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非洲文明的基本特征

非洲文明的基本特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8 18:32:31

作者:亓佩成(濱州學院人文學院教授)

位于西亞的亞美尼亞文明與兩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等一樣,是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然而,很多人似乎遺忘了這個文明的存在,對其了解甚少。因此,對這個文明的興起、發展、特征等做一探究便顯得尤為必要。

亞美尼亞文明的發展脈絡

曆史上的亞美尼亞以亞拉臘山谷為中心,向西延伸到小亞細亞半島東南部的地中海岸,東部與伊朗高原接壤,基本包括了整個亞美尼亞高原。它還有大亞美尼亞和小亞美尼亞之分:大亞美尼亞有時又稱東亞美尼亞,大緻以今天的亞美尼亞共和國為中心;小亞美尼亞又稱西亞美尼亞,以今天土耳其東南部的奇裡乞亞為中心。

非洲文明的基本特征(亞美尼亞文明的發展及其特征)1

位于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的瑪坦納達蘭古籍博物館。資料圖片

考古發掘表明,公元前四千紀下半葉時,亞美尼亞人就已開始了定居生活,出現了社會等級制度。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的國立曆史博物館内陳列着各種史前時期的陶器、青銅器、雕塑和遺物,充分見證了亞美尼亞史前文明的輝煌。博物館内珍藏的“阿雷尼-1皮鞋”,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皮鞋,距今約5500年。

約公元前15世紀末,亞美尼亞人在位于亞美尼亞高原西部的幼發拉底河河谷一帶建立了哈雅薩王國。許多赫梯銘文、希臘文獻和博阿茲考伊銘文材料證明了這個古國的存在。除哈雅薩王國外,亞美尼亞高地上還有不少說原始亞美尼亞語的部落。公元前9世紀,這些部落走向統一,是為烏拉爾圖。

烏拉爾圖王國是亞美尼亞文明史上傑出的篇章之一。當時,它成為亞述帝國最強勁的競争對手。公元前612年,米底帝國摧毀了烏拉爾圖王國,将其納入版圖。不久,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吞并了米底。波斯時期,“亞美尼亞”一詞首次出現在大流士一世的《貝希斯敦銘文》中。關于亞美尼亞人的源流問題,引起了許多學者的興趣。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認為,亞美尼亞人是從安納托利亞西端的弗裡吉亞遷徙到亞美尼亞高地的;也有人認為他們來自更遙遠的東方,或者是當地的土著。無論如何,亞美尼亞人的語言表明他們屬于印歐人種,是大多數歐洲人和波斯人的近親。

從大流士一世開始,亞美尼亞文明的發展脈絡逐漸清晰起來,并以波斯帝國的一個省轄地或附屬國的身份登上西亞政治舞台。亞美尼亞文明也一直受到來自東面的伊朗因素的影響。公元前331年亞曆山大對大流士三世的勝利,意味着希臘文化也開始進入亞美尼亞文化。在波斯帝國滅亡後不久,亞美尼亞王國獨立,但很快又淪為塞琉古帝國的附庸。從此,亞美尼亞成為東西方帝國争奪的戰場。西方的羅馬帝國,東方的安息帝國、薩珊王朝和阿拉伯帝國經常為争奪這片土地而兵刃相向。公元11世紀中葉,塞爾柱突厥人占領了亞美尼亞,流散的亞美尼亞人在今土耳其東南部建立政權(1080—1375年)。這一時期,亞美尼亞人成功周旋于十字軍、蒙古帝國和各突厥勢力集團之間,繼承和發展着自身的文明。近代亞美尼亞又成為奧斯曼帝國和伊朗的薩法維帝國激烈争奪的對象。1828年,俄國吞并了東亞美尼亞(或大亞美尼亞)。自此,亞美尼亞人與俄國人有了密切關系。1936年,亞美尼亞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于1991年宣布獨立。

地理因素與亞美尼亞文明的特征

曆史上的亞美尼亞位于歐亞交彙處,扼守東西方交通要塞,這種地理特征使得亞美尼亞文明具有顯著的開放性和兼收并蓄的特征。在亞美尼亞人的曆史文化遺産中,既可以發現希臘、羅馬文化的遺存,又能看到波斯、阿拉伯和中國文化的痕迹。目前,埃裡溫的瑪坦納達蘭古籍博物館内珍藏着三幅13世紀帶有中國文化符号特征的手稿細密畫。

