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跨年節目都會告訴你喜迎新年,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記住今年。
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反跨年》可能是今年最早上線的跨年節目。随着李誕的一句調侃,我們第一次看到了一場純語言類的「跨年節目」。
今年最熱脫口秀,加入跨年行列跨年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在我剛上小學的時候,12 月 31 日隻是平平無奇的一天,不能給人留下什麼特别的印象。它隻能預示着元旦即将到來。
好在經濟發展起來了,元旦假期也讓人有了更多的慶祝時間,影視制作商和商家也就造出了「跨年夜」這個特别的日子。
打出第一槍的是湖南衛視,2005 年的跨年夜開了跨年的先河。這就像阿裡搞出的雙十一一樣,讓人民群衆多了個認真消費的節點。近幾年稍有财力的電視台都在做跨年夜,影響力正在超越電視台的視頻平台也沒落下,去年跨年音樂會獲得最多好評的 B 站就是其中代表。
▲ 湖南衛視跨年節目
在我們越來越不知道 2020 年最後一天的時間如何分配時,和 B 站一樣獲得了年輕人青睐的脫口秀殺入了戰場。
新人入陣,聖誕節「錯峰」的播出時間有種實驗感,今年火不火或許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了這節目明年能不能接着辦。
不過今年或許也是脫口秀最适合做嘗試的一年了,畢竟今年的脫口秀真的很受歡迎。在脫口秀線下表演最多的上海,有人連續搶票一個月未嘗一勝。崩潰的小程序,被秒搶的演出票都是今年脫口秀出圈的證明之一。
▲ 在脫口秀大火之前,這個行業并不景氣
再加上大家「在廣告中間插播脫口秀」的調侃,多贊助商的支持加上觀衆的買賬,可以說今年就是不會虧錢的《脫口秀反跨年》最好的實驗年。
頻上熱搜的他們,靠妙語連珠出圈脫口秀是什麼?定義脫口秀這種有趣表演形式本身就是一件足夠無聊的事。所以你可以把它認為是一種足夠包容的表演形式,你可以唱歌,你可以表演,你可以冒犯,也可以批判。
所以當《脫口秀反跨年》節目請來了破圈的醫生陶勇、講師羅翔、模仿者鐘美美等一衆知名人物後,讨論最多的竟然還是楊笠的冒犯與否,以及她說的是不是真正的脫口秀。
他(另一脫口秀演員)說,你在挑戰男人的底線。我聽完以後特别震驚:我說男人還有底線?
我想讨好的明明隻有男觀衆,隻不過沒讨好,讨壞了。
感覺人生中所有的苦難,都是由于我說了一句:「你為什麼看起來這麼普通卻這麼自信。」
過于刻薄、過于冒犯,楊笠是不是隻會消費男性的疑點都被提了出來。再加上前笑果脫口秀演員池子将楊笠和羅翔的表演進行評判時,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就這一個表演讨論延伸。
一件本身可以一笑而過的梗在這過程中變成了男女平權、職業道德、區别對待等種種問題。
類似的争議和金句和讨論固然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占據更多的熱搜(雖然也沒人知道是不是買的),但老梗的新笑點卻少了一些驚喜感。反而是羅翔、陶勇兩個「門外漢」的脫口秀表演更讓人眼前一亮。
作為法學教授,羅翔的脫口秀表演很「專業」,既能展現刑法領域知識也不乏笑點。「脫口秀也不是法外之地」就是一句除了羅翔外,誰說都沒有這「味兒」的調侃。那些和專業領域相關的内容,也成為了觀衆最捧場的句子。例如「如果一個人标榜自己遵紀守法,這個人完全有可能是人渣。」還有「時常告誡自己,羅翔,你唯一能沉迷的網就是法網。」
2020 年對羅翔來說也是特别的一年。在 B 站收獲千萬粉絲,成為無數用戶的老師。但也會被用戶抓住一個點猛烈抨擊,自己選擇退出微博。
▲ 羅翔退出微博
所以他也拿了這句話大方調侃:
之前的挨罵是一個很好的提醒,說明虛榮是有代價的。榮譽是有限的,隻有德行才是永恒的,這句話要放在心裡。
而之後補的那一句「但不要發到網上」結合他的自身經曆,也得到了很好的「笑果」。有深度思考,但也不乏笑點,可以說是非常精彩的首秀了。
而陶勇醫生的表演則讓人震驚于他的态度。他之前因為病人的醫鬧被砍中手臂,失去了拿起手術刀的能力,但他把這件事也拿出來大方地調侃了。面對病人對手術治療效果不滿意而産生的犯罪行為,他的回應是:
我說這個病人,你真的很不講道理。當時醫院裡人那麼多,你都能精準地把我砍傷。這難道還不能說明,視力恢複得特别好嗎?你還想要什麼效果?非得拿飛镖紮中我嗎?
