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生僻字》,了解漢字是我們民族認同的符号。
魃魈魁鬾魑魅魍魉、又雙叒叕、火炎焱燚、水沝淼㵘……這些字你都會讀嗎?近日,一首名為《生僻字》的歌曲火了!不管在朋友圈、還是在短視頻平台,這首歌總是在我們耳邊萦繞,那麼這首歌究竟有什麼特别之處呢?
這首歌就如它的名字一樣,是由生僻字串起來的歌,裡面包含了70多個生僻字,它的創作者陳柯宇曾說明,歌詞靈感來自網絡熱詞“又雙叒叕”,寫這首歌的初衷,是讓大家更加熱愛中國文化。
一撇一捺都是文化正如歌詞中寫道:“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曆史,讓世界都認識,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漢字作為漢語的書寫用文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
所謂表意文字,就是文字與語言的語音方面不發生直接聯系,每一個字隻是表示一個章節,不能明确表示讀音,但一個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個意思。
比如,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勞作方式,所以“男”字是一個“田”加一個“力”,代表了在田裡出力的人所為“男”。還有“月”這個字完美體現了月亮的形狀,是文字和圖形的完美結合。
從文字形狀就能看出字表達的意思,這便是中國漢字的魅力之處。漢字是我們民族認同的符号,因為方言的緣故,我們從語言上很難彼此認同,但當寫出漢字時,心理上的彼此認同就會馬上産生。
記得有一期《國家寶藏》梁家輝先生為我們推薦文物“石鼓”。石鼓是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石鼓上面都镌刻着“石鼓文”,石鼓文記述了秦始皇統一前一段為後人所不知的曆史,是中國最早的石刻詩文,乃篆書之祖。
石鼓
在節目中,梁家輝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覺得看一個民族有多偉大,就得看它的文字,很多國家的文字都滅亡了,但是漢字的生命力已經延續了幾千年。我們每天都使用文字,不會覺得有多偉大,但是中國方言那麼多,如果沒有文字,該怎麼交流?人在它們面前真的很渺小,但是為了它,人又是可以非常偉大。”
歌曲廣受好評《生僻字》這首蘊含傳統文化的歌一經播出就引發熱議,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新京報等多個官方媒體轉發,多次被刷上微博熱搜榜。
很多人都說通過這首歌學會了很多生僻字,了解了不曾接觸過的漢字文化。創作者陳宇柯的創作目的也是如此,把一些高考中可能出現的生僻字寫進去,不僅可以幫助高考考生“聽歌記字”,也能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歌詞中的成語大多數出自古代的詩詞歌賦,“陟罰臧否”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茕茕孑立”出自李密的《陳情表》;“沆瀣一氣”出自錢易的《南部新書》;“踽踽獨行”出自張柞的《祭程伊川文》;“綿綿瓜瓞”出自《詩經》中的《棉》......
這些曾經算生僻的漢字正在以這樣的新穎形式,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
批評随之而來“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人也對這首歌提出了質疑。因為歌詞是機械地把生僻字拼接在一塊,很多漢字,隻能看它的“形”,并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比如“茕茕孑立,沆瀣一氣,踽踽獨行,醍醐灌頂”這句歌詞;
茕茕孑立,表示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沆瀣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是個貶義詞。
踽踽獨行:孤零零地獨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獨。
醍醐灌頂: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适。
把這幾個詞連在一塊,是想要表達個什麼?有人指出這種“粗暴”作詞法,表面是弘揚文化,實則是毀蝕文化。
還有人也提出了這樣的異議,像茕茕孑立、針砭時弊、娉婷袅娜等這些詞語都是高中語文知識,還算不到生僻字裡面。
在小編看來,不同的人群因不同因素的影響對生僻字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人覺得這是生僻字,有人則不是。不管怎樣這首歌也帶動了很多人對漢字的興趣,不認識的成語會去查查意思。
也讓大家明白,還有一些文化等待着我們去發現了解,這首歌“抛磚引玉”的作用就達到了。
Points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