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幾代的努力,和我的十年寒窗。
高考是非常辛苦的,每個學生雖然對于高考的結果,多多少少都有些遺憾,但被問及如果有一次機會可以重回高考,彌補遺憾的時候,大家還是都選擇了拒絕。
沒人想回到那段痛苦的日子,既然已經擁抱了大學,擁抱了新生,那就去享受啊,去新的環境裡學習、發現、創造……夢想是美好的,可現實總是骨感的。
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後産生了深深的落差,被學霸包圍,不知所措。而這種落差不僅僅我們這些普通學生有,那些學霸們,也深深為此困擾着。
清華大學,随便拎一個出來,都是所屬省内學生熟悉的名字。要麼是省市狀元,要麼是普通高中裡能在光榮榜挂四五年,被學弟學妹們憧憬四五年的臉。
這樣的臉上,本該是神采飛揚的,可進入學校的清華學霸卻表示,自己入學後一度自閉。和普通學生進入大學的感受一樣,這些學霸的身邊也都是學霸。
更厲害的學霸。
厲害到讓這位講述的清華學霸都産生了深深的落差感,不僅僅來自于大家都格外優異的學習成績,還有很多這位小城市考入清華的學霸,難以跨越的東西。
他說了兩個在高中生們看來不屑一顧,大學生看來懵懵懂懂,打工人們痛徹心扉的兩個詞——“眼界”、“格局”。這看起來空泛的東西,到底為什麼讓學霸感到如此大的現實落差呢?
學霸講了自己的一個校友,一個他非常欣賞的女孩子。長得非常好看,當時學霸可能也有想去交流下的意思,所以就了解了下那個女生的經曆,卻讓自己感到了深深挫敗。
雅思考試,如果是在大學,且有出國留學意向的學生應該會更加了解,對英語水平要求非常高,很難過。而這位女生在高二的時候,竟然就以7.5的高分通過了雅思考試。
高二的時候,這位清華學霸和我們中的大多數一樣,正在努力為高考做準備,隻是知道雅思托福,别說以我們當時的英語水平考不過,重點是我們根本沒想過那時候去考。
這件事讓清華學霸一下就看清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候是學習和努力跨越不了的。畢竟人家在跨越鴻溝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那個溝的存在,努力都無從努力。
一位北大學霸也有過同樣的經曆,農村考上來,自己知道的提升的方式就是學習,所以進入大學之後,意識到了落差,學生就埋頭學,使勁學,争取那僅有的幾個保研機會。
而他在社團結識的同學則沒有選擇這條發展道路,修第二學位,留學讀研,進入國際性很強的相關專業前沿領域,發展方向選擇的格局,從如今二者所處的境地就可以看出落差。
這也是給新生們打個預防針,大學初,我們會見到各種厲害的人,他們有比我們高很多的眼界,讓我們感覺到了落差。但話又說回來,意識到落差,說明你已經知道鴻溝在哪裡了。
發現落差,才能跨越落差,才能進步,總比一無所知來的好。所以當面對和别人之間的落差時,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調整心态,先坦然接受如今的自己,和自己與他人的落差。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得不采納俞敏洪在北大時的精神,努力考上北大,卻因為口音和見識被室友瞧不起。可俞敏洪沒有因此陷入自卑,而是坦然的和那些厲害的人“請教”。
畢竟如今都在一個環境裡,能接觸到更厲害的人,和他們交往,比起學習網上那些看不到真實結果的“成功學”等等,是更加直接便捷的方式,這也是大學提供給我們的便利。
對于大學,清華學霸也給出了“大學看造化”言論,不是讓學生們随遇而安,恰恰相反,是提醒我們這些普通家庭上去的學生們,要抓緊寶貴的機會,在大學努力豐富自己。
清華也有退學的人,985、211甚至專科,也有能夠憑借出色能力脫穎而出的人,所以學生們千萬不要因為落差,就把大學當做一個終點,恰恰相反,大學是一個起點。
終點會是什麼樣,全看我們能努力多少。努力不一定能追平差距,但至少能縮短差距。不過學生們也要注意,人生畢竟是自己的人生,我們也不能一味追着别人的軌迹跑。
大學是一個試錯的地方,給予了我們各種資源,各種機會,也就是給了我們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将糾結于落差的心思更多放在發掘自己的可能性上,滿懷希望的仰頭,好過一直失落的退後。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