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購買
☟
楚莊王是春秋時楚國國君,剛當上國君的時候,他白天打獵,晚上喝酒,國家大事一點都不放在心上,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三年。楚莊王知道大臣們對他的作為很不滿,還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谏, 就判誰死罪!
有個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過去,冒死去見楚莊王。“你來幹什麼?”正在後宮吃酒玩樂的楚莊王問伍舉。伍舉說:“有人讓我猜個謎語,我猜不出來。大王您是個聰明人,請您猜猜吧。”楚莊王聽說要他猜謎,就笑着說:“你說出來聽聽。”伍舉說:“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羽毛,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楚莊王心裡明白伍舉要說的意思。他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過了一段時間,另一個大臣蘇從看楚莊王沒有動靜, 又去勸說楚莊王。
楚莊王問他:“你難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嗎?”蘇從說:“我知道。隻要大王能夠聽我的意見,我就是觸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心甘情願。”楚莊王高興地說:“你們都是真心為了國家好,我哪會不明白呢?”
從此以後,楚莊王下決心治理朝政。他一面把一批隻會奉承拍馬的人撤了職,把敢于進谏的伍舉、蘇從提拔起來,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練兵馬。當年,他就令南方許多部落臣服,後來又打敗了宋國,還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為了顯示楚國的兵威,楚莊王在洛邑的郊外舉行一次大閱兵。這一來,可把那個挂名的周天子吓壞了。他派一個叫王孫滿的大臣到郊外去慰勞楚軍。楚莊王和王孫滿交談的時候,楚莊王趾高氣揚地問起周王宮裡藏着的九鼎大小輕重怎麼樣。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權威的禮器。楚莊王問起九鼎,就表示他有奪取周天子權力的野心。王孫滿勸說楚莊王:“國家的強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聽鼎的輕重。”
楚莊王聽了這番話,也知道當時滅掉周朝的條件還不夠成熟,就帶兵回國了。
沒幾年工夫,楚國更加強大起來,終于和中原霸主晉國沖突起來。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領大軍攻打鄭國,晉國派兵救鄭,在邲這個地方和楚國發生了一次大戰。晉國大敗,人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黃河邊。船少人多,士兵争着渡河,許多人被擠到水裡。掉到水裡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人的手指頭都砍了下來。
有人勸楚莊王追上去,把晉軍趕盡殺絕。楚莊王說: “楚國自從城濮之戰失敗以來,一直沒有恢複元氣。這回咱們打了這麼大的勝仗,總算洗刷了以前的恥辱,何必多殺人呢?”說着,立即下令收兵,讓晉國的殘兵逃了回去。
就這樣,勵精圖治後,春秋霸主的頭銜落到了楚莊王的頭上,楚莊王果然是一鳴驚人!
文丨呂嘉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