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2 14:03:47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1

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之後逐漸發展兩大類,一類叫拼音文字(英語、法語、德語、俄語等等),另一類叫非拼音文字(漢字和水書)。

拼音文字是線形的,給你一個字母,你看不出任何意義,隻有當一串字母像一條線那樣組合起來,才産生意義。然而,作為方塊文字的漢字則不同,每個字都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于一體,信息量遠大于拼音文字。舉個例子,聯合國五種工作語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較如下:法文3.98比特,西班牙文4.01比特,英文4.03比特,俄文4.35比特,中文9.65比特。由此可見,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别不大,而漢字的信息量最大。


(157)聞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2


字形演變: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3


本義溯源:

甲骨文“聞”,畫一個跽坐(兩膝着地,小腿貼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腳跟上的坐姿)的人形,省略了無關的信息,突出了以手掩口的動作(表示不出聲),并誇張地畫了一隻耳朵,表明造字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自己不出聲而聚精會神地聽取周圍的聲音。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4

也有甲骨文畫一個跽坐之人作以手附耳之狀(省略了其它所有細節,突出耳朵。見下圖第二字);還有的字形畫一個側立之人,突出其一隻大耳朵(見下圖第三字)。無論如何,造字者都用誇張的耳朵來強調該字要表達的“聆聽”之意。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5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6

以手附耳谛聽

金文“聞”,跽坐之人站起來了,耳與身體割裂開來,單獨放大置于其右,以示強調;并在人形之上增加三小點,象征外部聲響。以此來表示聽聞: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7

戰國時期,秦國竹簡上的“聞”字出現了從門從耳的字形“聞”。會意将耳貼在門上,聽取裡面的談話。因此,仍是谛聽的意思。在此,門兼有表意和表音的功能。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8

秦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确定小篆,“聞”字并采用了秦國的從門從耳字形,并影響後世至今: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9

小篆“聞”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10

隸書“聞”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11

楷書“聞”

由草書而來的俗體楷書“聞”成為今日之簡化标準字: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12

楷書“聞”

從甲金文的掩口側耳之“聞”,到以手附耳之“聞”,再到耳貼門上聽裡邊談話之“聞”,都強調了谛聽的含義。

後來,聞又産生了“嗅到氣味”的引申義。“聞”既指“聽之而耳感知其聲音”,也可指“嗅之而鼻感知其氣味”,既可以說“耳有所聞”,也可以說“鼻有所聞”……它所指的是“嗅到氣味”這種感知狀态,不是指“用鼻子嗅”這個動作。(摘自《略論視與見、聽與聞及嗅 與聞本義上的區别》,羅書肆著)


衍生含義: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13


成語典故:

聞名遐迩

形容名聲很大,遠近聞名。

出自《南齊書·高帝紀上》:“上流聲議,遐迩所聞。”

遐,遠;迩,近。


其他漢字解釋:

“越原始,越深刻——重新理解漢字本義”系列之便捷檢索

漢字字義的演變的研究結論(越原始越深刻)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