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今官職對照手寫

古今官職對照手寫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5 21:39:53

古今官職對照手寫?一、中國古代的官職制度,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古今官職對照手寫?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古今官職對照手寫(看有趣的古今官職對照)1

古今官職對照手寫

一、中國古代的官職制度

衆所周知,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官本位”的社會所以,了解古人的官場,就等于了解古人的半個社會。了解古人的官場,就要從了解古人的官職名稱開始。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中國就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整個國家的政治結構分為兩塊,一塊是中央的政治,另一塊則是地方的政治。而官職制度相應地也分為兩套,一套是中央的官職制度,另一套則是地方的官職制度。中央的皇帝及官員像火車頭一樣帶動着地方各級的官員,整個龐大的帝國,才能像一列高速火車一樣,有序且高效地向前奔跑。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中央的官職制度以及相應的官職名稱。

二、從“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

古代的官職制度萌芽于先秦時期,發展到秦漢的時候,官職制度就基本成熟了。秦漢時期,中央的官職制度主要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丞相負責輔佐皇帝處理全國事務,是皇帝的助手,大概相當于今天的“國務院總理”;太尉則協助皇帝掌管全國的軍隊,是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大概相當于今天的“軍委主席”;禦史大夫掌管圖籍章奏,監察百官,大概相當于今天的“中紀委”。至于“九卿”,虛指“列卿”或“衆卿”,并沒有确指“九位大卿”意思,這是秦漢時期中央官職制度的基本情況。

古代中央官職制度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三公九卿”制便慢慢地過渡為“三省六部”制了。“三省六部”制初創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

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三省同為國家最高的政務機構,中書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而尚書省則負責執行。所謂的“六部”就是尚書省下轄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吏部掌管官吏任命;戶部掌管戶口土地、錢糧收支;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兵部掌管武官選用、軍事行政;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工部掌管屯田水利、交通工程。六部之間組織完整,分工明确。各部長官稱尚書,副長官稱侍郎。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的官職制度,就是從“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變。當然,中間也有一些小的插曲,如宋朝的“二府制”和明朝的“内閣制”,但主旋律還是“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古代中央的官職制度為整個社會的秩序與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後來的政治體制,是我們學習中國古代文化與政治的重要一環。

三、常見官職古今對照(相似但不完全,僅用于理解)

官職

古今對比

說明

太守

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于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太守是秦朝至漢朝時期對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南北朝時,新增州漸多。郡之轄境縮小,郡守權為州刺史所奪,州郡區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廢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後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稱。明清則專稱知府。

刺史

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于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

刺史,又稱刺使,職官。“刺”是檢核問事的意思,即監察之職。“史”為“禦史”之意。秦制,每郡設禦史,任監察之職,稱監禦史(監郡禦史)。漢初複置。

京兆尹

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北京市市長。

京兆尹,是中國漢代官名,為三輔(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即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之一。主管今西安及其附近地區,地位相當于如今首都的市長。

太尉

秦至漢均有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于今天的國防部長。

中國古代中央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員,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執掌天下軍政事務,秦漢分别以丞相和太尉為最高行政長官及最高軍事長官,品秩并為一萬石,金印紫绶。太尉是中央最高軍事長官,天下武官之首,統帥天下兵馬大權,曆朝均為正一品。

越騎校尉

漢武帝時設置,禁軍長官。相當于衛戍區司令員。

漢武帝置。八校尉之一。魏、晉、南朝及北朝魏、齊都有,屬領軍将軍,北齊時屬左、右衛府。

廷尉

執掌法律、主審要案的大臣。相當于最高法院院長。

西漢時也稱大理。戰國時期秦國始置,秦朝、西漢沿置。列位九卿,為中央最高司法審判機構長官,彙總全國斷獄數,主管诏獄和修訂律令的有關事宜。

吏部尚書

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于人事部長。

首次出現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十六國至南北朝時,吏部尚書的權利逐漸變大,至隋朝時,成為六部尚書之一,後世也開始沿襲這個制度。因朝代不同,品級大小在一品與三品之間浮動。

