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寫一點#個人能力提升#精讀《好好思考》# 内化知識的最好方法是不斷地使用它#
昨天我們介紹了“超一流”這個掌握思維模型的學習法的第一步“超”,就是借助超級人脈提煉思維模型。
今天來聊聊第二步“一”。即舉一反三,從多個維度複習一個思維模型,在多個場景中應用這一個思維模型。
記住概念是掌握一個知識或思維模型的基礎,想要深刻理解和記住它,就需要我們不斷拓展學習的維度。也就是要把思維模型放在具體情境中,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下變着法兒地應用和實踐。而且,事後還要抽出時間,有意識地從不同角度回顧這些經曆。當我們記憶思維模型的維度增加,效率也就大大地提高了。
三種促進多維記憶思維模型的方法
書中分享了三種促進多維記憶思維模型的方法。
一、情境學習
所謂“情境學習”,是指在學習知識的時候,要盡可能在不同場景下學習。
大家應該會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回憶不起某件事時,如果回到當時事件發生的地點,就能瞬間回憶起那件事。記憶高手都會使用一種記憶宮殿的方法,将要記憶的内容與實際場景中的某項物品進行關聯進行記憶。而“情境學習”就是運用這個原理。
二、交替學習
所謂“交替學習”,是指我們要交替變換學習的内容。
《認知天性》一書中有提到“穿插練習”就是在練習中插入兩個以上的主題或技能,比如練習語文後練習數學或者彈吉他,這樣更有助于提升學習效率。
人類的大腦對于太有序、太單調會降低創造力,适度混亂、交錯多樣,反而有助于創新與高效。《混亂》一書中列舉了很多适度混亂促進創新的案例,最著名的就是美國麻省理工的20号樓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
三、回顧測試
所謂“回顧測試”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方面,要定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另一方面,要避免機械、單調地回顧。這就需要主動應用“測試效應”來提高内化的效率。
所謂測試效應,是指當我們帶着測試目的進行回顧時,要比單純地再看一遍效果好得多。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在回顧的時候,通過給自己提問來增強記憶。《認知天性》中将這個方法稱之為檢索練習。
比如,大多數讓你在複習的時候,往往會直接看書或筆記,但這麼做往往看一會兒就走神了。最有效的方式是先提問,再回顧。例如,這個章節主要是的知識點是哪幾個?是否能用思維導圖畫出來?是否用這個知識點解決過相關的問題……通過先思考,再比較自己想起的内容和實際的内容的差異強化自己的理解記憶。
舉一反三
上面的三種方法能促進我們記憶思維模型,但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思維模型,還需要我們不斷變化場景去應用它。這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并不容易。往往會出現當時根本想不起來,事後才想起來可以用那個思維模型的情況。本書的作者成甲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惑,為此他推薦了一種思維模型撲克牌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所謂“思維模型撲克牌法”,就是把我們要掌握的思維模型,制作成一張張應用卡片,當遇到問題時,像打牌一樣抽出卡片,思考所選卡片上的思維模型,是否能夠用到現在的問題裡。如果可以,就把這個場景記到這個思維模型的應用案例中。
這個方法看上去沒什麼特别,不就是從資料庫裡找線索嗎?其實它是有相關科學依據支撐的。我們的大腦不擅長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但擅長在有提示的情況下,使具體的場景和抽象的原理建立聯系。
正由于此,我們在思維模型撲克牌法時需要注意下面三點,
(1)制作卡片時,不光要寫下思維模型的概念,更為重要的是提煉思維模型的用途。
(2)反複拿卡片思考,訓練對相關思維模型應用的敏感性。
(3)随着案例的增加,不斷叠代卡片對思維模型用途和适用範圍的定義。
随着積累的案例越來越多,我們對思維模型的用途和适用範圍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這時會發現我們所需要的思維模型也會越來越少,因為一些思維模型的底層模型是一樣的,隻是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表述而已。
因此,随着我們認知的更新,就要相應地更換卡片的内容,将新的理解繼續強化,做到舉一反三地理解應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