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慈欣的三體講的什麼

劉慈欣的三體講的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3 09:55:13

劉慈欣的三體講的什麼(劉慈欣的三體中)1

春節期間,因為疫情的緣故,我宅在家裡看完了很早就想看但一直沒時間看的《三體》。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部“重量級小說”,它給我已不再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巨大沖擊!

這個“重”,不僅是因為它那長達八十餘萬字的篇幅,也不僅是因為它出自劉慈欣之手——那個單槍匹馬将中國科幻拉到世界級水平的男人,更是因為它其中所包含的,那些足以讓人思想“抖三抖”的“重量級道理”。

這篇文章,我想和你分享我在《三體》中發現的3條“重量級道理”。

為了方便後續閱讀理解,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三體》的内容:

屢遭迫害,對人類文明徹底絕望的天文學家葉文潔,在“紅岸基地”收到了外星文明“三體”的信号,出于“通過更高級文明的介入,為人類創建一個新世界”的希望,她向三體文明發送了地球的坐标,由此引發“三體危機”。

三體危機——400年後,三體艦隊将來到太陽系并占領地球,為防止人類科技在此期間超過三體,三體人用“智子”把人類的科學研究“鎖”了起來。

為應對三體危機,人類開始籌建太空艦隊,并啟動“面壁計劃”來制定反擊措施。

龐大的艦隊讓人類變得驕傲,以為自己勝券在握。為了攔截三體艦隊先行來到太陽系的探測器“水滴”,人類艦隊全體出擊,卻幾乎全軍覆沒。

生死存亡之際,“面壁者”羅輯參悟“宇宙黑暗森林法則”,以“廣播系統”威脅三體人——若入侵地球,他将向全宇宙廣播太陽系以及三體星系的坐标,招來其他更高級文明的打擊,讓兩個文明同歸于盡。

三體人忌憚羅輯作為個體的不确定性,同意放棄入侵,和地球建立起戰略和平。

羅輯成為掌握兩個文明生死的“執劍人”。

“黑暗森林威懾”生效半個多世紀後,三體人斷定,人類的第二任執劍人程心沒有勇氣“同歸于盡”,遂發動打擊,地球淪陷。

幸運的是,人類一艘裝有“廣播系統”的太空戰艦成了漏網之魚,它向全宇宙廣播了太陽系以及三體星系的坐标,給兩個文明烙上了死亡的印記。

由于繼續占領地球已無意義,三體人撤離太陽系開始宇宙逃亡,人類則留在地球着手應對随時可能降臨的“黑暗森林打擊”。

自以為找到應對方法的人類沒有想到,等待他們的是一次“降維打擊”。

一個高級文明,使用一張“二向箔” ,把整個太陽系從三維的立體變成了二維的平面。

與此同時,廣袤宇宙裡,文明毀滅文明的戰争,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由于篇幅有限,《三體》的情節和設定又太過宏大,在這裡隻能做一個粗略概括,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時間去讀一下原著。

好啦,言歸正傳,下面開始“講道理”。

劉慈欣的三體講的什麼(劉慈欣的三體中)2

01:生存還是毀滅,從來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莎士比亞說,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而劉慈欣的《三體》進一步告訴我:生存還是毀滅,從來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書中的葉文潔,将人類文明的未來寄托在三體人身上,希望能通過這個更高級文明的力量,“創造一個全新的、光明完善的人類文明”。

然而,三體人根本就沒打算管人類文明的問題,他們想要的隻是地球這個“完美世界”。

葉文潔當初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或者她認為這不是一個問題),直到許多年後,物理學家丁儀在面對三體探測器“水滴”時,才替全人類想清楚:

“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幹?”

随後,人類的兩千多艘戰艦在水滴的攻擊下,幾乎全軍覆沒,僅有幾艘僥幸逃脫。

地球人有地球人的想法,三體人有三體人的計劃。

生存還是毀滅,從來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别人沒必要來幫你解決問題,也沒必要對你網開一面,靠自己,才是最靠譜的出路。

不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更高的力量”,因為那力量并不屬于你,你能掌控的,隻有你自己。

關于這一點,我有很深的體會。

上大學時(建築動畫設計專業),寝室有個大神室友,我在做專業作業、考試乃至畢業設計時,都習慣性求他幫忙做一下。

可能是和我比較合得來,也可能是出于練手或者不費他多少力氣的想法,大神基本都會答應幫我。

我心安理得享受着大神的“作業包辦”服務,把大把時間和精力用去玩遊戲。

幾年下來,我沒有挂科,作業也都能按時按質提交上去,明天的作業和期末考試,在我這裡成了無需太過擔心的存在。

我甚至天真地想,要是以後能和大神一起工作,那多爽啊。

直到畢業找工作時,在面試官“實際操作”的要求下,我才發現那張“成績合格,準予畢業”的畢業證書,并不屬于我。整整兩個月,我沒能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

當時我不知道,自己長期讓大神幫忙做作業,其實是把自己明天的能力和未來的命運,當成了一件别人可以幫忙的事。他幫了我一時,卻幫不了我一世。

青年作家劉同說:“任何事情,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無論是情感還是工作,否則唯一的結果便是措手不及,安全感隻能自己給自己。”

在16年的熱播劇《歡樂頌》中,樊勝美就是一個喜歡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她讓王柏川去解決各種麻煩,去給自己創造美好未來,自己卻整天沉迷燈紅酒綠,不思進取。

雖然王柏川很愛她,能力也很強,可這段感情最終還是敵不過現實的壓力,失敗告終。

早在幼兒園時,老師就教我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因為别人沒有義務去實現你的願望,更沒有理由去為你的世界負責,我們最能依靠的人,始終是自己。

