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易經人生唯一法則

易經人生唯一法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5:01:35

易經人生唯一法則(易經:會說話是一生的修行)1

《易經》廣大精微,包羅萬象,蘊含天地、宇宙的終極秘密。全書内容的64卦,更推演了人生百态中對應的64種情形,令人稱奇。

64卦中,其中有一卦是兌卦,就是與我們生活中最日常的情形——說話有關。

會說話,是每個人一生的修行。《易經》關于說話之道又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1、和顔悅色,笑着說話

兌卦初爻爻辭:“和兌,吉”。

意思是:說話一團和氣,吉祥。

生活中,我們說話的态度,往往決定着溝通時的氣氛和狀态。

和顔悅色,笑着說話,讓人在本能上,就會覺得心情舒暢、全身放松,從而更容易接受對方的觀點和言行。而闆着臉說話,無形中就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拉遠了。

起沖突時,若一方能笑臉相迎,分歧便會迅速消弭和瓦解。

三國時期,東吳帝國的孫權,有一個寵臣叫呂壹。他仗着“最高首腦”的信任和專寵,飛揚跋扈,弄權使謀。朝廷上下為之群情激憤,又敢怒而不敢言。

呂壹終于作繭自縛,被捕入獄。審問此案的顧雍,是東吳有名的正直大臣,曾經也遭到呂壹的陷害和排擠。這一下,衆人都以為顧雍能好好地還以顔色,讓呂壹嘗嘗厲害了。

沒想到,顧雍在堂上,卻和顔悅色地審問呂壹,一句一句慢慢細問,沒有擺一點威嚴,更沒有嚴刑逼供。

審訊結束時,顧雍又問呂壹:“你還有什麼别的想法嗎?”本以為會“大刑伺候”的呂壹,也是心生悔意,不僅從實招來而且趴在地上,不斷地叩頭認錯。

有人說,這是顧雍有意維護孫權的顔面。但是,能夠坦然面對曾經陷害自己的人,就事論事,不針對個人恩怨報複,這也是顧雍身為名臣的一段佳話。

試想,若不是這樣的包容和寬和,怎能顯示君子的心胸和氣度,呂壹又怎能深受感召而服罪、伏法呢?

和顔悅色,和聲慢語,笑着說話,是美德,更是修養。

2、發自内心,說真心話

兌卦二爻爻辭:“孚兌,吉,悔亡”。

意思是:說真話,不虛僞,吉祥,沒有麻煩。

人與人之間相處,總希望對方能夠真誠相待。若是一味虛假、塞責,就會快速拉開彼此的距離。

而若要真誠相待,擁有一段融洽的關系,就要發自内心的說話,說真心話。

黛玉和寶钗,是《紅樓夢》中濃墨重彩的兩位女主角,在書中的前半部,黛玉對寶钗心有芥蒂,處處設防。

有一回,黛玉在和姐妹們行酒令的遊戲中,失口說出了《西廂記》中的幾句詩詞,讓寶姐姐抓住了“把柄”。

原來,在當時的封建年代裡,《西廂記》屬于禁書。寶钗單獨把黛玉找來,點破了此事。黛玉一時醒悟,随即羞紅了臉。

接着,寶钗又是一番好言好語勸慰,看這樣的書,不僅影響她千金小姐的形象,更可能被小人利用。另外又坦承自己少不經事時,也看過這樣的書。

這樣的推心置腹、曉以利害,為他人着想,讓黛玉甚為感動。

後來,寶钗在其病中,又熱心送上燕窩。黛玉終于坦誠說出自己的心結:“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隻當你心裡藏奸。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

季羨林先生曾說:“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說虛僞的假話或許能取得别人一時的信任,但假話說多了,騙人騙多了,也就沒人敢信任,落得個衆叛親離的下場,甚至惹禍上身。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真話才有力量,真話才能打動人。

易經人生唯一法則(易經:會說話是一生的修行)2

3、有商有量,有話好說

兌卦四爻爻辭:“商兌,未甯;介疾有喜”。

意思是:說話好商量,好像有點焦慮,其實避免了沖突,這是好的。

有時候,在特别的事情上,在特殊的談話對象上,我們往往感到溝通的艱難,從而會産生畏懼或逃避的心理。這時候,我們最好的辦法是,有商有量,有話好說。以一種低姿态,達到預期的效果。

戰國時期,秦國侵犯趙國,趙國向齊國求助。齊國要求以長安君做人質。長安君是趙太後最疼愛的小兒子,趙太後執意不肯,群臣進谏均被她罵回。

但德高望重的左師觸龍,卻通過一番懇切的交談,觸動太後改變了心意:

“很久沒來看您了,您的飲食還好吧?”

“我的小兒子不成材,我想趁我還沒入土,就托付給您。讓他進宮做個侍衛,是否可以啊?”

“可以,您是疼愛兒子。”

此時,觸龍不失時機抛出谏言:“做父母的人,無不是為兒女的長遠打算,如今你不讓長安君入齊,将來他若為君,又怎麼會有政治資本呢?”

作為身居下位的臣子,又面臨棘手的局面,可以說是非常被動,且極具風險。可觸龍以和太後聊飲食、話家常的方式,慢慢切入正題。接着,點明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内涵,讓太後最終情不自禁地感歎:“就都聽您的吧!”

《詩經》雲:“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智者就應該像玉一樣溫潤沉穩,與人交流時,不會強行控場,咄咄逼人。

以命令或者強硬的口氣對人說話,别人就算嘴裡不說,心裡也是反感透頂。

用平和的語氣,以商量的口吻與人交談,會讓人感到受尊重,也更容易讓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4、言必有據,言必有中

兌卦六爻爻辭:“引兌”。

意思是:謹言慎語,不說廢話,不亂說話。

說話是一種學問,需要好的态度,好的出發點,和好的姿态,但說話更需要有說服力。這就需要言必有據,言必有中。

《三國演義》中舌戰群儒的諸葛亮,泰然自若,慷慨陳詞,淩厲辛辣,攻守有度,讓人震撼。

整個辯論過程中,諸葛亮引經據典,詳陳事實,有理有據。最後,“衆人盡皆失色”,東吳的重臣張昭也隻能張着嘴,噎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諸葛亮面對群儒的層層挑釁和逼問,明确判斷天下大勢,分析曹操、劉備、孫權三方的軍事情況;他牢牢掌握管仲、樂毅、蘇秦、張儀等名士史實;言垓下之戰的成敗利害,談伊尹、子牙、張良、陳平等匡扶之智;舉“猛藥治病”、“鲲鵬群鳥”之喻;論述“仁義之師”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并對“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加以區分。

凡此種種,無不得益于諸葛亮高遠的視野格局、嚴密的邏輯和學識基礎、豐富的史實認知等。這些都足以讓他引經據典、口吐蓮花、力挫群雄,赢得主動和先機,也在曆史的星空留下璀璨光芒。

說話是人的本能,但會說話卻是一門藝術。

《易經》的智慧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能笑着說話,發自内心的說話,有商有量,有理有據,那麼安身立命、為人處事上,我們就會擁有一份愉快,一份和諧,一份勝算。

然而,做到這些又何嘗那麼簡單,說話有技巧,但根本的是要有一顆真誠之心,愛人之心,博大之心,需要我們一生的修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