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子是道家思想嗎

老子是道家思想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4:34:40

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曾做過周朝掌管藏書室的史官。據說孔子曾向他請教學問。在那次對話中,老子建議孔子要與時俱進,随機應變,并隐藏自己的鋒芒。後來,孔子對自己的弟子說,老子就像龍一樣,神秘莫測。

老子是道家思想嗎(道家思想代表老子)1

老子

公元前485年左右,老子看見周朝衰落,便去雲遊四方。到達函谷關的時候,關令尹喜對他說,既然您要歸隐了,請務必給我們留下您的著作。于是,老子花了幾天功夫,寫下了5000多字的道德經,此後便不知所蹤。老子用簡單平實的語言,将自己一生的感悟和智慧融入進道德經之中,影響了後世2500年,至今仍被無數人奉為圭臬。

老子是道家思想嗎(道家思想代表老子)2

道德經

那麼,這道德經到底講了什麼呢?換句話說,老子到底悟出了什麼道呢?現在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老子說,有這樣一個東西,我們看不見、聽不着、摸不到,它綿綿不絕而不可名狀,他超越了我們一切感官的知覺,它獨立長存而生生不息。他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因為它無聲無形,所以可以把它叫做無,但他卻創生了萬物,所以又可以稱之為有。那它到底是有還是無呢?幹脆就把它叫做道八道,無為而無不為。道,創生萬物、培育萬物、成長萬物,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依靠任何外力。另一方面,他沒有任何目的,他雖然生養了。萬物,但卻不占有,不主宰,不橫加幹涉,也不會自視甚高。他處于一種隐秘的狀态中,萬物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萬物卻無不在他的影響之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天地是不會偏私的,沒有所謂的仁與不仁,他依照自然法則在運行,任憑萬物自然生長。這宇宙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我們人類尤其是統治者也要效法道的自然無為。

老子是道家思想嗎(道家思想代表老子)3

老子

老子曾深切地感受到朝政的腐敗,它看見農田荒蕪,倉庫空虛,為政者卻錦衣玉食,生活奢靡,像吸血蟲般到處搜刮财物。在為政者的橫征暴斂和嚴苛法令之下,老百姓飽受剝削和壓迫之苦,在嚴峻的刑罰之下,無數生命被輕易地剝奪。老子感歎,天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卻是損不足而補有餘。由于逼迫過剩,最終導緻人民不再懼怕威壓,不再害怕死亡的恐吓。到了這種極端的情況下,人們就隻能铤而走險,大的禍患也就開始了。所以,老子呼籲統治者要自然無為。當然,老子說得無為并非完全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妄為,不亂。在老子的理想社會中,為政者不輕易發号施令,隻是不着痕迹的輔助,人民能夠因勢利導,順應自然,讓百姓們按照各自的禀賦去自由發展,社會能包容差異性和特殊性,最終的效果就是人民根本感受不到統治者的存在,他們會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換句話說,老子認為政府應該是服務大衆的工具,而不是壓迫人民的工具。

老子是道家思想嗎(道家思想代表老子)4

老子

老子反對戰争,他認為主動發起戰争是一種自取滅亡的行為,就算是被迫應戰,也應該恬淡為上,殺人衆多的時候,要帶着哀痛的心情去對待,打了勝仗,也要用喪禮的儀式去處理弱者。道之用,老子認為人還應該向道學習柔弱的作用,道的作用雖然是柔弱的,卻能夠綿延不絕。當然,這裡的柔弱并非指軟弱無力,而是含有柔韌斂藏的意思。人活着的時候是柔軟的,死後就變堅硬了,草木活着的時候是柔軟的,死後就變枯槁了。所以,柔軟的東西充滿生機,強硬的東西喪失生機。水是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卻能攻克天下最堅硬的東西,這就是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在老子看來,真正。有德的人應該具有水的品質,水無私地滋養萬物,且甘願往人們厭惡的低處流,從不自視甚高。