光祿大夫

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于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光祿大夫,相當于戰國時代置中大夫,漢武帝時始改為光祿大夫。隸于光祿勳。魏晉以後無定員,皆為加官及褒贈之官:加金章紫绶者,稱金紫光祿大夫;加銀章青绶者,稱銀青光祿大夫。 唐、宋以後用作散官文階之号,唐朝光祿大夫為從二品,唐朝金紫光祿大夫為正三品,唐朝銀青光祿大夫為從三品。宋朝光祿大夫為從一品,宋朝金紫光祿大夫為正二品,宋朝銀青光祿大夫為從二品。元、明沿宋制為從一品,清代升為正一品。

中書令

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于“兩辦”秘書長。

最初是幫助皇帝在宮廷處理政務的官員,負責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責任重要。西漢年間中書,乃歸屬于内廷宦官機構,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内文庫檔案,與皇帝有頻繁接觸的機會,其主官稱中書令。司馬遷中年以後,因學識過人,故以太史公的身份擔任中書令,朝位在丞相之上,是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中書令。

尚書令

參議大政,綜管政務,百官之長。相當行政院長。

始于秦,西漢沿置。本為少府的屬官,負責管理少府文書和傳達命令,漢沿置,職輕,而權重。漢武帝時,為了削弱相權、鞏固皇權,從而設内朝官,任用少府尚書處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國家政治中樞。隋唐時期,尚書令為尚書省長官,宰相職。

車騎大将軍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當于元帥軍銜。

漢制,金印紫绶,位僅次于大将軍及骠騎将軍,而在衛将軍及前、後、左、右将軍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師兵衛,掌宮衛,第二品,是戰車部隊的統帥。漢時,車騎将軍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戰事時乃拜官出征,事成之後便罷官。東漢末年開始成為常設的将軍官名,唐朝之後廢除。

行軍總管

統領軍隊出征的主将。相當于前沿總指揮。

北周置。戰時臨時任命大臣為之,統兵出征,事訖即罷。在重大軍事行動中,隸屬于行軍元帥。

都察院禦史

古代最高監察機構。相當于監察部長。

兩漢侍禦史皆可簡稱禦史,西漢禦史府、禦史大夫亦或簡稱禦史。三國、兩晉、南北朝,“禦史”則為侍禦史、治書侍禦史、督軍糧侍禦史、殿中侍禦史、監國侍禦史之簡稱。隋唐以來,禦史又成為對侍禦史、治書侍禦史、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等官的統稱。中唐以後,“禦史”常為外官所帶憲銜。 明代改禦史台為都察院,仍保留監察禦史,另設左、右都禦史作為都察院長官。元朝廢府設路,路一級的地方長官為達魯花赤。

知府

地方行政長官,總管州、縣事務,類似今天的地級市委書記兼市長。

州府最高行政長官。據古代正史職官志(百官志)記載,東漢末年,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州最高長官稱“州牧”,以掌一州軍民。隋代,州最高長官稱“刺史”或太守,唐宋時正式設立與知州平級的府級地方長官“知府事”。明朝大緻恢複宋制,才最後有了以“知府”為名的地方官職。

知州

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省轄市市長。

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長官,稱“權知某軍州事”,簡稱知州。“權知"意為暫時主管,“軍”指該地廂軍,“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為正式官名,為各州行政長官,直隸州知州地位與知府平行,散州知州地位相當于知縣。

知縣

地方行政長官。相當于縣長。

唐代出現雛形,稱佐官代理縣令為知縣事;宋代正式确立,常派遣朝官為縣的長官,管理一縣行政,稱“知縣事”,簡稱知縣;元代縣的主官改稱縣尹;明清沿襲宋代的知縣制度,以知縣為一縣的正式長官,正七品。知縣可通過科舉等選官途徑選用,清代理論上的任期為三年,升遷主要是知州、知府、主事和同知等。

通判

府之副職。相當于副省長(或省轄市副市長)。

多指州府的長官,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對州府的長官有監察的責任。又名同判(避諱)。官制始于宋朝時期,明朝期間為各府的副職,位于知府、同知之下。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管轄地為廳,此官職配置于地方建制的京府或府,功能為輔助知府政務,分掌糧鹽都輔,品等為正六品。通判多半設立在邊陲的地方,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兵馬指揮

明清兵馬司主官。相當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長。

明初置兵馬指揮司,設都指揮、副都指揮、知事,負責京城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之事。

