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遇到風寒,抵抗力低的人就容易中招兒。
“風者,百病之始也。”凡是得傷寒的,起初都是由寒氣所傷,而風為寒之帥,風在前寒在後。風寒,在中醫中對應自然界的五氣,以季節和方位來說,風主春天,方位來講《内經》雲:“東方生風”,所以方位對應東方。寒主冬,北方生寒,寒對應方位為北。張景嶽雲“以風寒分微甚,則風屬陽而淺,寒屬陰而深。”
皮毛和鼻是最先感受外感風寒的部位,肺生皮毛主鼻,因此肺最易被風寒襲表所犯。肺氣被寒氣所束,宣發肅降失調,肺氣上逆,常見症狀:咳嗽或氣喘,肺津不布,咳痰稀薄,色白而多泡沫;鼻咽不利,鼻塞、流清涕、喉癢;或發熱怕冷無汗,頭痛身酸,舌苔薄白,脈浮或者弦緊。
從現代醫學上來講,适合急性支氣管炎病情輕者見上述症候者。
再來概括一下風寒咳嗽比較有代表性的症狀是:痰白稀或多泡沫,鼻塞流清鼻涕,喉嚨發癢,咳嗽氣急,發熱怕冷無汗,頭身疼痛,舌苔白。痰白稀鼻涕清為寒,多泡沫為風。喉癢苔白為寒。
這時候以疏散風寒,宣肺解表為主。推薦一款簡單的方劑就是三拗湯,由麻黃、杏仁、甘草等分的量組成。每服15克,水220毫升,加姜錢5片,同煎至160毫升,去渣服用。服用後蓋被休息,以微汗為度。
從成分上來講,三拗湯的成分是仲景的麻杏石甘湯去石膏後的組分,但是方劑裡面,麻黃都是去根節的,因為麻黃有發汗的功效而麻黃節有止汗的作用;杏仁的皮尖是去掉的;甘草是炙過的。但是在三拗湯裡面,麻黃是不去根節的,這樣發中有收,使不至于發汗過度而傷津液;杏仁宣降肺氣,止咳平喘,不去皮尖,使發散中有收澀,使得收散有度;甘草不炙,取其清熱解毒,協同調和麻黃、杏仁利氣祛痰。三味藥,與經方中的使用方法反着勁來,但是三藥配合,共同完成疏風宜肺,止咳平喘的大業。
成藥的話,對應的有三拗片。當然,風寒引起的咳嗽還可以選擇通宣理肺丸,杏蘇止咳糖漿,風寒咳嗽丸。如果小朋友使用,可以選擇糖漿和顆粒劑,上面幾種,通宣理肺丸有口服液和顆粒劑比較适合,杏蘇止咳顆粒有顆粒劑、糖漿和口服液都可以選擇。
對于體虛容易反複着風寒,有自汗症狀的,可以配合使用玉屏風散補充正氣抵禦風邪。
另外,三拗片、通宣理肺丸和風寒咳嗽丸含有麻黃,心髒病、高血壓和運動員慎用。除了藥物治療,飲食也非常關鍵,要清淡,不宜油膩和冷的食物。
溫馨提示:請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仔細辯證購買使用,并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注意事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