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被檢出鋁殘留量是标準限值的10倍!為何 “鋁”出問題?
油條是老百姓喜愛的早餐食品,但油條也有可能帶來健康隐患。今年3月4日,在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發布的最近一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信息:灌陽縣的一家米粉店和賀州市一家超市銷售的油條,分别被檢出食品添加劑中鋁的殘留量超标10倍、5倍。油條裡為什麼會有大量的鋁殘留?對人體是否有害?今天的“3·15”在行動,我們為您揭開謎底。
作為一種油炸面制食品,記者在随機采訪中發現,大夥對于油條是否好吃的評價都很一緻。
南甯市民 陸女士:比較脆吧,就比較好吃。
南甯市民 羅女士:外面炸得比較脆,裡面比較軟的那種油條。
為了讓油條膨松有賣相,有些商家會在制作過程中加入食品添加劑——硫酸鋁鉀或硫酸鋁铵,也就是俗稱的食用明礬。因為含鋁食品添加劑可用作膨松劑、穩定劑、中和劑和固化劑等,包括我國在内的很多國家都允許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不過,食用明礬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後,會産生鋁殘留。長期攝入鋁殘留超标的食品,會對人體造成比較大的損害。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張勇勝:鋁它攝入進入我們肌體之後,會對這個鈣磷的代謝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容易引起這個骨質疏松。也會導緻比如說貧血。還可以引起我們神經系統功能的紊亂,比如說容易出現這個老年癡呆,假如是孕婦的話,還容易緻畸容易早産。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中規定,硫酸鋁鉀、硫酸鋁铵作為膨松劑、穩定劑可按生産需要适量使用于油炸面制品,不過鋁的殘留量要≤100mg/kg。那麼市面上銷售的油條,是否會普遍使用食用明礬這種添加劑,又是否會鋁殘留超标?
記者随機采購油條送檢 有樣品超标判定不合格
3月15日,記者以消費者身份于南甯市長堽路鴛鴦樓農貿市場附近的2家早餐店,建政路美食街1個路邊攤位以及朝陽路1家大型超市等四個地方分别購買了1份油條樣品,送到廣西分析檢測研究中心進行鋁的殘留量檢測。
3月18日,記者收到的檢測報告顯示,4份樣品中均有鋁殘留,其中采樣于長堽路鴛鴦樓農貿市場附近的1份樣品中鋁的殘留量為248mg/kg,是标準限值的2.48倍。
自治區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檢驗員 歐朝接:鋁作為一種常見元素在我們的原料中也會存在,3個合格樣品并不能證明它是否添加了明礬,但不合格樣品鋁殘留遠遠超出限值範圍,我們就可以明顯地看出商家使用了明礬且超過了使用量的标準。
3月18日,記者把油條樣品送檢不合格的情況反饋到了南甯市興甯區市場監管局。收到食品安全問題的線索後,今天上午,該局工作人員來到長堽路鴛鴦樓農貿市場附近的涉事早餐店,不過店内的油條已經售完,執法人員表示會盡快重新前來采樣送檢。
明礬有替代品 商家談鋁色變
把明礬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在油條制作中,用量如何把握?在南甯市交易場,記者找到了銷售明礬的商戶。明礬的價格大約是4元/斤,商戶們知道明礬是用于制作油條,可添加的比例他們也不清楚。
南甯市交易場某食品添加劑攤主:放一點點不是很多哦,(記者:一點是多少?)放多少我還真的是不知道。
在交易場走訪的時候,記者還找到了明礬的替代品——無鋁害複配油條膨松劑,250g售價是7元。記者注意到,這種食品添加劑的包裝袋配料表上沒有任何含鋁的物質。
南甯市交易場某食品添加劑攤主:這個好用啊,家庭用很少了,就說外賣那種炸油條的,那種就用得多買得多。
有了替代品,明礬還是油條制作過程中首選的添加劑嗎?記者走訪南甯市各大美食街、早餐店以及專賣店發現,一些商家們把無鋁無礬作為油條的賣點,有的商家直接進行大字報宣傳,有的商家則把自家油條鋁的殘留量合格的檢測報告上牆公示,有的商家更是談鋁色變。
南甯市長堽路某早餐店店主:都不脆,我們家不放明礬的不脆,明礬藥監局不給放的,抓到就是罰款4萬元。
南甯市建政路美食街某油條店店主:這些油條都是檢測過了哦,吃那些沒有明礬的,(記者:現在還有人加這種東西?)有啊,大把人加,為了省本錢。
記者從南甯餐飲行業協會了解到,如今雖說明礬仍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不少餐飲企業都已經自覺停用了。
南甯餐飲行業協會會長 溫美蘭:我們會員單位找到替代品來達到油條那個酥脆膨脹的效果,是食藥監的控制下我們可以安全使用的,肯定就不用這個明礬了。
但從3月4日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來看,仍檢出了2個批次油條樣品有鋁殘留量超标的情況,而且記者送檢樣品中也發現了超标樣品,說明仍有人在觸碰食品安全的紅線。
南甯餐飲行業協會會長 溫美蘭:我們呼籲政府部門還是禁用它,不使用明礬來作為炸油條或者是使用在别的食品上。讓我們這個食材突出原味,又能吃進去健康,這個才是我們行業協會更加努力地把這個标準做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