推官

掌刑名,贊計典。相當于最高法院政策司處長。

唐朝始置,節度使、觀察使、團練使、防禦使、采訪處置使下皆設一員,位次于判官、掌書記,掌推勾獄訟之事。五代沿襲唐制。金朝時推官始為地方正式職官,品秩為從六品或正七品。元朝各路總管府及各府亦沿置,掌治刑獄。明朝為各府的佐貳官,屬順天府、應天府的推官為從六品,其它府的推官為正七品,掌理刑名、贊計典。

都事

掌出納文移。國防部、監察部等部委内設機構局長。

隋朝始設,又稱“尚書都事”。隋初改尚書都令史為尚書都事,置八人,正八品,為尚書都省處理日常事務的官員。

給事中

皇帝禁中寄祿官。相當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書。

秦漢為列侯、将軍、谒者等的加官,侍從皇帝左右,備顧問應對,參議政事,因執事于殿中,故名

經曆

部委所屬機構主官。相當于部委二級機構負責人。類似于現在的辦公室主任,具體工作就是接受文件和發放文件。

經曆是金朝于都元帥府、樞密院置經曆。元樞密院、大都督府、禦史台等衙署,皆有經曆。明清都察院、通政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亦置經曆,職掌出納文書。

行人

供差遣出使。相當于外交部工作人員。

《周禮》“秋官”之屬有大行人,掌管接待賓客之禮儀;又有小行人,職位稍低。春秋戰國時各國都有設置,至秦設“典客”,以接待遠方的賓客。漢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大鴻胪”,屬官有行人、譯官、别火三令、丞。 隋唐以後,鴻胪寺卿以贊導禮儀為職,已與大行人之職不同。明設行人司,雖取《周禮》“行人”之名,而性質不同。行人司置“司正”及左右“司副”,下有“行人”若幹,以進士充任,掌管捧節奉使之事,凡頒诏、冊封、撫谕、征聘諸事皆歸其掌握。在京官中地位雖低,而聲望甚高,升轉極快。初中之進士,以任此職為榮。至清廢。

典寶

協司寶掌玉玺。相當于兩辦負責印章的副處級幹部。

意思指掌管印玺;鄭玄注古文尚書五十八篇之一。出自《野獲編·詞林·庶吉士失載》

縣丞

協助縣令治理一縣之事。相當于副縣長。

縣丞在鄉縣裡,屬于縣令的輔助官員。縣丞的任免,歸吏部負責,縣令沒有權力管。作為一個輔佐官員,在明朝和清朝,是正八品。

主薄

掌錢糧、戶籍。相當于糧食局長或戶籍局長。

是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魏、晉以前主簿官職廣泛存在于各級官署中;隋、唐以後,主簿是部分官署與地方政府的事務官,重要性減少。

檢校

代理官職。秘書級。

元代在中書省置檢校官,是掌檢校公事文牍的官員。明代在六部、都察院、布政司、按察司及各府置檢校官。清代僅各府置檢校官,是低級辦事官員。

藩台 臬台 學台

分别就是布政使、按察使、(提督)學政。就是常務副省長、政法委書記、教工委書記。

藩就是形勝之地的地方,相當于諸侯的地方,是對布政使的恭維。 臬台中的“臬”字就是法律的意思,意思是掌管法律。基本來說,藩台、臬台、學台相當于從三品,大緻相當于今天的副省級幹部。

道台 府台以及提台 鎮台 協台 銀台

道台相當于副省級或者正廳級府台相當于今天的常務副市長提台、鎮台、協台、銀台,分别是通政使、提督、總兵、協鎮。

道台很有點像小号的總督,它也像總督一樣分為地方和專務。地方道台一般管轄幾個府,專務的道台則負責具體的某項事務。他們一般是從三品或正四品,也就是。府台就是知府,一般都是正四品,相當于今天的市委書記兼市長。其副手為同知。通政使相當于信訪局局長;提督全稱是提督軍務總兵官,側重軍事一般稱之為軍門;總兵也就是總兵官相當于省軍區司令員;協鎮大緻相當于省軍區副司令員。

翰林院

相當于現在的中央黨校、中科院、社科院。

翰林也和現代的秘書一樣,他的作用和權力,因領導對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别。翰林院編修的職務相當于現在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秘書;官銜則有大有小,最大的可當到主任一級(進入政治局),小的依次相當于司局級、處級或科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