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銀、鍍銀與鎏銀 //
從古至今,銀一直是一種重要的金屬,古代皇帝飲食所用器皿,多半是用銀器制成。到現在21世紀,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有許多銀質産品在售賣,而生活中見得最多的除了銀質首飾就是銀質茶具和餐具。
市場上所賣的銀質茶具餐具基本上都是包銀、鎏銀或鍍銀工藝所制成的,這三者看似相同,但在本質上其實是有大區别的。
1. 包銀
包銀是用其他材質和純銀一起包裹起來的,由于銀對水質淨化、口感提升等有諸多益處,但導熱快、不隔熱又不防燙,所以一般用于做内膽,被其他材質所包裹。包銀工藝複雜,成本較高,價位也稍高。
2. 鎏銀
鎏銀技術是将純銀研磨成細粉,再經過高溫處理,然後把銀刷在器具表面。相較包銀工藝更為簡單,價位也更低,在市場上較受歡迎。
3. 鍍銀
鍍銀是運用一些化學物質、或者是電解物質做鍍銀處理,這些物質如果溶化在水中進入到人的身體裡是不好的,所以長期使用鍍銀器具其實是對身體有影響的,鍍銀一般運用在裝飾或者制造業中。
// 為什麼做包銀杯 //
大唐銀壺從創立之初就專注于做手工銀壺,幾年走來,終于在國内銀壺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在銀壺之外,我們也積極豐富精而美的茶器周邊,包銀杯是我們一個新的嘗試。
在包銀杯之前,我們做過多款手工純銀杯,受到了很多客戶的喜愛,但我們最終放棄了純銀杯,即便有客人咨詢,也基本不推薦。原因是純銀杯燙手。我們想給客戶的産品是美觀且實用的,缺少一個就失去了它的價值。純銀杯好看,但它不實用,我們選擇了放棄。
包銀杯是我們新的嘗試,通常我們的包銀杯杯體所采用的的材料為陶、瓷、木、釉等材質。包銀杯工期耗時長,銀料純度高,成品率低。再有經驗的師傅也難免會遇到銀片高溫起泡,銀片在高溫灼燒下起了泡,就意味着之前的工序全部都是徒勞,杯體非機器制作,每隻尺寸都不同,厚薄把控要适度,才能将銀片與杯體天地相合,融為一體,精細打磨,你中有我,合二為一,這就需要匠人師傅有足夠的耐心、細心,精益求精,才能制作出較完美的包銀杯。
// 瓷與銀的碰撞 //
瓷,傳統茶器中使用範圍很廣、技藝花類很多,曆史文化傳承很久的一種材質,泥土拉胚,上釉、燒制,手中之物在自然變化中成心中的模樣,最終得我們生活中可用,可賞,可藏的器物。
銀,至潔至雅,硬度适中,延展性好,從春秋戰國時期,就被當做貴金屬,在餐具、酒具、茶具中具有悠久曆史傳承。
兩種材質在曆史上有各自的發展軌道,就像兩條平行線,互不相交。瓷包銀工藝讓兩者有了交集,景德鎮的瓷與雲南大理的雪花銀,一個堅硬細膩,一個至潔至雅,若說沒奇緣,偏在匠人手上成就了彼此,走出全新的路。
// 紫陶與銀的結合 //
繼瓷包銀杯之後,大唐銀壺将目光放在了建水紫陶和銀的結合上。
曆史上是先有陶,後有瓷。殷商時代早期,出現了以瓷土為胎料的白陶器和燒成溫度達1200℃的印紋硬陶,陶開始向瓷過渡。如今,瓷器加工制作日益精細,陶則更多保留了陶土本身的古樸自然質感。
紫陶與銀,材質不同,質感不同。兩者搭配就會造就器物的不同神韻。紫陶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氣與銀天生的立體質感結合,更添高貴神秘。
// 喝茶體驗//
如果你有一款瓷包銀杯或紫陶包銀杯
你會發現,當茶湯倒入杯中時,仿佛自帶濾鏡,整個茶色都鮮亮起來,茶味也更醇厚。
// 小結 //
大唐銀壺選擇手工,崇尚手工,這也意味着每出一個産品,都要經過反複實踐、摸索與創新,不斷完善物件的美感和實用度,來增加使用者的愉悅感,提高生活的品質感。包銀杯如此,其它物件也如此。
我們希望您每天泡杯好喝的茶,讓生存變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