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人類世界能夠賦予的最高學曆,也是進入科研領域和學術圈的基本門檻。
在别人眼中,博士意味着高起點、高薪酬,但對于每個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人來說,滿腹辛酸淚,誰解其中味?
不久前,Nature發布了一份“中國博士生圖鑒”。報告顯示,近半數的中國博士生對博士生涯感到不滿,40%的博士生受抑郁、焦慮困擾,将近一半的博士生(45%)覺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平衡……
01
沒有按時畢業的博士,隻有發不出文章的博士
近年來,博士招生人數逐年增加,而畢業人數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并且兩者之間的差距逐年擴大,博士生畢業越來越難,寬入窄出現象愈發明顯。
充足的時間是博士生按期完成課題研究的重要保障,盡管目前已越來越多的高校将公開招考的博士生學制延長至 4 年,如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等。但是,博士延期畢業的現象仍然非常普遍,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博士生的延畢率高達6成。
在延期的道路上,中國博士生并不孤單,延期畢業的現象同樣普遍存在于國外高校,聯邦統計數據顯示,從美國研究生院獲得博士學位通常需要近6年的時間。
論延期的原因,科研成果和論文發表未達到畢業要求首當其沖。《3篇SCI才能畢業?C9研究生:“我太難了!”》中統計了C9高校的博士畢業的論文發表要求,很多博士生留言表示他們的專業或導師要求更高。
02
過了畢業關,還有就業關
在國内博士生數量擴張和海外博士的就業擠壓以及就業門路相對較窄的背景下,就業壓力已成為博士生苦惱的事情之一,至少40%的博士生表示就業壓力是日常生活中第一位或第二位最困擾的事情。
在Nature關于就業意向的調查中,中國博士們顯示出進體制内工作的強烈傾向,68%的博士想繼續留在學術界,想進入政府體系和醫療體系工作的分别有11%和16%,想去工業界工作的僅20%。
然而對2018年部屬高校博士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統計顯示,博士畢業生中僅50.2%就職于學術界,20.66%進入了事業單位,19.39%進入了工業界。
這也說明近年來博士生培養規模的快速增加同高校教職需求的緩慢增長不适配,導緻學術勞動力市場開始飽和,緻使博士畢業生獲得學術職業的難度逐漸提高。
今年來屢有中小學宣布招錄的教師普遍來自清北碩博的新聞登上熱搜,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投身基礎教育,博士的就業壓力可見一斑。
03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頭發
有博士表示其實讀博之後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不是實驗做不出來,也不是文章不能發表,而是——脫發。
博士們不僅自嘲“知識改變命運,學位改變發型”,更是将如何防脫生發當成了科研之外的研究課題,防脫生發産品也成為了他們購物車的常客。
阿裡健康聯合阿裡數據對外發布的《拯救脫發趣味白皮書》顯示,90後即将超過80後成為主流脫發人群,并且脫發人群的占比符合“二八定律”,即關注三千煩惱絲去留的男性接近8成。其中廣東、浙江、江蘇這些地區的居民最關心頭頂,其次是山東、上海、河南、北京、湖北、四川及湖南,而這些大多是我國高校聚集分布的省市。
90後的博士們為上述數據比例做出了巨大貢獻,脫發也俨然成為博士群體的标簽。在廣大人民群衆心裡,每每看到“地中海”型的男生,就不由得高看一眼,“頭發這麼少/發際線這麼靠後,應該是個碩果累累的博士吧。”
04
對象:404 not found
而脫發除了因為愁畢業愁就業,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愁找不到對象。
盡管大家談論的比較多的仍然是關于女博士的婚戀問題,但其實擇偶難,并不是女博士的專利,男博士也同樣面臨擇偶難的問題。《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顯示,在博士中,常被人們調侃的女博士戀愛次數更高,男博士反而在戀愛次數上拖了女博士後腿。
至于博士為什麼脫單難,珍愛網發布的《2019 Q4單身人群調查報告》給出了答案。報告顯示社交圈窄、難以心動、性格内向是脫單難的主要原因,其中社交圈窄的比例突破六成。
并且社交圈窄的問題與學曆成正相關,學曆越高越容易遭遇社交圈窄的問題,其中博士存在“社交圈窄”問題的比例高達85%。而在不同的代際方面,年紀越大則越難遇到心動的對象。
在漫長的博士生涯中,進退維谷是博士生的日常,“脫發容易脫單難”是博士生的普遍現象,即使生活不易,即使論文仍遙遙,但總有一天,論文會有的,好工作會有的,你的那個TA,也不是幻想。
據搜狐、青塔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