這也能調侃?這也能笑?聽到陶勇醫生的自我調侃,觀衆的驚訝大概都會化作敬佩和震撼。
當然,李誠儒、鐘美美、彩虹合唱團等諸多演員的表現也很精彩。但如果不知道「前情提要」,你可能覺得表演者和觀衆都是瘋子。
想要聽懂在場所有演員的梗,觀衆需要了解年輕文化,知道羅翔的爆火和退網;需要關注社會時事,知道一個知名眼科醫生被人所傷;也需要看過《演員請就位》中的各個争議片段,知道鐘美美到底是誰。
▲《演員請就位》被讨論多次的言語交鋒
對于常年混迹微博的用戶來說,這些段子是搞笑的,是成功的。但如果你把它分享給你的家人,可能需要解說才能獲得「笑果」。
不夠出彩,但脫口秀有點春晚精彩語言節目的感覺了過去的春節,最被觀衆期待的就是趙本山的潘長江的小品節目了,那時的趙本山還是中國頂流,國民度最高的喜劇演員。
但近幾年越發被人抨擊的春晚離過去光輝時刻越來越遠了,沒新意、抄網絡梗、不尊重女性、隔靴搔癢、無聊、不好笑都是他們所收獲的評價。
▲ 2015 年部分小品被指歧視
而脫口秀這種新的表演形式則是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将嚴肅的事情嬉笑着說,将悲傷的事情誇張地說,将搞笑的事情說得爆笑。或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會看小品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卻願意專門去一個地方看一場脫口秀演出,因為他們覺得精彩有趣。
《脫口秀反跨年》這個節目也不是每個表演都有趣的,有的表演也隻能讓人尴尬地笑笑,過多的廣告更是影響觀看體驗。和 2019 年 B 站的跨年音樂會接地氣、多元化得到的全網好評不同,《脫口秀反跨年》隻獲得了豆瓣 7.1 的評分,近 2500W 的播放。這個成績可以說是合格,但并不出衆。
▲ B 站的跨年音樂會被很多觀衆補票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它做了一次比較新的嘗試。在普通的線下表演和比賽綜藝之外,又預訂了一個「跨年」檔期。其實背後測試的是觀衆在看了群星荟萃的歌舞會場表演後,還會不會喜歡這種個人化的小衆表演方式,哪怕那是在跨年、聖誕這樣的節慶日。
脫口秀本身的小切口和晚會的宏大叙事沒有走上同一條路。脫口秀,好笑似乎更重要,上價值當然也可以,但要排在搞笑後面。
▲ 楊笠之前的脫口秀表演引起了很多讨論
而晚會中越來越多的小品故事似乎更像是訂好了主旨,才想的段子,零散的梗穿插其中偶爾會讓人覺得尴尬。或許是現實的壓力太大了,近年來這種宏大的表達方式越來越不讨年輕觀衆的喜歡了。
反倒是脫口秀這種新形式,演員看上去平平無奇,但說出來的梗就是能逗你笑。它看上去更像是阿姨在朝你媽媽吐槽自己的老公,不小心被你聽到了一樣。它和觀衆的距離比其他節目更近,也就更讨年輕觀衆的喜歡。
嚴肅兩個字和脫口秀很少搭邊,當喜劇内容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有那麼點不正确時,對宏大叙事可感度越來越低的年輕人就越喜歡。
雖然《脫口秀反跨年》這檔節目遠沒有那麼成功,但其中的一些表演還是讓人喜歡的,至少沒那麼煽情,也更有态度。
如果越來越多人接受這種看上去不太常規的語言節目時,脫口秀節目或許有一天真能上春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