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yy快手大事件

yy快手大事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05:39:35

yy快手大事件(快手上市YY直播十年)1

周末兩件大事

快手上市,YY直播十年

這個周末,在中國的直播行業發生了兩件頗具有象征性意義的事件。

其一是快手正式進入上市倒計時。1月15日晚間,來自港交所網站信息顯示,快手已通過港交所聆訊,并且上傳了聆訊後資料集。

其二,1月16日,YY直播發布十年業績大數據。十年來,YY直播上進行了3.7億場直播,觀看總人次超過1540億次,用戶送出虛拟禮物超過4460億個。主播和合作夥伴分成近300億元。

yy快手大事件(快手上市YY直播十年)2

兩件事同時發生的有趣之處在于,快手和YY直播分别代表了中國直播業的“後浪”和“前浪”。上線十年的YY直播,經曆了直播行業從PC到移動,從秀場娛樂到全品類的變化。2018年才進入直播行業的快手,已經成為行業裡的頭部平台。但并不像世人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世新人換舊人”,2021年的此刻,卻是“前浪”YY直播和“後浪”快手共同笑傲江湖,各自慶賀自己的關鍵時刻。

快手的崛起業内議論已經很多,正是輿論焦點。但YY直播能有今天卻也耐人尋味,尤其對創業者而言或許探索意義更大:直播行業曆經十年發展,不少帶着光環的企業最終歸于沉寂,作為直播業的鼻祖級平台,又因何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互聯網的發展史對企業而言,就是一個殘酷淘汰史。今天快手上市的時候再看,曾經獲得資本熱捧的花椒、映客,早已式微,鬥魚和虎牙正在展開合并,當年的三巨頭中,六間房已經基本銷聲匿迹,9158在港股上市的天鴿互動淪為“仙股”,隻有YY直播仍然在賽道上奔跑。

為什麼呢?

創始人的

關鍵性作用

YY直播能走到今天,背後有複雜的原因。但作為互聯網産品,YY之所以能夠殺出重圍,不斷引領和适應新潮流新趨勢,其創始人李學淩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說來也巧,李學淩和新晉首富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一樣,都是企業圈中少見的記者出身的創業者。區别在于,鐘睒睒是80年代《浙江日報》的财經記者,而李學淩則是中國最早一批互聯網報道者。

猶記得1999年我在中國青年報《電腦大屏幕》(當時國内少有的聚焦互聯網的央媒版面)實習,長我一歲的李學淩已經工作兩年,成為與方興東等齊名的IT名記。在國人尚不太知道互聯網為何物的時候,他已經寫出了大量深度報道。2003年,當同侪還沉浸于傳統媒體複興夢想的時候,李學淩已經離開媒體,參與到互聯網行業中,從搜狐到網易再到創辦狗狗(後來賣給迅雷)和YY,再到出海創辦BIGO,一路狂飙。

這樣的人生經曆,使李學淩具備了一般創業者少有的一些優勢,

首先是格局,對互聯網業的發展認識深刻,保有信仰。

其次是人脈。早年李學淩結識了大量行業大佬,人脈就是資源,何況早期的互聯網圈就那麼大,當時的圈子到今天雨打風吹之後,基本就是中國互聯網業的頂級人脈圈。像早年記者期間結識的雷軍,就是李學淩創業時期的重要支持者和合作者。

再就是應變能力。從創業開始李學淩就不斷調整創業方向與賽道,以适應周期律。李學淩最早做遊戲資訊,在内容行業如日中天的時候,轉向到IM社交領域做了YY語音,繼而進入直播行業做YY直播。徹底站穩腳跟後,又創辦虎牙進軍移動互聯網和遊戲直播,近幾年則大力涉足海外,基本上每一波風口都沒有錯過。

互聯網業的殘酷性在于,每個風口各領風騷三兩年,存活十年已經堪稱基業長青。這樣的環境下,創始人具有緻命級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足夠的創新力和适應力,企業很難長期存活。

YY直播十年

核心是對了兩件事

2011年初,YY直播上線。在此之前,2005年傅正軍就創辦了陌生人視頻交友社區“久久情緣”,也就是9158的前身。2008年,憑借胡戈的一系列作品早已名聲鵲起的六間房,也轉型直播秀場。

按現在的觀點,YY直播并沒有時間優勢。不過當時互聯網行業并不像現在這樣“一日千裡”,視頻行業更是受制于帶寬、硬件等因素,發展緩慢。當然也可以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待這個問題——2011年推出YY直播時,YY已經擁有過億的遊戲語音用戶,這樣的用戶存量,讓視頻直播行業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上。

後來資本驅動下的“千播大戰”,以及快手、抖音“掃蕩式”的沖擊,使直播行業經曆了殘酷洗牌,YY直播則成為唯一一家穿越周期的平台。複盤的話,它做對了至關重要的兩件事。

其一,YY直播把最大精力用于建立生态。

在YY的十年大數據中有一條,是十年間“主播和合作夥伴分成近300億元”。這句話包含着兩個重要信息,一是公會模式,二是打賞分成。

2010年,YY直播平台上就成立了第一批公會。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直播行業,甚至整個内容産業的基礎生态。

推出公會模式之前,直播平台會直接對接主播進行運營管理。這種模式雖然簡單而且變現效率不低,但平台對主播的管理效率卻不高,在管理深度和發展規模之間很難平衡。

公會出現後,與平台産生出巨大聯動效能。

首先,“主播—公會—平台”的結構下分工更明确。主播提供内容,公會負責發掘、培養和運營主播,平台負責做好基礎設施。這樣一來,主播和内容的規模可以持續擴大,這是行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平台可以專注于提供産品、技術、玩法、規則等基礎設施,從底層保證行業的發展秩序和用戶體驗。

