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畜每天都會經曆一個生活場景——熬夜或者通宵。
有時候是自己主動的報複式熬夜,有時候是因為工作,趕項目不得不熬夜。
在很多個熬夜的夜晚,我們都會糾結一個問題:要不要吃夜宵?
有時候是因為工作到深夜确實餓了,有時候是嘴饞了,為什麼會産生這種糾結的情緒,一是怕晚上進食影響健康也怕吃夜宵會胖,但不吃好像又有點心癢癢,所以就會在吃和不吃之間糾結。
其實,早就有人針對這個問題做過科學的研究。
科學家邀請了 12 位男性和 7 位女性。科學家在實驗室模拟了夜間工作環境,改變實驗者的作息時間,并且要求一組人僅在白天進食,另一組人白天晚上都進食。
經過實驗發現,那些白天晚上都進食的人血糖水平會比白天規律進食的人更加紊亂,平均葡萄糖水平上升了 6.4%。相反,雖然通宵不睡,但夜間管住嘴,沒有亂吃的人葡萄糖水平沒有明顯上升。
如果白天晚上都進食,會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但是,如果把進食時間限制在白天,就可以規避這些風險。
随着人類進化,我們的睡眠和進食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律。比如,夜晚該睡覺,到點該吃飯。
白天,我們的身體會感知光照,到吃飯的點,大腦會傳遞出信息:「該幹飯了!」,如果此時睡覺的話,「節律時鐘」就會陷入自我懷疑或混亂,導緻睡不着。
同理,如果在夜間該睡覺的時候進食,就會導緻中樞節律和外周節律的不同步,也就是會打亂「節律時鐘」,進一步帶來血糖升高等種種副作用。
其實,熬夜吃夜宵帶來的危害絕不僅僅是血糖升高這麼簡單,這還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因為進食之後,會讓腸胃處于高強度的工作狀态中,膨脹的胃部還會對周邊的肝、膽、胰腺等器官造成壓迫,這個信号會傳遞給大腦,讓大腦處于活躍狀态,從而影響睡眠。
再者,太晚吃東西會增加胃部的壓力,躺下後會引起胃酸反流,而胃酸是一種侵蝕性很強的液體,會對食道、咽喉造成傷害。
而不吃夜宵,雖然能避免這些危害,但同樣會帶來其他問題。最為直接的是,胃部空虛,胃液會對胃部造成侵蝕,誘發胃粘膜糜爛、胃部潰瘍等問題。
可見,熬夜不論是吃還是不吃夜宵,都會健康造成威脅,而熬夜的危害還遠不止這些,所以想要規避這些危害,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要熬夜,早點睡。
如果确實因為某些因素不得不熬夜感覺到饑餓,那還是建議大家食用易于消化,果腹感強的食物比如粥類、面食,避免口味刺激的食物,比如燒烤、麻辣燙等。
如果僅僅隻是嘴饞想吃點兒,那還是忍忍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