自然,可以說也是人性使然。
人類踱地球,望太陽,讀月亮,識金木水火土,研太陽系,究銀河系,探河外系,除了已知,還是已知。
宇宙間相互依存的星球,在自然空間裡,各顯其能,各施其長,無一不在維護宇宙平衡。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也是各種生物依賴的家。人類認識地球有個誤區,也可以說是個錯誤。認識的不足,導緻對地球的有些自身變化解釋不通,基點錯誤,結論一定是很牽強。
重新認識地球,原有的有些理論就不得不颠覆。
在我看來,地球是一個以固體、液體、氣體為三大要素構成的内實外虛的星球,空氣是地球的外衣,陸地是地球的軀體,水是地球的營養液,至于核心部分,我就無法知曉,這隻是個人理論,供大家讨論,至于成立與否,這是科學家的課題,還要看人家有興趣否,不過我會闡明我對地球的認識。
地球離了空氣就不是地球,就像宇宙離開自然不成宇宙一樣,所以人類認識地球,本不該把地球上的空氣與之分開來看,它應該是一個被氣體包裹着的星球,這樣一來,更加直觀,也更容易理解,地球的直徑也要大出好多,在太陽系也不是個小星球了,可能是因為空氣透明的原故,人類不知不覺,忽視了地球的組成部分。我看過的地球圖片,沒有一個是把空氣當作地球的構成來标注,都是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這就給從開始學習認識地球,以及研究地球的人類,總認為地球就是以海洋包圍陸地的構成的誤導,很少有人談起,空氣外層才是地球構成的外表。
我們的先祖,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從空間獲取地球資料,即便是這樣,早在先秦時期,有《屍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文子·自然》:“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莊子》:“旁日月,挾宇宙,為其吻合。”等等對宇宙的論述。
所以認識宇宙,要以廣角鏡頭去認識,以哲學的思維去想象,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維去解讀一個抽象而又神秘的自然現象,人類在這個問題上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夜郎自大。
到了現代,人類豎起望遠鏡,觀察宇宙萬物,一切盡在眼底,立于天地之間,有不可一世,秒讀宇宙的雄心壯志,豈不知,人類的渺小,隻是遊走于地球中間帶上的一粒微弱生命。
業餘時間,更新較慢,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