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三年級學生的家長,把一份語文試卷發給我,問我的答案是什麼。
推卻不過,但是,從心理上是很拒絕做這些語文題目的,因為,語文這種東西,本來是沒有答案的,就像病句吧,我自己寫文章時,明明知道自己寫的就是一個病句,但是實在不想去修改它,讓句子還是“病”着好。
個人覺得,名家是可以病句的,但普通人,卻不可以病句。
像《白鹿原》,裡面病句連天,但依然被人視而不見。
語文的不可确定性,使語文題目非常讓人頭痛。
拗不過家長的請求,隻得拿過試卷,讀起了下面的題目:
題目: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裡。一陣微風吹過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遊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練習題如下:
對于“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說法錯誤的是:
A、 這句話把“我”比作一朵荷花。
B、 看荷花時,我沉浸其中,感情高度投入,不自覺地把自己當作一池美麗的荷花中的一朵荷花。
C、 這句話說明荷花的美麗所産生的巨大魅力。
這篇文章是葉聖陶所寫的《荷花》。
初初地看了一下,覺得A是錯誤的。
B、C明顯是正确的,而A選擇的問題是,這句話并沒有把自己“比作一朵荷花”,因為一個男人,與荷花是沒有什麼共同性的,這裡不是一個比喻的關系,而是一種想象。
這就相當于,作者進入到一種幻想之中,進入到荷花叢裡,覺得自己也變成了荷花。
這是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就是覺得自己在一種幻覺中,成為一種“物”,這裡是指“荷花”,而并不是說自己與“荷花”有什麼相似處。
于是,把答案A告訴了學生家長。
但一想到自己的判斷,可能贻誤孩子,還是慎重一點好,于是,把這一段話,放到網上去搜索了一下。
網絡上并沒有完全相似的題目,但有類似的問題,最終歸結于:“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不是比喻句。
從網上看到的答案來看,大部分都認為這是一個比喻句。
網上有一個比較代表性的答案是:“這句話是一句比喻句,它把‘我’比作荷花。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具體地表現出我的愉悅。”
嚴格地考究一下,這句話,并不是一個比喻句。
什麼叫比喻句?
在網上抄一段定性:“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按照這個定義,如果将“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這句話看成是比喻句的話,那麼,對照公式,顯然“我”就應該是本體,是被比喻的事物,而喻體,則自然是荷花了。
那麼,這個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就是把“我比方成荷花”,也就是把“抽象的、難理解”的“我”,比喻成看得見的“荷花”。
但問題是,作者的用意并不是這樣作出比對,因為“我”沒有與喻體“荷花”有什麼相似的東西,無論是外形,還是内心裡,都與荷花無緣,作家寫出這個句子,隻不過,作者身在荷花之中,出現了幻覺,想象自己成為了荷花一段,這是一種幻象而已。
如果把“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這句話單獨地拎出來,而不是放在全文的語境裡,倒能夠牽強附會地可以把這句話看成是比喻句,但這個比喻句卻帶有一種強烈的自戀、自賞的味道,意思是自己如同荷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在這樣的語境下,說成是比喻句也是可以的。
但對照全文,卻可以看出,作者這句話裡并沒有“比喻”的用意,而完全是一種自己的幻想中的實指,是自己在虛拟的幻境中自身的實體變成了“荷花”。
因此,經過一番吹毛求疵,筆者認為“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在葉老的這段文章中,用途并不是比喻句,而是一種幻覺中的實指,是一種想象中的幻像存在。
這樣,筆者最終認為A答案是錯誤的。
不知正确與否,等待三年級老師作出評判。如果錯了,那麼,筆者很想直接申請到三年級當一個旁聽生,重溫當年沒有學好的小學課程。
本文由“文學私秘”原創,揭密文化隐衷,袒現創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視靈魂真相,敬請指正。如要轉載須征得本人同意,并請注明出處。
相關鍊接:
一晚上遇到三次“蛇”,聯想到莫言與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師承關系
莫言對語言修辭的獨到發現,與錢鐘書《管錐篇》的論述不謀而合
一對家長,在電話裡交流作文的經驗,又好笑又可氣
俄蘇作家喜歡一種古怪的描寫手法,中國唯一一位作家在使用,而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一個“葡萄”,在莫言的筆下是如何榨出眼花缭亂的缤紛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