其次,平台與公會合作而非直接對接主播,提高了管理效率。根據YY直播發布的數據,十年來合作公會超過15000個,簽約星級主播超過150萬。

實際上,開播主播的數量還要遠大于這個規模。如果這些主播全部由平台來管理,将是巨大的管理成本。把這個職能轉移給公會,既降低了平台的壓力,又給予公會足夠的利益,讓行業生态不斷擴展。

公會制度後來被所有直播平台廣泛采用,成為直播行業的基礎生态。十年來,這種生态模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即使一直想弱化公會作用的快手和抖音,從今年起也都加強了和公會的合作。

生态的繁盛,構成了YY直播的門檻和護城河,抵禦了暴風驟雨。今天直播行業的頭部公會,幾乎都是從YY直播上成長起來的。它們将在YY直播上的運營經驗和積累的資源轉移到其他平台上,客觀上也促進了整個直播行業的發展。

從更大的視角看,2016年微博開始加強與MCN的合作,而MCN本質上也是公會形态的延伸,隻是内容供給的種類比直播公會更豐富。實際上,近幾年微博活躍度和市值的高峰期,正是從加強與MCN合作開始的。後來騰訊、百度、字節跳動等平台,也都是通過與MCN合作來擴張内容生态。

其二,YY直播始終保持着很強的創新能力,而且這種創新能力體現在底層建設、商業模式、運營玩法、技術手段的方方面面。

直播行業屬于内容産業的一部分。長期以來,内容産業更重視“人”的力量,創作者被認為是核心競争力。但直播又有其特殊性。相比于其他内容形态,直播的實時性和互動性更好,技術和玩法對用戶體驗的影響更大。

其實直播行業本身的發展,一直就離不開網絡環境、硬件水平和視頻技術的創新。比如“千播大戰”,兩個重要的因素就是4G網絡環境的優化和智能手機性能的提升。

公會制度本身就是YY直播創新能力的體現。虛拟禮物打賞分成,則是YY直播的又一次行業級創新。

2011年,YY直播推出“送鮮花”模式。粉絲給藝人送花,在虛拟世界裡則被演化為虛拟禮物打賞分成的商業模式。用戶在平台購買虛拟禮物,将禮物贈送給主播後,平台再按照一定比例和主播所在的公會分成。

這種商業模式的合理性和成長性很快得到證明。當年,YY的娛樂收入就突破5000萬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報告,以總流水計量的中國視頻直播行業,2019年市場規模約為1082億元,2024年預計可以達到3101億元,複合增長率約為23.4%。

這種商業模式和直播行業的生态非常契合。主播作為内容生産者、公會作為主播運營方、平台作為基礎設施建設者,在行業生态中承擔不同職能,在商業模式中也按照一定的比例獲得收益,從而讓生态結構更穩定。虛拟禮物打賞分成後來也被直播行業廣泛采用,成為行業主流的商業模式。

生态結構和商業模式,是一個行業發展的根基。能在二者中的某個方面做出有價值的創新,已經是難能可貴。YY直播則同時開創了直播行業的生态結構和商業模式,而且一直延續至今。也可以說,稱YY直播為直播行業的奠基者,也并不過分。

其實,YY直播還有很多“行業級”創新。比如今天在直播間常見的連麥、禮物PK、歡樂鬥、多人團戰PK這些玩法,比如AR禮物,都是YY直播最早推出。各大直播平台每年最重要的年度盛典,從線上線下的玩法,各大平台的“套路”和YY直播也如出一轍。

什麼樣的企業

能看到直播大戰的終局

由于疫情的特殊背景和直播帶貨的興起,中國直播業看起來正處于鮮花鋪路烈火烹油的鼎盛時代。

但回頭去看,直播的上一輪興衰周期僅僅就發生在3年前。當時先有“千播大戰”,然後緊接着就是一次行業性的大衰退。當時的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到 2018 年 12 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為 3.97 億,較 2017 年底減少 2533 萬,用戶使用率為 47.9%,較 2017 年底下降 6.8 個百分點。

行業的繁榮會引來巨頭和資本的進入,會引發一系列燒錢大戰,會有新的明星平台湧現。但如果從十年級别的長周期看,創新依舊是直播業最核心的競争力,否則,難免會陷入"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作為行業早期玩家,YY直播在當時面臨“不得不創新”的局面,必須摸着石頭過河。但随着行業的壯大,平台數量的增加并沒有改變行業的基本面,就是YY直播繼續“摸石頭”,其他平台跟着“過河”。

如果創新形成習慣,就會推動企業不斷以創新的姿态向前走,并且可以享受創新帶來的最大紅利。如果模仿形成慣性,企業同樣會習慣于“跟着走”。當行業處于上升期時,“跟着走”不失為一種策略。而一旦遭遇變局,隻有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經得起變化。所以在“千播大戰”資本熱潮退去、短視頻行業流量沖擊襲來這樣的行業變局面前,“一地雞毛”的直播行業,也隻有YY直播守住了“自留地”。

到了今天,直播行業的玩家已經是騰訊、百度、字節跳動、快手這樣的巨頭。人口紅利枯竭,帶來流量成本提高、商業模式多元化等一系列新的壓力。面對新的市場和競争對手,生态的穩定和持續的創新,還是逐步融入百度生态的YY直播堅持到終局必不可少的競争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