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互補”的人談戀愛,跟“相似”的人結婚。
面對愛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有人說:
結婚一定要選擇一個互補的人,婚姻平淡,隻有互補才能讓婚後的生活更有趣。
也有人說:
一定要跟相似的人在一起,隻有相似度更高,婚後才能減少兩個人之間的矛盾。
那麼,什麼樣的伴侶可以稱之為“完美伴侶”?
大概就是:精神相似,行為互補。
-01精神上的“相似度”要高
所謂精神上相似,大家可以理解為:三觀一緻,對未來的規劃一緻,對某些事情的看法一緻。
比如:
在談婚論嫁這件事上,你們的婚戀觀是相似的。
你認為,婚姻的事情應該兩個人相互付出,互相心疼;而他對此,也有同樣的看法。
這就是精神上的相似度更高。
在異性相處時,精神上相似度高的人,總是有一種“融洽、放松”的感覺。
就好比你跟對方聊天,無論你說什麼話題,聊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他都能接住你的梗,并且給你回應。
反之,如果你跟一個“無趣”的人談感情,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覺得厭倦。
婚姻是一輩子的事情,你想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還是跟無趣的人生活?
大多數人,都渴望尋找到一個“靈魂伴侶”。
其實靈魂伴侶,本質上就是兩個人的精神相似度更高,共同話題多,觀念相近。
尤其是婚戀觀,價值觀,更是影響兩個人感情的決定性因素。
舉個例子:
你跟對方結婚之後,你認為家裡用的東西,就得買好的,質量好的;而他卻認為,買一般的就行,沒必要花這麼多錢。
談到孩子的教育,你認為就得讓孩子多學一些興趣,鍛煉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從小養成學習的習慣。
但他卻認為,孩子小時候就應該釋放天性,保持童真才是最好的。
在這種觀念對立的情況下,感情隻會被矛盾沖散。
而對于精神相似度高的兩個人來說,很輕易就能解決這些矛盾。
-02行為以及生活方式要“互補”
跟大家講個有趣的咨詢案例。
女生跟男生結婚1年多,期間兩個人多次争吵,原因卻讓人哭笑不得。
原來,女生每次去完衛生間,都不會将馬桶蓋掀起來。
因為在女生的意識裡,她就認為:馬桶蓋應該是蓋上的,本該如此。
而丈夫每次用馬桶,都會将馬桶蓋掀起來,用完之後,也不會蓋上。
丈夫也認為,馬桶蓋本就是掀起來的。
因為這件事,兩個人多次争吵。
女人說:“你為什麼不能将馬桶蓋放下?你能體諒體諒我嗎”
丈夫就反駁:“那你每次用完,為什麼不能掀起來?我每次用也很麻煩。”
這就是兩個人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不同所産生的矛盾。
還有一個咨詢案例,同樣很有趣。
一對情侶,因為擠牙膏的方式不同吵了一架。
男生是個強迫症,他每次用牙膏,習慣從最下面開始擠,一點點向上。
而女生則率性而為,她覺得就應該怎麼舒服怎麼來。
為此,兩個人争論不休,男生覺得女生太随意,應該講究一點。
女生覺得男生上綱上線,生活總是這樣太累了。
最後,誰也不願意忍讓着對方。
為了避免矛盾,倆人選擇各自用牙膏,一個在洗刷台洗刷,一個去衛生間洗刷;看不到對方的行為,也就不會感到不舒服。
生活習慣的不同,的确會影響到兩個人的感情。
因此,行為上互補的兩個人在一起,幸福度是更高的。
你做事粗心大意,但對方很細心;
你說話大大咧咧,但對方很謹慎;
你有點懶,不願意做家務,可對方就很勤勞。
精神上相似,行為上互補,這才是完美伴侶。
心理學上有個“同質效應”。
指的是:
人們天生就是自戀的,總是容易喜歡上那些與我們相似度更高的人;而相似的人,也更容易産生吸引力。
一見鐘情,靈魂伴侶,這些都可以稱之為“精神上相似度高”。
而日久生情,習慣彼此,就是兩個人在生活以及行為習慣上的互補度更高。
短期來看,互補的兩個人,在一起趣味性更高;
長期來看,相似的兩個人,感情的穩定性和幸福感也就更高。
今日話題:
你會跟“相似”還是“互補”的人在一起?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