劉慈欣的三體講的什麼(劉慈欣的三體中)3

02:真正的危險,往往來自“虛假的安全”

中國有句古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用我們今天的話來理解就是:一個人有危機感時,往往會發展得更好,反之,則容易被時代抛棄。

《三體》中,人類在“危機時期”時,盡管全世界都籠罩在末日陰影下,卻爆發出驚人的求生欲,在科技被“智子”鎖死的情況下,依然将科技發展到了一個驚人的高度。

然而,在“威懾時期”,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處于“和平”,未來形勢一片大好,人類就開始忘記潛藏的危險,選擇了“聖母心”爆棚的程心作為第二任執劍人,導緻地球淪陷。

用書中一位艦長的話來說:“威懾是個舒服的搖籃,人類躺在裡面,由大人變成了孩子。”

真正的危險,往往來自虛假的安全。

也就是,你越覺得不會出事的時候,就越有可能出事。

二戰時期,英國空軍統計了失事戰機和犧牲飛行員以及失事原因和地點等數據,結果令人“萬萬沒想到”——奪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敵人的猛烈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惡劣天氣,而是飛行員的操作失誤。

更令人費解的是,事故發生最頻繁的時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緊急撤退時,而是在完成任務歸來時。

心理學家經過大量對比分析後,找到了問題所在:

在高度緊張過後,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類心理會産生“幾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傾向”。

飛行員在槍林彈雨裡精神高度集中,雖然外界環境惡劣,但由于大腦極其清醒,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在返航途中,當飛行員終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飛機離跑道越來越近時,他的精神就越來越放松,安全感沖散了風險意識,從而造成失誤。

這個二戰時期的故事,讓我想起一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電影中,少年“派”在與風暴抗争,和老虎對峙時,反而是最安全的。強烈的求生欲望和高度集中的精神,讓他挺過一次次風暴,和老虎建立起平衡的相處模式。

後來,派在一場風暴後意外登上一個島,那裡氣候宜人,資源充足,是個“絕對安全”的地方,他有點不想走了。

可在晚上,派驚訝的發現,島心湖中有被溶解的魚,綻開的花朵裡包裹着人類的牙齒......

他恍然大悟:一到晚上,這座島就會“吃人”!

如果派當時不是在樹上睡覺,那麼他就會在那個有着溫暖月光的夜晚,悄無聲息被溶解掉。

第二天一早,派果斷選擇離開“安全島”,繼續向着未知的危險前方進發。

哈佛商學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曾說過:“沒有危機感,就是你面臨着的最大危機。”

你以為你自己是安全的,但你以為的隻是你以為,危險來臨之際,是不會和你打招呼的。

劉慈欣的三體講的什麼(劉慈欣的三體中)4

03:你怎樣對待世界,世界也會怎樣對待你

記得初中物理課上,學到過一條“牛頓第三定律”: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當時物理老師還形象地比喻:“如果你打某人一拳,其實也是打自己一拳,所以你會感到痛。”

劉慈欣在《三體》中“活用”這條定律,寫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設定​:宇宙中維度戰争的“反噬效應”。

在劉慈欣構建的宇宙裡,降維打擊是一種同歸于盡的方式,因為維度的跌落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

也就是說,如果某個文明用“二向箔”對另一個文明發動降維打擊,那麼以被打擊的那個文明為中心,維度跌落的範圍将會無止境擴散,直到整個宇宙從三維跌落至二維。

于是,發動打擊的文明,總有一天會也會被“降維”。

這就是,你怎樣對待世界,世界也會怎樣對待你。

生活中其實也是一樣。

一個人看不慣世界,世界也會看不慣他;一個人在世界上惹麻煩,世界也會給他惹麻煩;一個人做了一件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事情,世界也會做一件讓他變得更好的事情。

仔細想一想,難道不是這樣麼?

你開心的時候全世界都開心,你難過的時候全世界都難過,你積極向上的時候全世界都積極向上。

心理學上有一個“傷痕實驗”,也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

該實驗招來了一批志願者,對他們宣稱任務是觀察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應。

這些志願者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房間裡,由好萊塢專業化妝師給他們“易容”,在他們的臉部做出極其逼真的疤痕和肉瘤。

随後,研究人員給了志願者們一面鏡子查看化妝效果,然後再把鏡子拿走。

接着,化妝師表示為了讓妝容更穩定,需要在上面塗抹一層特殊粉末。實際上,化妝師是把妝容偷偷擦除了。

這些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們,被派往醫院等場所進行調研。調研結束後,這些志願者都表示,人們總喜歡盯着他們的臉看,而且态度很不友好,有志願者甚至差點和人發生沖突。

可實際上,他們的臉與往常并無二緻。他們遭受的惡意,其實是自己惡意的反射。

從這個角度,我們其實可以看到很多生活中的真相:

你認真對待工作的時候,工作也會認真對待你(給你更多的工資和更好的發展機會);

你覺得一件事你做不成,那件事也會覺得你做不成(不想做到怎麼能做到呢);

你打發時間的時候,時間也在打發你(拿走了你一天的生命卻沒有給你留下一天的成果);

......

總的來說,《三體》中這3條“重量級道理”,讓我明白了:

一個人,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自己去處理自己的問題;

要時刻保持危機感,避免成為“溫水裡的青蛙”;

要認真對待生活、熱愛生活,生活才會認真對待你、熱愛你。

當你凝視深淵之時,深淵也在凝視你;當你仰望星空那刻,星空也在仰望你。共勉​

劉慈欣的三體講的什麼(劉慈欣的三體中)5

劉慈欣的三體講的什麼(劉慈欣的三體中)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