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男女性别的差異其實體現在很多方面,在小時候的教育方面就尤為顯著。
由于性别不同,對待問題的方式和思維有差異,培養的方向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因此在育兒的問題上,更要針對孩子的性别“對症下藥”。
教育跳脫的男孩,适當撒嬌更能收獲效果男孩子小時候都很調皮,出門一旦撒手,就像脫缰的野馬一般撒歡兒。
這位媽媽用正常的語氣告訴兒子慢一點,小心摔倒時,兒子就像沒聽見一般,腳步一點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反而跑得更快了。
而當媽媽轉變方式,用撒嬌的口吻向兒子示弱,表示自己害怕的時候,兒子卻非常堅定地說了兩遍“我在這裡”。
此時媽媽再一次表示自己害怕,兒子則回過頭來告訴媽媽自己在這裡(可以陪媽媽),媽媽請求兒子牽着自己走,兒子就像男子漢一般答應并牽起了媽媽的手。
相比媽媽的叮囑和唠叨,兒子似乎更希望自己來保護媽媽。
其實很多明星媽媽都已證實了這一點,霍思燕被老公杜江和兒子嗯哼保護得很好,尤其和兒子的親子關系,更是讓人羨慕。
在談到自己的育兒秘籍時,霍思燕就坦言,要适當向孩子示弱,這一點很重要。而同樣有兩個兒子的胡可也認為,女人不僅要學會向老公撒嬌,更要學會跟兒子示弱。
但也有父母擔心,如果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副“無能”的樣子,會不會影響到父母的權威呢?真的有必要在孩子面前示弱嗎?
為什麼要在孩子面前示弱?向孩子示弱并不會影響父母的權威,父母的權威靠的是身份、年齡,而不是嚴苛和打罵。父母都是成年人,孩子始終都會抱有崇拜心态。
而男孩和女孩不同,他們需要更深刻的責任意識,父母示弱就給了男孩承擔責任的機會,比如:保護媽媽、照顧弟弟妹妹等。
在這一過程中,示弱不僅能讓男孩學會承擔責任,也會激發孩子的保護欲,有利于培養勇氣和自信心。
當然了,向孩子示弱最明顯的好處就是能讓男孩更快地學會獨立。父母無微不至,孩子動手的機會就會變少,但如果父母示弱,孩子動手的機會就多了。
示弱要始終如一
父母既然決定“反向育兒”,那示弱就要從小開始,等孩子長大懂事再示弱,效果就不明顯了。
示弱的最好時機,就是當孩子能聽懂話時,比如寶寶一定要哄睡,那媽媽就可以示弱表示自己也很累,讓寶寶反過來哄睡自己。
有針對性示弱
父母示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那麼就可以根據孩子的特性,有針對性地示弱,比如孩子不會做家務,那麼父母可以在家務上示弱。
總之,要多在孩子的短處示弱,進而鍛煉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也要适當在孩子擅長的方面示弱,增強他的自信心。
根據孩子能力的不同示弱
示弱要根據孩子年齡和能力決定,示弱不是為了讓孩子“挑戰不可能”,因此在孩子能力以外的事就沒必要示弱。
事事包辦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能力差,也說明了孩子和父母間需要達到平衡想要孩子更強,父母就要适當變弱,這樣才能幫孩子健康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