正因為他不争,所以沒有什麼能與之相争。同樣的道理,天地不争,所以它能夠長久,聖人謙下不争,反而能得到人民的愛戴和推崇。國家也是一樣,大國謙下不争,就會彙聚小國,小國謙下不争,就能夠被大國所容。不争不是一味地消極逃避,而是一種功成身退的氣度和智慧。老子還說,要緻虛極,守靜,度到雖然是虛壯的,但他卻能化身天地萬物,作用永不窮竭。天地之間就像一個蜂箱,雖然是虛空的狀态,但一旦開始運動,萬物就生生不息,山谷雖然是空虛的,卻有大量的水源聚集而來。老子借此告訴人們,要深藏若虛,把自己的鋒芒隐藏起來,不要得意自滿。不自滿才會不斷的更新,此外,還要虛懷若谷,擁有一個深廣的胸懷,能夠謙虛地容納别人的意見。當一個東西是虛的狀态,那麼它也會呈現出靜的狀态。老子說,芸芸萬物,蓬勃生長,最終都要返回到它的本根,也就是靜的狀态。清靜則天下正手經,對于統治者來說,就是不能迷失在物欲中,要消除内心的巧詐,不驕不躁。老子将治理國家比喻成烹煮小魚,如果老是急躁地去翻動,就會破爛不堪。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首先就是要在忙碌中靜下心來,消除心結和城建,還原内心的明澈,消解心靈的壁障,厘清混亂的心智活動,通過手勁蓄養精神,儲藏能量。老子說道不斷地在運動,宇宙萬物也跟随着它在運動變化,而這種運動變化呈現出一個總體的規律,那就是反,即反者道之動。反包含了相反和返回兩層含義。首先是誤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老子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在對立的狀态下形成和發展的,極相反相成。當人們知道美之所以為美的時候,醜的觀念也就随之出現了,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惡的觀念也就随之出現,有無相互生成,難易相互促進,長短相互凸顯,高下相互呈現,這對立的雙方是會互相轉化的。正所謂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當事物發展到某種極限,就會轉變成它的反面,将要合攏的必先張開,将要衰弱的必先強盛,将要廢棄的必先興舉。将藥拿走的必先給予,物極必反是牆壁。若老子告訴我們,對于任何事情,我們都要看到其正反兩面,并且認真仔細地去對待。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凡事從小成大,由近至遠。我們一方面要重視禍患的根源,做好預防,另一方面要注重基礎的作用,隻有基礎穩固,才不易動搖,才能長久。正所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老子還認為,處理困難的事情要從容易得入手,實現遠大的目标要從細微處入手。

老子是道家思想嗎(道家思想代表老子)5

老子

輕易允諾的一定會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會遭到更多的困難。聖人把每件事情都看得很難,所以終究沒有困難反的另一層含義。返回說的是事物循環運動的規律,因為倒是周行而不殆的是循環運動。生生不息的,那麼從道中被創生出來的萬物也是這樣的,最終都會回到它的本根,即浮雲萬物各歸其根,這個本根就是清淨的狀态。所以人也應該去除内心的敲詐貪欲,返回到純樸本真的狀态,過着慈愛簡約的生活。老子說,這世上之人,自然長命的有3/10,自然短命的也有3/10,還有3/10本來可以長命,卻因為過度放逸而糟蹋了生命,隻有1/10是愛惜生命的,他們清心寡欲,清淨質樸。如果把道看作是江河之水,在無聲無息地滋養着萬物,那麼當我們從中取來一瓢,作用于我們的人生,成為一種人生準則的時候,那麼它就成了得。自然無為是老子從道中悟出的,最重要的得是道德經中的中心思想。老子的所有精神内涵都是圍繞這一點來展開的。自然無為就是順應事物自身的狀況去發展,而不用強力去約束它由此延伸出了柔弱不争天下,處後緻虛、守靜、慈儉純樸的人生準則。另外還有一些我前面沒有提到的,比如老子告訴我們,名利會損害身體,要懂得知足,懂得适可而止,即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再比如,老子還說,要注重内觀自信,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那是優點,如果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那是一種缺點。

老子是道家思想嗎(道家思想代表老子)6

老子名言

聖人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當然,道德經的内涵遠不止于此。總而言之,老子的思想就如粗布衣中懷揣着的美譽,外表質樸,但内涵豐富,蘊含着無窮的智慧,就算放到今天仍然不過時。但是就像。老子自己所說得知我者希,真正懂他的人太少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