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美國在拉美失去存在感

美國在拉美失去存在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8:18:44

美國在拉美失去存在感?特約撰稿 陳岚 馬曉霖,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美國在拉美失去存在感?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美國在拉美失去存在感(美國殷勤籠絡拉美)1

美國在拉美失去存在感

特約撰稿 陳岚 馬曉霖

當地時間6月6至10日,第九屆美洲國家峰會(以下簡稱美洲峰會)将在美國洛杉矶舉行。今年峰會主題是“建設可持續、有彈性和公平的未來”。這是美國第二次舉辦美洲峰會。拜登政府繼續排除異己,拒絕邀請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等國領導人,消極對待古巴的參會資格。墨西哥、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總統明确表示拒絕參會,烏拉圭總統因新冠陽性無法成行。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和厄瓜多爾總統表示參會。

可見,這屆美洲峰會分裂态勢依然明顯,美國的價值觀外交色彩依然濃厚。美國對本屆峰會十分重視,提出“美好”願景籠絡拉美國家,以達成鞏固“後院”的基本目标,顯現其制衡中國影響力之中長期訴求。拉美國家普遍厭倦美單方主導美洲事務的霸道做法和企圖,雖然拉美國家各有盤算,但是美國籠絡拉美成本不小。

美國近期籠絡拉美國家動作頻頻

4月至5月期間,美方位促成峰會順利進行,做了不少籠絡性工作。

特使出訪拉美進行動員。白宮任命拉美專家、前參議員克裡斯托弗·多德和厄瓜多爾裔議員黛比·鮑威爾擔任峰會顧問。克裡斯托弗·多德上世紀60年代加入美國和平隊,曾在多米尼加共和國擔任志願者兩年,能說一口流利西班牙語,是公認的拉丁美洲專家。他1981年至 2011年間擔任康涅狄格州的民主黨參議員,這30年間一直是參議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小組委員會的成員。克裡斯托弗·多德。黛比·鮑威爾則出生于厄瓜多爾,是佛羅裡達州第一位進入美國衆議院的南美籍議員,曾表示要在美國國會中成為拉美國家的“盟友”。

多德在四五月間前往巴巴多斯、巴西、阿根廷和智利,會晤多位總統,強調這些國家在拉美的重要角色,并為美拉合作畫出“大餅”,說服他們參與峰會。為了對沖阿根廷總統參加金磚組織峰會,美方還急匆匆地邀請阿根廷總統出席即将在德國舉行的G7峰會。在此之前,美南方司令部司令理查森2月至4月相繼訪問了洪都拉斯、阿根廷和智利。此外,美南方司令部與洪都拉斯軍方和非政府組織建立接觸,明顯對曾聲明要與中國建交的卡斯特羅總統發出威脅。

放松對古巴和委内瑞拉的制裁。拜登政府5月宣布,美國支持古巴人民的自由意願和對更大經濟機會的期待,将增加前往古巴的航班數量,取消目前家庭彙款每季度1000美元的上限,并允許非家庭彙款,用于支持古獨立企業家。美國也放松了對委内瑞拉的石油制裁,允許雪佛龍美國和歐洲石油公司與委國有石油公司談判,恢複對歐洲出口石油。同時,美方将委總統夫人弗洛雷斯的侄子、委石油公司财務副總裁弗洛雷斯從制裁名單撤下。

衆議院通過《西半球近岸法案》向拉美國家抛出橄榄枝。4月13日,美财長耶倫就全球經濟發展方向發表講話,并抛出“盟友外包”概念,強調美傾向于将供應鍊轉移到“可信賴國家”。去年以來,美方即提出在拉美實施“近岸外包”政策,美方主導的美洲開發銀行已将“近岸外包”寫入遠景規劃,承諾将用資金支持美企業從中國遷往拉美。4月26日,美衆議員馬克·格林提出《西半球近岸法案》,法案要求使用美國際開發金融公司資金,為從中國遷往拉美的企業提供資助,并安排15年免稅待遇,條件是,接受美方資助和免稅待遇的企業須承諾不被中俄政府或其他外國競争對手擁有或控制。此外,法案要求美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采取行動,與尚未與美國達成自貿協定的拉美國家達成協定,鼓勵這些國家與中國“脫鈎”、發展對台經貿交往。

承諾氣候環境和社會合作,争取拉美民衆支持。美國一位官員說,氣候環境和社會問題是美拉合作的重點,一是因為,氣候環境是拉美土著和“草根”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拉美各國政府的執政重點。二是因為,這些領域是中國在拉美的“薄弱環節”,強調這些領域的合作将有助于美方建構“異于中國”的話語,用軟實力取得拉美民衆的認可。

拉美國家對美方拉攏态度不一

對于美國密集實施的拉攏政策,拉美國家呈現出明顯的分裂态度。

一些拉美國家的激進左翼政府以反美為基本執政綱領,對美戰略敵對或疏離仍是主基調,美國與古、委、尼、玻等激進左翼國家政府的敵對關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逆轉。即使美方略微松動了對這些國家的政策,但仍帶有保障公開選舉、人權、自由、反腐等附加條件,這種“價值觀外交”被拉美左翼國家所拒斥。今年哥倫比亞的佩德羅和巴西的盧拉如在大選中勝出,将标志第二波拉美進步左翼政府上台,拉美反美勢力将有所擴大。

中左和中右翼政府拒絕在大國博弈中選邊站隊,美國需拿出真金白銀。除激進左翼政府外,其他拉美政府在中美對抗中拒絕選邊站隊,希望兩邊取利。在俄烏戰争中,一些拉美國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謀取漁翁之利的意思。有幾個例子和現象值得關注。自從美國3月份禁止進口俄原油和精煉産品以來,墨西哥對美原油出口迅速攀升,在美燃料油進口中的份額從一年前的19%攀升至今年三四月的27%左右;同期,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燃料油為20萬桶/日,比一年前高出 49%。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一方面赴美謀求解決國家債務危機,一方面訪華列出項目清單尋求合作。

對美國的“近岸外包”政策,拉美國家目前大多持歡迎和期待态度。但是,在拜登政府試圖壓縮财政赤字的背景下,供應鍊近岸化政策的财政支持很難充裕。而且,與美國“重建更美好世界(B3W)”涉及的印太、非洲地區相比,拉美地區的重要性顯得最低。

由此可見,“提振美拉經濟合作”很可能隻是美國畫出來的一張“大餅”。一旦拉美國家認為美國的政策有名無實,蓦然回首将會發現,中國才是能夠幫助拉美發展的唯一選擇。

(作者簡介:陳岚,國際關系學博士、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副研究員;馬曉霖,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