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新時代文明實踐亮點工作總結

新時代文明實踐亮點工作總結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6 22:16:38

新時代文明實踐亮點工作總結?文明實踐風正勁——泾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綜述,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新時代文明實踐亮點工作總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新時代文明實踐亮點工作總結(文明實踐風正勁)1

新時代文明實踐亮點工作總結

文明實踐風正勁

——泾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綜述

記者 李聰

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理論宣講,一次次有溫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務,一條條增顔值、提氣質的實踐舉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猶如陣陣清風,吹拂着泾川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溫暖着人心,傳播着文明,浸潤着百姓的生活,成為泾川最鮮亮的底色。

從開始的試點摸索,到後期的全面延伸,泾川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按照“堅持一個統領、突出四個抓手、推進三項建設、開展十項活動”的工作思路,高點站位,高标謀劃,高效推進,着力推動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走深走實,傾心書寫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泾川“答卷”。

強陣地、搭平台,以“高位”促“高效”

書畫作品、手工藝品、老物件、老照片……泾川縣黨原鎮充分發揮城劉黨張地下黨支部舊址紅色資源優勢,在城劉村建辦了1處主題鮮明、豐富多元的紅色教育實踐基地,極大地豐富了群衆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此之外,黨原鎮還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在了村文化廣場,和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農耕文化展館一起,形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面向群衆常态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通過開展‘每周一映’紅色電影放映和傳統文化宣講活動,按季度評選‘美麗庭院’,精心組織‘十大孝子’‘黨原好人’等評選表彰,引導廣大群衆摒棄陳規陋習,培樹文明新風,凝聚向上向善的強大精神力量。”黨原鎮城劉村包村幹部高雙龍說。

黨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探索是泾川縣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一個縮影。

隻有建好文明實踐陣地,才能讓文明實踐活動生根發芽。

泾川縣精心謀劃部署,縣、鄉(鎮)、村(社區)三級聯動,協同發力,持續做好陣地資源整合融合文章,着力在三級縱向暢通,部門橫向聯通,資源活化貫通上求突破。按照“陣地拓展 品牌提升 服務延伸”的目标要求,強化資源整合和功能融合,高标準建起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嚴格按照“六有”标準,實現全縣15個鄉鎮(城市社區),221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

組織成立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體服務、科普服務等十大服務平台,依托十大服務平台,組建縣級志願服務總隊20支,志願服務小分隊1379支,注冊志願服務團體261個、志願者2.4萬多名……這是泾川這座志願之城的“數字檔案”。

同時,積極統籌用好人員隊伍、資金資源、平台載體,依托吳煥先烈士紀念館和重點産業鍊基地建設,精心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25個、示範點18個,在小區、公園等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在銀行、車站等重點行業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崗,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和服務内容進一步延伸。

一個個嶄新的平台,一個個創新的陣地,一個個鮮活的載體,為文明實踐活動正常開展和傳播提供了有效渠道。

村部廣場、田間地頭,身穿紅馬甲、手拿小冊子……10月17日,泾川縣汭豐鎮東王村“小闆凳”宣講開始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确提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着力解決好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東王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方亞龍身着“紅馬甲”,第一時間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現場群衆圍坐一圈,聽得聚精會神,不時傳來一陣陣熱烈的讨論聲和爽朗的笑聲。

開展蒲公英愛心書箱漂流3次,全面摸排轄區内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特困扶貧家庭的用電安全268次,免費安裝漏電保護器126個……在國網泾川縣供電公司連心橋共産黨員服務隊登記冊上,清晰的記錄着這一串串數字……

文明實踐,重在“文明”,貴在“實踐”。

泾川縣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理論宣講、移風易俗、鄉村振興等緊密結合,培育孵化了“小闆凳”理論宣講、電力公司連心橋共産黨員“善小”服務、東街社區“七彩之光”志願服務等品牌20個,實現了群衆認可、按需定制、供給有效的志願服務目标。

越來越豐富的志願項目打響品牌、打動民心,泾川縣順勢而為,采取菜單式、互動式、流動式、體驗式等形式,創造性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扶危幫困、健康義診、衛生清潔、疫情防控等暖心服務3.6萬場(次),真正為群衆提供優質便捷服務。

促融合,聚合力,從“常态”到“長效”

文明實踐“搭台”,志願服務“唱戲”。泾川縣通過走訪征詢等方式,按照“年有計劃、月有主題、周有活動”的工作要求,梳理彙總線上線下群衆需求形成50多個優質縣級志願項目菜單。

同時開發制作“文明泾州”微信小程序,由群衆“點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派單”,志願者“買單”,社會各界“評單”,常态化精準滿足群衆精神文化與生産生活需求,讓文明實踐觸角無處不在,使志願服務活動更加鮮活、更接地氣,文明實踐内涵更有深度和廣度。

“我們身邊生長着許多的植物,到了秋天,它們都落下了很多葉子,我們可以用這些葉子做些什麼呢?這一期的創意美術課程,大家一起探索樹葉的奧秘,感受生命的美麗。”10月16日,泾川縣陽光義工協會·兒童服務站,志願老師苟小蘭帶領附近小區的留守孩子們制作貼畫。

“到這裡看書很方便。”城關鎮水泉村村民趙秀梅經常到村裡的“陽光書吧”看書,這裡不僅有“品閱時光”公益悅讀驿站,還有免費為市民群衆提供的茶水吧。

“志願者不怕累、不怕髒,個個都是好樣的。”每周五,泾川縣縣直機關志願者們身着“紅馬甲”走進街頭巷尾,向髒亂差“宣戰”,為城市“美顔”。

堅持一手抓陣地運行,一手抓機制建設。統化健全調度、管理、督導、考核機制,将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納入全縣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落實考核,保障了“中心吹哨、部門動員、各方參與”的工作機制有效運轉。

載文明而馳,沐清風前行。在泾川,城鄉大地勁吹文明新風,街頭巷尾盛開志願之花,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正植根泾川大地,以各種方式融入百姓生活,在百姓心中悄悄發芽、開花、結果,凝聚起黨群同心、感恩奮進的澎湃力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