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陽,曹丕從邺城至洛陽繼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延康元年十月初一(220年11月13日,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斂、祭奠陣亡将士。十三日(11月25日,乙卯日),漢獻帝正式禅讓帝位,曹丕三次上書辭讓。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稱帝,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大赦天下。黃初元年十一月初一(220年12月13日,癸酉日),以河内郡山陽邑(今山東菏澤巨野縣)萬戶奉漢帝為山陽公。
對于漢獻帝劉協來說,在公元220年失去了皇帝的寶座,也即取而代之的魏文帝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因此,曹丕沒有除掉漢獻帝劉協,反而厚待了這位亡國之君。不過,這麼做顯然是有風險的,也即劉協完全可以聯合忠于漢室的力量,從而起兵造反。那麼,問題來了,曹丕稱帝後,沒有殺死漢獻帝,他不怕漢獻帝造反嗎?
一
首先,在筆者看來,篡漢自立後,曹丕之所以沒有殺死漢獻帝劉協,顯然是不擔心漢獻帝可以東山再起。當然,魏文帝曹丕能擁有這一自信,主要因為以下幾點原因。就第一點原因來說,考慮到當時漢獻帝劉協的年齡和心态,他已經沒有繼續較量的鬥志了。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即漢獻帝,東漢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後王榮。對于公元181年出生的劉協,在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的時候,已經接近40歲了。在漢末三國時期,40歲的年齡,實際上已經不年輕了,比如周瑜等曆史人物,往往在30多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因此,在筆者看來,從年齡上來看,劉協已經不再年輕氣盛了。當然,如果縱觀劉協的一生,他的經曆更會挫傷他的鬥志。在東漢末年,劉協幼為董太後撫養,舉止端莊,時稱“董侯”。他的父親漢靈帝去世後,漢少帝即位,封為渤海王。經曆宦官之亂,劉協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在司空董卓擁立下,即位為帝,正式成為東漢王朝最後一位皇帝。不過,雖然登基稱帝,但是,漢獻帝劉協卻沒有掌握實權,也即被董卓這位亂臣賊子所架空和挾持。
二
董卓伏誅後,漢獻帝劉協受到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挾持。在楊奉和董承護送下,逃出長安,輾轉東行。建安元年(196年),依附于兖州牧曹操,遷都許昌。不甘淪為傀儡皇帝,策動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結果沒有成功。曾經的颠沛流離,尤其是多位權臣的挾持,已經讓漢獻帝失去了奪回大權的希望了。而這,自然成為曹丕不擔心劉協造反的重要原因。換而言之,如果是20多歲的漢獻帝劉協,那麼确實是一個重要威脅,即便不要他的性命,也需要軟禁起來。但是,當時的漢獻帝劉協,自然難以讓魏文帝曹丕視為一個重要威脅。
就第二點原因來說,忠于漢室的力量,已經基本上消失殆盡了,所以,即便漢獻帝劉協想要造反,也難以聚集足夠的力量。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作為儲君駐守邺城(今河北臨漳縣西),魏諷密謀攻邺,與之同謀的陳祎自首,曹丕率衆平定變亂,誅殺魏諷。對此,在不少曆史學者看來,曹丕削弱親漢反曹勢力和文官集團力量,連坐死者數千人,為篡漢自立,建立曹魏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然在曹丕之前,曹操對于漢室力量的打壓已經比較徹底了。
三
建安五年(2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乃暗下衣帶诏,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将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董承遂與左将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将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在此之後,伏皇後被幽閉而死,劉協與她所生的兩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殺,伏氏宗族百餘人被處死。對于曹操來說,在誅殺漢室力量上可以說是毫不手軟。誠然,在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人,都是忠于漢室的力量。
但是,這些都是曹魏之外的力量,也即在曹魏的疆域内,漢室力量已經被曹操、曹丕父子誅殺殆盡了。而這,自然也給了曹丕不殺漢獻帝劉協的底氣。換而言之,如果曹魏境内還存在諸多蠢蠢欲動的漢室力量,曹丕自然不會對漢獻帝劉協這麼放心了。因為一旦漢獻帝劉協在曹魏境内起兵造反的話,蜀漢和東吳都會迅速響應,這将會是一個覆滅曹魏的最佳機會了。不過,因為漢室力量的消失殆盡,加上劉協本人已經沒有銳氣了,所以上面的情況顯然難以出現了。在以上兩個原因之外,曹丕對于漢獻帝劉協的厚待,加上聯姻關系,也會束縛漢獻帝劉協。
四
最後,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劉協立其女曹節為皇後。因為曹節成為劉協的皇後,這意味着曹氏和劉氏結為了親家。換而言之,曹操希望通過這一舉動,讓漢獻帝劉協放棄抵抗的想法,從而在利益上和曹操家族站到一起。同時,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也即漢獻帝劉協雖然失去了皇帝的寶座,不過,劉協擁有自己的封地和食邑,還能在封地之内繼續使用東漢天子的禮儀,并祭拜自己的祖先。從這一點來看,漢獻帝劉協應該古代曆史上亡國之君中,待遇最好的一位了。
對于曹丕來說,之所以對劉協如此厚待和寬容,無疑是希望劉協可以安心在曹魏享受榮華富貴。值得注意的是,山陽公劉協的封地,距離曹魏都城洛陽并不遙遠,所以,這也可以視為曹丕對劉協的防備,如果你有什麼二心的話,我就可以迅速派兵去攻打。凡此種種,促使退位之後的劉協甘于接受現狀。而對于曹丕來說,也因此不用擔心這位亡國之君會圖謀不軌了。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于禅陵。谥号為孝獻皇帝。對此,你怎麼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