同樣由于地理因素的影響,亞美尼亞經常遭到外來族群的入侵。在被外族占領期間,大量亞美尼亞人離開家園,流散到世界各地。從印度到威尼斯,從莫斯科到君士坦丁堡,都居住着大量亞美尼亞人。這些被不同地理單位分割的亞美尼亞人(或社區)保持了文化和身份的同質性,并在曆史故地之外成功實現了亞美尼亞文明的成長。亞美尼亞文明沒有因為空間的割裂而中斷,這為後來亞美尼亞共和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在地理上,亞美尼亞靠近基督教發源地之一的小亞細亞,基督教從這裡和美索不達米亞傳入亞美尼亞。公元301年,亞美尼亞成為世界曆史上第一個承認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自此之後,在亞美尼亞民族内部,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政治的發展。尤其在失去國家政治實體的時候,教會往往承擔了國家職能,使得流散中的亞美尼亞人形成了無形的國家:最高政府機構是教會,所有的亞美尼亞人是其國民。

維系亞美尼亞文明發展的核心要素

曆史上的亞美尼亞多依附于強權,但其文明特性卻沒有因處于被統治地位而消亡。維系這一文明發展的核心要素有哪些呢?

首先,對語言、書籍等民族文化的熱愛,是亞美尼亞文明發展的重要因素。亞美尼亞語是印歐語系的一個獨立分支,在發音上接近于希臘語(以及弗裡吉亞語)和印度-伊朗語。自公元405年梅斯羅布·馬什托茨發明亞美尼亞字母後,亞美尼亞文字的詞彙量不斷增長,語法至今仍在不斷發展和改進。到了近現代,流散在世界各地的近現代亞美尼亞人有意識地強化母語學習。共同的文化标記将流散的亞美尼亞人聯系在一起,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認同感。

流散的亞美尼亞人有崇拜書籍的習俗,他們把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記憶寄托在手稿中,并希望以此保持民族身份的統一。在許多亞美尼亞文獻中,手稿被當作聖物來讀。1915年,兩位亞美尼亞婦女将在土耳其穆什發現的一份亞美尼亞手稿,冒着生命危險送到埃奇米阿津。現在的埃裡溫青年公園内有一座專門獻給她們的雕像。亞美尼亞人還是現代書籍印刷和出版事業的先驅之一。1512年,第一批亞美尼亞語印刷書籍出版。2012年,埃裡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圖書之都”。

其次,商業活動為亞美尼亞文明的發展和繁榮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障。亞美尼亞高原位于東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古絲綢之路正是從這裡進入西方世界。得益于絲綢之路,亞美尼亞人形成了善于經商的傳統。另外,由于家園經常被他者占領,亞美尼亞人幾無耕地進行農桑之作,經商便成為無奈的選擇。17—18世紀時,新朱利法城的亞美尼亞商人建立了一個西到大西洋、東到中國、北到大不列颠、南到印度洋的世界性商業帝國。當時奧斯曼帝國、伊朗薩法維帝國和印度莫卧兒帝國間的國際貿易幾乎被亞美尼亞人壟斷,甚至歐洲的東印度公司也隻有仰仗亞美尼亞商人的幫助,才能在西亞、中亞和南亞地區順利開展商貿活動。成功的亞美尼亞商人慷慨資助民族教育和文化事業,為亞美尼亞民族的複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最後,自古以來亞美尼亞人就善于創新,為人類貢獻了不少重要發明。譬如,世界上最古老的皮鞋、酒莊和冶金制品都來自亞美尼亞;世界上第一個成功設計和生産出彩色電視機的人是亞美尼亞人霍夫漢内斯·阿達米揚;新加坡國花“卓錦·萬代蘭”是由亞美尼亞僑民培育的。亞美尼亞人在細密畫、建築和音樂等領域也有深厚的曆史底蘊和突出的藝術成就。

亞美尼亞文明曆史悠久,統治過它的帝國幾乎都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然而它卻在動蕩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和生存機制,體現出堅韌的品性。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25日1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