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尚瞰 讀史專欄作家
古人雲:“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蘇轼在《留侯論》中對此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論述:“古之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容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勇敢與怯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境界,或者說是兩種相反的心理狀态。權威的《現代漢語辭典》解釋,勇敢是不怕危險和困難,有膽量;怯懦是膽小怕事。
生活中人們常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也就是在危急的時刻,勇敢還是怯懦,将決定一個人或一團體的命運走向。常言道,兩強相遇勇者勝。
但是,有時候徑直前進可能很難,甚至是作出無謂的犧牲;而迂回前行,跨過坎坷卻是坦途。是逞匹夫之勇,還是有勇有謀、迂回前行呢?這就要取決于當時審時度勢的準确判斷,并作出一些必要的讓步,這也就是常說的“大勇若怯”。
大勇若怯,是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心理狀态。怯的一種表現是忍。在這裡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張良“圮上傳書”的故事。
張良,字子房,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重要謀臣。有一次,張良到橋上散步,遇到一個老人。老人走到張良面前時,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對張良說:“小子,去把鞋給我撿回來!”面對老人的無禮,張良強壓怒火,到橋下給他把鞋撿了回來。老人又命令他給穿上,張良還是強忍着火氣,給老人穿上了鞋子。
老人笑着走了,走了一段又返回來,要張良五天後在橋上等他。張良很驚訝,但五天後天剛亮的時候,還是去了,誰知老人早就到了。老人訓斥他和老人約會不該遲到,又說五日後再來,就走了。五天後,拂曉時張良就去了,不料老人還是比他先到。又約他過五天再來。這次張良半夜就去了,老人高興地把《太公兵法》交給了他。老人這樣考驗張良,實際上是考驗他“大勇能忍”的性格,因為,缺少這種性格的人是很難成大事的。
還有一個更使人覺得難堪的“大勇”故事。劉邦的開國功臣淮陰侯韓信,當年還隻是一個普通人時,一個市井無賴譏笑韓信佩劍,說不怕死你就用劍刺我;怕死,你就從我胯下鑽過去。韓信瞅了瞅周圍一群潑皮無賴幸災樂禍的眼睛,當着衆人的面,屈辱地從那個無賴的胯下鑽了過去。因為韓信知道,憑一己之力,是很難戰勝那幫潑皮無賴的,即使殺了他,殺人償命,兩敗俱傷,也毫無意義,本着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氣概,不能作無謂的犧牲。
後來他在楚漢争霸的戰争中成為統率百萬大軍的上将軍,功勳卓著,為劉邦打敗項羽立下赫赫戰功。如果他當年逞匹夫之勇,很可能死于那幫無賴的亂刀之下,或者死于殺人官司,劉邦的漢家天下,還不知哪年哪月能打下來。或許曆史還得改寫。韓信的甘受“胯下之辱”,正是蘇轼說的“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的生動體現。斯賓諾莎也說過類似的話:“适時地撤退正跟無畏地戰鬥一樣,是心力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撤退就是大勇。
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的船隻都可以并驅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隻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太史公司馬遷嘗遭宮刑而忍辱含垢地活着,非惜命也,他是為了完成《史記》這一曆史巨制,激于義理而将生死置之度外。實際上,作為一個把名節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大知識分子,死則死矣,遠比忍辱含垢的活着更為難堪,他所以“苟活”于世,是為了将曆史的真實留給後世,完成這件仰俯不愧于天地的大事,他的這種忍辱負重卻是一般人難能的,可謂大勇也。
忍辱負重是一切仁人志士,英雄豪傑的重要氣節之一。真正的大勇是見辱能忍,不驚,不怒。而匹夫的見辱便起,便鬥,并非真正的勇者。二者的反差是很大的。能忍辱負重者為真豪傑,不能忍辱負重者非豪傑,屬匹夫之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