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說:他小時候經常看到兩個小孩站在客廳牆壁上,就和父母說了這事,把他家裡人吓得夠嗆,又請法師、又請半仙地好一陣忙活。可父母再問,他還是說能看見那倆小孩。他們就趕緊把房子賣了,搬到另一個城市了。直到很久之後,他爸才知道,那兩個小孩是“海爾兄弟”——因此家裡的雞毛撣子換了一把新的……
哈哈,寒潮席卷全國的時候,老陳這裡先給大家講個冷笑話,有沒有負負得正呢?[捂臉][捂臉]
不過呢,在小時候,我也聽爺爺奶奶他們鄭重其事地講過:小孩子天生就有陰陽眼,能看見不幹不淨的東西!
話說,老一輩人的這種迷信思維,居然在一定程度上與現代心理研究的成果不謀而合呢。
從心理學家皮亞傑研究來看,幼兒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他們會把所有的事物(無論是人類外形的,還是非人類外形的)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識的(拟人化),還會跟他們進行交流,這就是泛靈心理。
這是幼兒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是發展的必經階段。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這種迹象時,更應該有意識地利用它。例如:
1.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玩泥沙,弄髒了手;蹦蹦跳跳,出了一身汗——可是到了該洗手、洗澡的時候,很多孩子就不肯配合了。家長經常是要連哄帶騙,甚至強行壓制,而孩子則是大哭大鬧,弄得一地狼藉……
※解決方法:比如,洗手的時候,家長可以用“手”的角色來誇孩子說:“謝謝你,你把我洗得這麼幹淨,我就可以去吃水果啦。”
孩子通常會對這樣拟人的對話感到興趣,進而放棄對洗手的抵制。那麼,在洗其他身體部位,家長也可以仿照以上思路進行。
2.改正不良習慣
幼兒一般不愛主動喝水,尤其是感冒發燒的時候,家長越叮囑要多喝水,孩子就越不配合,那怎麼辦?
※解決辦法:比如,家長可以扮演孩子肚子的角色,對孩子說:“寶貝,小肚子我要渴壞了,你快張開嘴吧喝水吧。”還可以把耳朵貼在他的肚子上,說:“哎呀,水太少了,才流到喉嚨就沒有了。再喝點水,你聽,小肚子沒喝到水都要快哭了。”當然,也不必局限肚子角色,用其他部位來與孩子進行對話,也是可以的。
3. 提高認識能力
比如, 家長教育孩子認識“早上”和“晚上”時,用“太陽公公起床了”“太陽公公要下山了”等,這樣帶有泛靈色彩的話語來解釋,孩子就更容易理解什麼是“早上”(日出)和“晚上”(日落)。相比照搬教科書上幹巴巴的定義、定理,效果要好很多。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或者選擇繪本、動畫時,最好不要有恐怖的情節或形象。這個時期的孩子很難把現實與虛構區分,缺乏分析能力,以為生活中真的存在鬼怪,就會産生不該有的恐懼心理,有時甚至還會産生幻覺。這就是所謂小孩子有陰陽眼,看見不幹淨東西的來由了——這個是迷信的,千萬不要信哦![摳鼻]
我們應該選擇那些畫面和文字貼近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的,唯美的,追求真善美等美好品格的繪本或動畫,這才有益于孩子的品質培育,有益于心理的健康發展。
“泛靈心理”是一種階段性的意識發展不充分的表現,在利用這個特點進行教育的同時,家長也要指導孩子學會人物識辨、物品識辨,從本質上去認識大自然各類事物,使孩子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這才是正道喲![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